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问答题有研究表明,我国有5%到10%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成瘾症倾向,青少年学生中患网络成瘾症的人约为3.5%~7%,他们上网的大部分时间是用于游戏或与网友聊天,其次是影视音乐等娱乐。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每周使用网络平均38.5小时(而非成瘾者仅为4.9小时);83%的网络成瘾者是开始使用网络一年内出现症状的;网络成瘾者中78%是使用聊天室、网络游戏和新闻组这类偏重双向沟通的功能,而非成瘾者上网多数出于工作或学习的需要,是将网络视为工具。网络成瘾与吸毒一样,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例如,网络成瘾者

题目
问答题
有研究表明,我国有5%到10%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成瘾症倾向,青少年学生中患网络成瘾症的人约为3.5%~7%,他们上网的大部分时间是用于游戏或与网友聊天,其次是影视音乐等娱乐。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每周使用网络平均38.5小时(而非成瘾者仅为4.9小时);83%的网络成瘾者是开始使用网络一年内出现症状的;网络成瘾者中78%是使用聊天室、网络游戏和新闻组这类偏重双向沟通的功能,而非成瘾者上网多数出于工作或学习的需要,是将网络视为工具。网络成瘾与吸毒一样,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例如,网络成瘾者普遍认为使用网络对他们的学业、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和职业造成中等或严重影响。他们还可能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生理变化,发展为身体上的依赖,出现食欲不振、焦躁不安等,甚至会引发心血冠疾病等各种疾患,需要接受深度的心理辅导。  (1)请你结合所学的有关知识分析,谈谈什么是网络成瘾?  (2)请分析家庭、学校和宏观的社会环境会对青少年的网络成瘾起到怎样的影响?  (3)你认为应该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引导,才能避免这种常见的问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我国心理学界通常把网络成瘾界定为“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学业失败、工作绩效变差、人际关系不和谐等一系列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网络成瘾可不同程度地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正常学习和生活,诸如生物节律紊乱、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学习成绩下降、逃课现象增多,甚至产生自杀意念和行为等,并由此滋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亲子关系恶化、违法和犯罪等。
(2)网络成瘾受人格特点、精神病理因素、网络使用动机、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研究发现具有依赖、害羞、抑郁、孤独、低自尊等人格特征的人容易发生网络成瘾。网络成瘾与精神疾病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网络成瘾者在网络使用动机上更倾向于互动游戏、匿名交往、自我肯定、虚拟社区(虚拟现实)、娱乐放松、消磨时间等动机。利用网络寻求心理满足、娱乐、社交等动机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年身心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矛盾、家庭暴力、单亲家庭、家庭功能不良、亲子关系差、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成员犯罪吸毒等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密切。
(3)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
当前,一般借鉴其他成瘾行为的心理干预方法,用于治疗网络成瘾。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联合起来采取具体而有效的措施来共同引导、控制中学生的上网行为,正确引导中学生上网。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些青少年网民过分迷恋与网上的“ 人——机”式交往,会忽视真实存在的人际关系,产生现实人际交往萎缩和角色错位的现象;爆炸般的网络信息的挤压揉搓,会加大青少年网民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引发“信息污染综合症”等心理障碍;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也会使青少年网民产生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做一些平时不能做,也明显是不道德的行为;长时间的上网会使一些青少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产生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心理,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染上“上网成瘾症”等心理疾病。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 )。

A.网瘾问题的心理危害不容小视

B.网瘾会让青少年出现品行障碍

C.网瘾会给青少年造成情绪障碍

D.网瘾会导致青少年的社会交际出现障碍


正确答案:A

解题时要注意某些高频词语。“心理”一词在题干中多次出现,故正确答案应该与“心理”相关,可知A为正确答案。BCD三项表述正确,但都只是原文中论述的一方面。

第2题:

小明一天上网4小时,他患有网络成瘾症。


答案:
解析: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上网时间是判断网络成瘾的自然标准。不过时间只是一个参考指标,不能武断地规定上网时问超过多少小时就算是网络成瘾。如果上网已经侵占了个体正常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并且为家人、朋友和同事所显见,则在多数情况下上网时间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准。此外,网络成瘾的判定标准还包括网上行为、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指标、生活事件指标、直接指标和典型指标。

第3题:

材料一:中学生钱某等人由于受网吧不健康内容的吸引,经常到网吧上网“开心”,后来发展到没有钱上网了,就一起到路上拦截学生勒索钱财,并先后将几名学生打伤。

材料二:下表是一项对中学生到网吧情况的调查统计。

材料三:为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引导广大青少年文明上网,使网络真正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的工具,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的

通知》。

(1)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上网行为会对中学生产生什么影响?

(2)你认为中学生应如何文明上网?

(3)结合材料,请你就如何做好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提出几条建议。


正确答案:

(1)①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②学生容易受到不健康内容的影响,导致走向违法犯罪。

(2)①要做好家庭保护工作。家长应引导未成年人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不文明的上网行为。②要做好学校保护工作。学校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教育学生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良影响。③加强社会保护工作。政府应抓好社会治安管理,整顿网吧市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④未成年人要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勇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4题:

据统计,我国青少年患“网络成瘾症”的人数为7%,针对这一社会现象,A说:“因特网上病毒泛滥,垃圾信息成堆,可见因特网没什么利用价值”,B说:“因特网有丰富的资源和有价值的信息,应鼓励青少年积极合理使用网络”,C说:“因特网给青少年带来了不良影响,青少年不应接触因特网”,对此你怎么看?


