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笔试--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练习

单选题女,25岁。1周来皮肤出现紫癜来诊,无发热,大小便正常。实验室检查:血Hb120g/L,WBC6.5×109/L,分类正常,PLT25×109/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 过敏性紫癜B 单纯性紫癜C 感染性紫癜D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E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题目
单选题
女,25岁。1周来皮肤出现紫癜来诊,无发热,大小便正常。实验室检查:血Hb120g/L,WBC6.5×109/L,分类正常,PLT25×109/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过敏性紫癜

B

单纯性紫癜

C

感染性紫癜

D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E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25岁。间断发热5天,于8月底来诊。6天前由南方到京,次日出现寒战、发热、头痛,服退热药后热退,2天后再次高热,持续数小时,大汗后退热,伴乏力,精神差。实验室检查:血WBC6.5 X 109/L,淋巴细胞0.40。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血吸虫病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败血症

D.伤寒

E.疟疾


正确答案:E
本题符合疟疾典型临床表现。

第2题:

共用题干
女,26岁。10天来全身皮肤出血点伴牙龈出血来诊。实验室检查:PLT35*109/L,临床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该患者的首选治疗是
A:糖皮质激素
B:脾切除
C:血小板输注
D:长春新碱
E:达那唑

答案:A
解析:
题4:是测试考生对ITP患者的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的掌握情况。该年轻女性患者,诊断为ITP,这样的患者查体时脾脏不大,支持诊断。一般皮肤紫癜不高出皮面,不应该有肌肉血肿(这见于凝血功能异常),不应出现面部蝶形红斑和口腔溃疡,否则就成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题5:是测试考生对ITP患者实验室检查掌握情况。ITP的实验室检查中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幼稚型、颗粒型增多,产板型减少,抗核抗体阴性,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不佳。题6:是测试考生对ITP患者治疗的掌握情况。ITP的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因为血小板在10*109/L以上,出血不严重,所以不宜进行血小板输注。其他均不作为首选治疗,仅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时。

第3题:

患者,女,28岁。3个月来乏力,1周来发热伴皮肤紫癜和口腔颊黏膜血疱,浅表淋巴结及肝脾均不大,胸骨无压痛。化验:Hb 65g/L,RBC 2.2×1012/L,Ret 0.002,WBC 2.4×109/L,分类:N 0.24,L 0.7,M 0.06,Plit 10×109/L。胸部X线片检查示右下肺炎症。

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血液病诊断是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巨幼细胞贫血


正确答案:B

第4题:

患者,女性,55岁,因发热乏力,皮肤紫癜伴头痛、恶心呕吐5天来诊,化验Hb78g/L,WBC3.0×109/L,PLT41×109/L,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佳的治疗方法是()

  • A、介入治疗
  • B、止痛治疗
  • C、溶栓治疗
  • D、鞘内注射药物
  • E、放脑脊液治疗

正确答案:D

第5题:

患者,女,28岁。3个月来乏力,1周来发热伴皮肤紫癜和口腔颊黏膜血疱,浅表 淋巴结及肝脾均不大,胸骨无压痛。化验:Hb65g/L,RBC2.2 x 1O12/L,Ret 0.2%,WBC2.4 x 109/L,分类: N24%,L70%,M6% ,PltlO x 109/L。胸部X线片检查示右下肺炎症。为确定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血清铁和铁蛋白 B.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 C.骨髓穿刺 D.骨髓活检


答案:C
解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由于骨髓 病态造血,也可有全血细胞减少,但外周血一般可出现原始细胞,脾肿大常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 有肝脾肿大,大多数患者白细胞增多,超过10 X 109/L。巨幼细胞贫血为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贫血,对 粒系和单核系影响较小。这些都与本病例不符。

第6题:

患者女,25岁。1周来皮肤出现紫癜来诊,无发热,大小便正常。实验室检查:血Hb120g/L,WBC6.5×10/L,分类正常,PLT25×10/L。[假设信息]若患者病情加重,出血症状明显,化验血小板6.0×10/L,应选用如下治疗,除了

A.静注免疫球蛋白G

B.静注长春新碱

C.静注地塞米松

D.静注甲泼尼龙

E.输注浓缩血小板


正确答案:B
1.该患者无原因的发生出血和血小板减少,因此最大可能的诊断是ITP,其他除TTP有血小板减少外,血小板均正常,而TTP常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因此也不像。2.除脾不大支持ITP外,其他均不支持,皮肤紫癜略高出皮面支持过敏性紫癜,关节出血和肌肉血肿支持凝血机制障碍所致的出血,口腔溃疡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也见于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ITP是由于自身免疫造成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破坏增加,所以实验室检查应该见骨髓巨核细胞增多;由于巨核细胞与血小板有共同的抗原性,所以抗体在破坏血小板的同时,也抑制巨核细胞的成熟,所以导致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而幼稚、颗粒型增多,答案为E。4.由于ITP是自身免疫所致,所以首选的治疗是糖皮质激素,疗效不满意时才考虑脾切除或加用免疫抑制剂,而血小板输注只适用于血小板明显减少(20×10/L)伴明显出血者。5.当血小板明显减少而出血重者的治疗常选用静注免疫球蛋白G、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及静脉输注浓缩血小板,疗效快而肯定,一般不选用静注长春新碱,此疗法作用慢,而且不是全部有效。

第7题:

共用题干
女,26岁。10天来全身皮肤出血点伴牙龈出血来诊。实验室检查:PLT35*109/L,临床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下列体征支持ITP诊断的是
A:皮肤有略高出皮面的紫癜
B:面部蝶形红斑
C:口腔溃疡
D:下肢肌肉血肿
E:脾脏不大

答案:E
解析:
题4:是测试考生对ITP患者的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的掌握情况。该年轻女性患者,诊断为ITP,这样的患者查体时脾脏不大,支持诊断。一般皮肤紫癜不高出皮面,不应该有肌肉血肿(这见于凝血功能异常),不应出现面部蝶形红斑和口腔溃疡,否则就成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题5:是测试考生对ITP患者实验室检查掌握情况。ITP的实验室检查中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幼稚型、颗粒型增多,产板型减少,抗核抗体阴性,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不佳。题6:是测试考生对ITP患者治疗的掌握情况。ITP的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因为血小板在10*109/L以上,出血不严重,所以不宜进行血小板输注。其他均不作为首选治疗,仅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时。

第8题:

男性,17岁,3日来出现皮肤紫癜,以下肢为主,两侧对称,颜色鲜红,高出皮肤表面,伴有关节痛及腹痛,化验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5.6×109/L,血小板150×109/L,BT正常,应诊断为 ( )。


正确答案:B

第9题:

患者女,12岁,因“面色苍白1年,发热伴皮肤紫癜7d”来诊。血常规:Hb67g/L,WBC1.2×109/L,N0.305,PLT13×109/L。多次骨髓穿刺结果:骨髓稀释,有核细胞少。如患者发生了血色病,该病最可能并发()

  • A、白内障
  • B、肾病
  • C、栓塞
  • D、心力衰竭
  • E、脉管炎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患者,女性,55岁,因发热乏力,皮肤紫癜伴头痛、恶心呕吐5天来诊,化验Hb78g/L,WBC3.0×109/L,PLT41×109/L,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确诊的最佳方法是()

  • A、血常规
  • B、头颅MRI
  • C、体格检查
  • D、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
  • E、脑动脉造影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