专业知识

单选题某场地为黏性土地基,采用砂石桩进行处理,砂石桩直径d为0.5m,面积置换率m为0.25,则一根砂石桩承担的处理面积为( )。A 0.785m2B 0.795m2C 0.805m2D 0.815m2

题目
单选题
某场地为黏性土地基,采用砂石桩进行处理,砂石桩直径d为0.5m,面积置换率m为0.25,则一根砂石桩承担的处理面积为( )。
A

0.785m2

B

0.795m2

C

0.805m2

D

0.815m2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场地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地震设计分组为第三组。地下水位在-1.000m,地基土层分布及有关参数情况见题21~22图。经判定,②层粉砂为液化土层。为了消除②层土液化,提高其地基承载力,拟采用直径400mm振动沉管砂石桩进行地基处理。



假定,筏板基础底面标高为-2.500m,砂石桩桩长7m,砂石桩与土的应力比n=3,要求经处理后的基底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spk不小于138kPa。试问,初步设计时,砂石桩的最小面积置换率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根据地区经验,地基处理后,②层土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可提高10%。

A. 6%
B. 9%
C. 10%
D. 16%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5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或采用增强体静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确定,初步设计时,对散体材料增强体复合地基应按下式计算:
  fspk=[1+m(n-1)]fsk
  其中,fsk=1.1fak=115.5kPa,将题中数值代入公式可得:
  138=[1+m(3-1)]×115.5
  解得:m=0.0974。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10%,因此答案选C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砂石桩置换率之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根据《地处规》式(7.1.5-1),计算砂石桩的最小面积置换率m。

第2题:

地基为松散砂土,采用砂石粧挤密法处理,天然孔隙比e0= 0.78,要求挤密后孔隙比达到0.68,砂石桩直径d=0.5m,不考虑振动下沉密实作用,按等边三角形布桩,桩间距宜为()。
A. 1.0m B. 1.5m
C. 2.0m D. 2.5m


答案:C
解析:

第3题:

某工程为松散粉土地基,地基土的天然孔隙比为1.05,采用砂石桩处理方法挤密地基。砂石桩直径为600mm,按等边三角形布置,当不考虑振动下沉密实作用时,要求处理后的孔隙比减小到0.75。试问,砂石桩面积置换率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0%
(B) 12%
(C) 15%
(D) 17%


答案:C
解析:
(C)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8.2.2条,根据处理前后孔隙比的变化计算桩的间距: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7.2.8条,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

第4题:

某场地为粘性土,采用砂石桩处理,砂石桩径d为0.8m,面积置换率m为0.25,则一根砂石桩承担的处理面积为()m2

  • A、1.0
  • B、1.5
  • C、2.0
  • D、2.5

正确答案:C

第5题:

某场地为细砂层,孔隙比为0.9,地基处理采用沉管砂石桩,桩径0.5m,桩位如图所示(尺寸单位:mm),假设处理后地基土的密度均匀,场地标高不变,问处理后细砂的孔隙比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0.667
B、 0.673
C、 0.710
D、 0.714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5条、第7.2.2条规定,上图所示布桩形式的面积置换率为:

第6题:

某场地为黏性土地基,采用砂石桩进行处理,砂石桩直径d为0.5m,面积置换率m为 0. 25,则一根砂石桩承担的处理面积为( )m2。
A. 0.785 B. 0. 795 C. 0.805 D. 0.815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式(7. 2. 8-2),m=d2/d2c则:

第7题:

地基为松散砂土,采用砂石桩挤密法处理,天然孔隙比e0=0.78,要求挤密后孔隙比达到0.68,砂石桩直径d=0.5m,不考虑振动下沉密实作用,按等边三角形布桩,桩间距宜为()。
A. 1. 0 B. 1.5 C. 2.0 D. 2. 5


答案:C
解析:

第8题:

某场地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地震设计分组为第三组。地下水位在-1.000m,地基土层分布及有关参数情况见题21~22图。经判定,②层粉砂为液化土层。为了消除②层土液化,提高其地基承载力,拟采用直径400mm振动沉管砂石桩进行地基处理。



假定,砂石桩的置换率m=11%,桩按等边三角形布置。试问,桩的中心距s(m),与下列何项最为接近(  )

A. 1.00
B. 1.15
C. 1.25
D. 1.4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5条,置换率的计算值为桩身平均直径d与分担的地基处理面积的等效直径de的比值的平方。当布桩为等边三角形时,等效直径de为1.05倍桩中心距。
  面积置换率为:m=d2/de2=d2/(1.05s)2,桩的中心距为: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1.15,因此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砂石桩地基面积置换率的计算。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按《地处规》第7.1.5条的规定,确定布桩为等边三角形的面积置换率公式;
  ②代入相关数据,计算得出桩的中心距s。

第9题:

某场地为黏性土地基,采用砂石桩进行处理,砂石桩直径d为0.5m,面积置换率m为0.25,则一根砂石桩承担的处理面积为()m2

  • A、0.785
  • B、0.795
  • C、0.805
  • D、0.815

正确答案:A

第10题:

采用砂石桩处理软土地基,设计砂石桩直径d=800mm,等边三角形布桩,桩土面积置换率m=0.20,则砂石桩间距最合适的是()

  • A、1.8m
  • B、1.7m
  • C、1.6m
  • D、1.5m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