正确答案: A、C说法片面,A、C两人只看到因特网的弊端,却忽略了因特网的优点;B说法比较合理,B强调的是积极合理使用因特网资源,即避开因特网的弊端,利用因特网的优点。确实如此,因特网我们不能说它就是百分之百促进我们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合理利用。若是我们都沉溺于网络,所做的是玩物丧志的事情,那么因特网对我们是不利的;若我们利用因特网学习、读书、买卖货物、邮寄物件等等,特别是高中生,课后遇到问题,可以借助因特网,会很快得到帮助。此题答案不局限于此,考生言之有理即可。

第5题:

成瘾症


正确答案:指患者对特定对象和活动有高度的依赖性,该对象和活动是他快乐的源泉,在其中得到的快感、满足感、幸福感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所以他以此为生活的全部。

第6题:

据中国互联网络大赛组委会调查,中国()以上的未上网者对网络充满兴趣,平均每个网民认识的人中有4到5个人准备在近期上网。

A.30%

B.50%

C.70%

D.90%


参考答案:C

第7题:

为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网络知识教育,中、小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进行上网实践活动。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正确引导青少年使用因特网

调查统计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上因特网人数的80%以上是青少年。青少年是道德观尚未完全形成的群体,最容易受到网络不健康现象的侵害,如有的学生因迷恋于网上游戏而影响学业;有的学生因热衷于网上聊天,结果错交网友;有的因沉醉于上网,患了“上网综合症”,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有的因好奇或为表现自己的网络技能而模仿“黑客”行为,触犯法律等。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从道德角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计算机和网络的作用,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网上人格,做到正确应用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负责任地使用计算机与网络,自觉抵制因特网的负面影响。同时要倡导全社会关注青少年网络环境,荡涤网络不良现象,还青少年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正确答案:

【解答】
显示题目:点击试题窗口底部的“Office XP”按钮,在弹出4个题目选项:Word XP、Excel XP、PowerPoint XP和Access XP,选择其中的Word XP。
打开文档:在考生文件夹下,双击Wd01,打开Word文档Wd01.doc。
第1)小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样式的使用和修改。
①选定要格式化的标题(即第一段)。
②单击“格式”工具栏左端“格式窗格”按钮 ,或选择“格式”菜单中的“样式和格式”命令,打开“样式和格式”任务窗格.
③在“格式”工具栏中,分别选择“黑体”、“小二号”和“居中”。
第2)小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段落格式化。
①选定除标题外所有文本。
②选择“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
③在“特殊格式”列表框中,选择“首行缩进”;在“度量值”框中,输入:2字符;在“行距”列表框中,选择“固定值”;在“设置值”框中,输入:24磅;

第3)小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页面编排。
①将插入点移到文尾。
②选择“插入”菜单中的“分隔符”命令,打开“分隔符”对话框。
③在“分节符类型”选项组中,选择“下一页”选项.
④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分隔符”对话框。
第4)小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表格制作。
①将插入点移到第2页。
②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按钮,弹出表格样表;在样表内拖动鼠标指针,选择3行4列,即在插入点创建了3行4列的表格。
③选定整个表格或所有列,选择“表格”菜单中的“表格属性”命令,打开“表格属性”对话框,选择“列”选项卡;在“列宽单位”列表框中选择“厘米”,选中“指定宽度”复选框,并在其右侧的文本框中输入2.5.

④单击“确定”按钮,关闭“表格属性”对话框。
⑤选定第1行的第3、4列单元格。
⑥选择“表格”菜单中的“合并单元格”命令。
⑦将插入点移入要插入斜线的单元格。
⑧选择“表格”菜单中的“绘制斜线表头”命令,打开“插入斜线表头”对话框,在“表头式样”列表框中选择“样式一”.

⑨单击“确定”按钮,关闭“插入斜线表头”对话框。
第5)小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设置页码。
①选择“插入”菜单中的“页码”命令,打开“页码”对话框。
②在“位置”下拉列表框中,选定“页面底端(页脚)”;在“对齐方式”下拉列表框中,选定“居中”.

③单击“格式”按钮,打开“页码格式”对话框;在“数字格式”列表框中,选择“Ⅰ,Ⅱ,Ⅲ,…”.

④单击“确定”按钮,返回“页码”对话框,再单击“确定”按钮,关闭“页码”对话框。
第6)小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设置页眉和页脚。
①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
②选择“版式”选项卡,选中“奇偶页不同”复选框。
③选择“视图”菜单中的“页眉和页脚”命令。
④在“奇数页页眉”区输入:文本编辑;在“偶数页页眉”区输入:表格操作。
⑤设置完毕,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中的“关闭”按钮,返回正文编辑状态。
第7)小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保存文档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第9题:

据中国互联网络大赛组委会调查,中国()以上的未上网者对网络充满兴趣,平均每个网民认识的人中有4到5个人准备在近期上网。

  • A、30%
  • B、50%
  • C、70%
  • D、90%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据统计,我国青少年患“网络成瘾症”的人数为7%,针对这一社会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特网上病毒泛滥,垃圾信息成堆,可见因特网毫无利用价值
  • B、因特网有丰富的资源和有价值的信息,应鼓励青少年积极合理使用网络
  • C、因特网不能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帮助
  • D、因特网给青少年带来了不良影响,青少年不应接触因特网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