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

填空题科举制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弊端丛生,____年,清廷宣布废除了科举制。

题目
填空题
科举制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弊端丛生,____年,清廷宣布废除了科举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905
解析: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清王朝于1905年废科举制。()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科举是一种文化现象。然而,在现代中国人对传统事物的看法中,科举大概也是被误解最深的制度。我们不应忽略科举制的历史性,试想在传统社会,能构想出其他更好的选才制度来吗?古代的中国统治者和许多文化巨人并不是没有看到科举制的局限和弊端,也不都是因循守旧之辈。但经过反复比较,最后还是选择了科举制,这实际上是一种择善而从。古代一些学者批评科举取士并不等于反对科举制度。从古代到近代的学者对科举制的批判主要是对应度现象、对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批判,特别是对八股取士的批判,很少有人否定科举制本身。

A.古代学者对科举制的肯定多过否定
B.科举制的弊端并非来自其制度本身
C.科举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理性选择
D.应从现实情况出发多角度评价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文段前两句用转折词提出观点,即现代中国人对科举制度误解极深。然后论述古人是如何看待科举制度并且如何做出抉择,又如何进行评价的。观察文段倒数第三句开头的“但是”,该转折词所引导的句子即全文重点句,意即古人其实明确地知道科举制度的弊端,但是经过思考与比较后依然选择了科举制,作者认为这是当时背景下最佳的选择。根据重点句可知C项符合文段文意。A项仅仅是对古人评价科举制观点的举例,不能涵盖全文,B项是原文并没有谈到的内容,D项偏离了原文文段的文意,文段主要在谈古人如何评价并且最终以理性思考选择了科举制,并未涉及现实情况下多角度的视角。故本题答案为C项。

第3题:

中国的科举制度于__________年由清政府宣布废除。


正确答案:
1905 

第4题:

科举制度废于()。

A1840年

B1862年

C1902年

D1905年


D

第5题:

科举制是我国隋朝时期选拔官员的新制度,在我围延续了一千多年。新罗、Et本都曾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是()

A.从高门权贵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员
B.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C.地方官员推荐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D.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答案:B
解析:
科举制是要考试的,答案选B项。

第6题:

从隋朝开始被正式确立为选官制度以来,科举制度在中国绵延一千多年。最终废除科举制度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进行改革,史称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改革内容涉及编练“新军”、倡导商业、教育改革等方面,其中教育改革主要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慈禧太后下诏书,宣布自光绪三十二年开始废除科举,标志着在中国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正式被废除。故本题选C。

第7题:

科举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然而,在现代中国人对传统食物的看法中,科举大概也是被误解最深的制度。我们不应该忽略科举制的历史性,试想在传统社会,能构想出其他更好的选才制度来吗?古代的中国统治者和许多文化巨人并不是没有看到科举制的局限和弊端,也不都是因循守旧之辈。但经过反复比较,最后还是选择了科举制,这实际上是一种择善而从。古代一些学者批评科举取士并不等于反对科举制度。从古代到近代的学者对科举取士的批判,很少有人否定科举制本身。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古代学者对科举制的肯定多过否定
B.科举制的弊端并非来自其制度本身
C.应从现实情况出发多角度评价科举制
D.科举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理性选择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头指出人们对于科举制度有误解。接着“不应忽略科举制的历史性”表明要结合当时历史环境看待科举制度,并且文段通过反问句,指出科举制是“传统社会”当中最好的选才制度。接下来“古代的中国统治者和许多文化巨人……选择了科举制……是一种择善而从”是对前文进行论证,表明科举制确实是当时比较好的制度,是“择善而从”。文段结尾“古代一些学者批评科举取士并不等于反对科举制度。从古代到近代的学者对科举取士的批判,很少有人否定科举制本身”是对前文的补充说明,从“古代学者”的角度论证科举制的优越性。文段意在强调科举制度符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是比较好的制度。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为重点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A项由“古代学者”是论证部分内容,非重点,且文段并未比较“肯定”和“否定”多少的问题,排除A项。B项文段对科举制是持肯定态度,感情色彩是积极的,而B项论述的是“科举制的弊端”,与文段态度相反,感情色彩偏消极,排除B项。C项文段仅从“历史性”一个角度评价科举制度,“多角度评价科举制”表述有误,排除C项。
因此,选择D选项。

第8题:

中国科举制度自隋发端,终止于中华民国,实施一千多年来,对中国的政治走向和社会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宣布中国科举制度废除是在( )

A.1905年
B.1906年
C.1911年
D.1919年

答案:A
解析: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

第10题:

众所周知,蒙古人南下后便废除了科举制,然而到了()在位时却恢复了科举制。


正确答案: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