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

单选题(  )提出“输入假说”。A 塞林格B 科德C 克拉申D 拉多

题目
单选题
(  )提出“输入假说”。
A

塞林格

B

科德

C

克拉申

D

拉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科学假说的形成包括()

  • A、提出基本假说
  • B、初步形成假说
  • C、假说的筛选
  • D、简历较完整的体系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输入假说包含哪几个要素?


正确答案: 四个要素:
1.输入数量:必须为学习者提供足量的语言输入。
2.输入质量:必须是可理解的,即i+1。
3.输入方式:自然环境输入。
4.输入条件:焦虑低的条件。

第3题:

在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的启发下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说。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对于速度理论,有()四种假说

  • A、1867年由奥地利学者雷廷智提出的颗粒按自由沉降末速分层假说
  • B、1888年美国学者门罗提出的干扰沉降末速分层假说
  • C、美国学者里恰兹在1903~1909年间提出的吸啜作用分层假说
  • D、1939年高登等人提出了初加速度分层假说
  • E、1939年门罗等人提出了初加速度分层假说
  • F、1888年美国学者高登提出的干扰沉降末速分层假说

正确答案:A,B,C,D,E,F

第5题:

克拉申认为()是第二语言研究中最有意义的假说,是用来回答人们是怎样习得语言这个问题的。

  • A、输入假说
  • B、对比分析假说
  • C、中介语假说

正确答案:A

第6题:

假说的两作用:一是假说的提出是()二是假说的证实是科学发展的新突破。


正确答案:科学探索的新尝试

第7题:

科学发现包含()两大阶段。

  • A、构建假说
  • B、提出假说
  • C、判别假说
  • D、确定假说

正确答案:A,C

第8题:

任务型教学中常采用的互动活动是以()为理论依据。

A输入假说

B输出假说

C互动假说

D社会语言学


C

第9题:

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其中最著名的有监控假说和()等。

  • A、普通语法假说
  • B、内在大纲假说
  • C、中介语假说
  • D、输入假说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关于科学研究的过程,以下哪项的排序是合理的?()

  • A、提出问题形成假说得到结论进行观察
  • B、交流成果进行观察形成假说得出结论
  • C、提出问题形成假说检验假说得出结论
  • D、进行观察提出问题得出结论检验假说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