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中级)

问答题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题目
问答题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特殊的学科,它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要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练为重点,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因为学习语言不是学一种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同样,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也必须要反映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要体现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其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含义:
(1)课程即学习过程,即语言的内化过程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是学习者学习和习得汉语的主要途径。与母语习得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这一形式来实现的,课程本身应当反映这一过程并且能够部分地实现这一过程。课程是学习者发现汉语规律、寻求汉语规律、并对原有语言规则系统进行重组和内化的保证。
(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应该有侧重地指向任务活动。言语技能的获得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只有通过大量、反复的技能训练,学习者才能学会第二语言。语言教学的课程本身应当就是一系列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组合。教学活动包括语言操练活动、技能训练活动、模拟交际活动、语言实践活动等等。
(3)课程即教学科目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应当反映语言学习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其教学科目以细化和分解本学科内容为主,如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知识等,或独立成为科目,或结合组成科目。同时相关的人文知识和国情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的内容也可以作为教学科目列为课程。这些教学科目主要以讲授为主。
(4)课程即文化意识的再造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包括文化对比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含义。第二语言学习一般是在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文化意识已经基本形成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这一差异给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造成的文化不适应症,都需要我们在课程中予以重视和解决,虽然解决的办法有时是隐性的。实际上,第二语言教学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文化内容的教学,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从另一个角度讲其前提就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解决这些问题,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责无旁贷。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科学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


答案:
解析:
(1)讲授法:是化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讲授法是以化学教学内容的某种主题为中心,教师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地通过教学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思想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
探究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条件,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并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2)探究式的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优越性,是其它教学方法所不能代替的:
①探究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②探究教学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③探究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探究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实验技能。
⑤探究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2题:

为什么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就不同于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不同之处在于国内各少数民族同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创造并沐浴着中华文化,在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中,由于民族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困难就要小的多,而外国学生来自世界各国,各国之间特别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就造成了对汉语的理解学习和运用错误,甚至产生文化冲突,因此,与语言交际紧密相关的文化因素,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2)对外汉口与教学的课程包括文化对比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含义。第二语言学习一般是在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文化意识已经基本形成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这一差异给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造成的文化不适应症都需要我们在课程中予以重视和解决。实际上,第二语言教学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也在进行文化内容的教学。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从另一个角度讲,其前提就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解决这些问题,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责无旁贷。

第3题:

什么是教学?教学的含义有哪些?


正确答案:


第4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都包括什么?


正确答案: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包含和渗透在语言课中文化教学;一是专门的文化课教学。这两种课的性质以及承担的任务是不同的。
1、语言课里的文化教学
(1)中国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特点
与其他文化相比,中国人与人交往时语言表达有一些特点,简单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含蓄委婉,中庸平和。二是贬损自己,抬高对方。三是亲密无间,不分你我。
(2)语言本身包含的文化内容
中国历史悠久。因此积淀在语言中的文化内容非常深厚。从现代汉语的实际情况看,含有历史故事、古代诗文、社会生活等内容的成语、俗语、歇后语、惯用语等大量存在于现实的语言交际中,不了解其中的文化内容就很难真正了解汉语。
(3)对色彩、动植物、物品等的情感色彩在语言中的反映
不同文都会赋予某些色彩、动植物、物品特别的含义,并反映在语言中,这也是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
2、专门的文化课教学
主要任务是向学生系统教授文化知识,通常是为高年级和汉语言本科学生开设的专门课程,集中介绍中国历史、文学、艺术、科学、地理、风俗、饮食、建筑等,或是对中国政治、经济、民族做系统的介绍。
文化教学要特别注意历时文化和共时文化的区别。历时文化是纵向考察文化的起源、发展、演变及其规律;而共时文化是横向考察文化现象在某一历史阶段的表象和特征。跟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密切结合的,主要应该是共时文化。

第5题:

对外汉语教学总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原则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原则二,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原则;
原则三,以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为框架的原则。

第6题:

对外汉语教学一般教学过程的流程主要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什么?
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分析阶段,包括确定七点状态,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三个方面;
第二层次为实施阶段,包括设计有效的教学技术,适应个别差异和民族差异的教学,激发与推迟学习动机教学方案实施四个方面;
第三层次,为反馈阶段,包括测量与评估教学结果,诊断与补救教学两个方面。

第7题: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集中地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过程。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把理论语法、教材语法转化为课堂教学语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9题:

课程与教学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以课程材料和以设施为载体的课程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特殊感性活动。课程与教学实践可以区分为()、()和()三种类型。


正确答案:课程与教学管理;课程研制;课程应用

第10题: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等级大纲》和《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课程规范》属于()。


正确答案:综合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