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

单选题某建筑物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Pmax=380kPa,地基土为中密状态的中砂,问该建筑物基础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至少应达到()kPa时,才能满足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要求。A 200B 245C 290D 325

题目
单选题
某建筑物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Pmax=380kPa,地基土为中密状态的中砂,问该建筑物基础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至少应达到()kPa时,才能满足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要求。
A

200

B

245

C

290

D

32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地基土为稍密的细砂,地基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则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作用下,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应力设计值不应超过( )。

A.160kPA.
B.178kPA.
C.150kPA.
D.198kPA.

答案:D
解析: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4.2.3条。

第2题:

验算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应满足如下哪些要求?( )
A.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不超过15%
B.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不超过25%
C.p≤faE,且pmax≤1.2faE
D.p≤faE,或pmax≤1.2faE
式中,P为基础底面地震组合的平均压应力设计值;pmax为基础边缘地震组合的最大压应力设计值;faE为调整后地基上抗震承载力设计值


答案:A,C
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第4. 2. 3 ~ 4. 2. 4条规定。

第3题:

某建筑物按抗震要求为乙类建筑,条形基础及地基土的剖面见图。基础底面以下各土层的厚度、土性指标、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临界值及液化指数示于表。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计算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500kN。




3.按抗震要求验算,基础的宽度不应小于(  )m。

A. 2.06
B. 2.00
C. 1.94
D. 1.81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1及5.2.2条规定,地基承载力需满足:基底处平均压力不应超过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将上题计算得的地基抗震承载力的值代入以下公式即可求得基础宽度为:



说明满足抗震设计要求的基础宽度不应小于1.81m。

第4题:

某8层建筑物高24m,筏板基础宽12m,长50m,地基土为中密一密实细砂,深宽缝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50kPa。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验算天然地基抗震竖向承载力。问在容许最大偏心距(短边方向)的情况下,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建筑物总竖向作用力应不大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A. 76500kN B.99450kN C.117000kN D.195000kN


答案:B
解析:

答案B正确。

第5题:

某建筑物为浅基础,基础埋深为2.0m,基础宽度为2.5m,场地自0~5.0m为硬塑黏性土,5.0~9.0m为液化中砂层,相对密度为0.40,9.0m以下为泥岩,基础底面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压力为250kPa,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则砂土层的平均震陷量估算值为( )m。

A0.2
B0.4
C0.6
D0.8

答案:B
解析:
7度烈度时非液化土特征深度d0=7m
不考虑液化影响时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du应满足
du>d0+db-2=7+2-2=7m
直接位于基础底面以下的非液化土层厚度为
5-2=3.0m

第6题: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2002)规定,当需要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竖向承载力时应按地震作用效应( )计算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
A.标准组合 B.基本组合 C.准永久组合 D.偶然组合


答案:A
解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规定,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且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来计算。

第7题:

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考虑,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不应大于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
B.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不应大于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的1.2倍
C.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拉应力
D.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及其他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积的25%

答案:D
解析: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4.2.4条。

第8题:

某建筑物按抗震要求为乙类建筑,条形基础及地基土的剖面见图。基础底面以下各土层的厚度、土性指标、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临界值及液化指数示于表。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计算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500kN。




2.在进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最接近于(  )kPa。

A. 316.2
B. 330.4
C. 345.6
D. 382.3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2.3条式(4.2.3)计算,由黏性土fak=200kPa,查表4.2.3可得,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为:ζa=1.3,则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为:faE=ζafa=1.3×243.2=316.16kPa。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9题:

某一建筑物按抗震要求为乙类建筑,条形基础宽度b=2.0m,埋深d=2.0m,地基剖面如图4所示,基础底面下各层土的厚度、土性指标等如表1所示,荷载按地震效应组合计算,作用在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标准值Fk=450kN。进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是(  )kPa。


A.315
B.300
C.295
D.28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规定,地基承载力修正根据式5.2.4计算,持力层①为黏性土层,其fak=200kPa,经深宽修正后有:fa=fak+ηbγ(b-3)+ηdγm(d-0.5)=200+0+1.0×18.0×(2-0.5)=227kPa,则地基承载力faE=ζafa=1.3×227=295kPa。

第10题:

某高层建筑,平面、立面轮廓如图。相应于作用标准组合时,地上建筑物平均荷载为15kPa/层,地下建筑物平均荷载(含基础)为40kPa/层。假定基底压力线性分布,问基础底面右边缘的压力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

A、319kPa
B、668kPa
C、692kPa
D、882kPa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2条第2款规定,当偏心荷载作用时,基础底面的压力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