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中级)

多选题南北朝时创天师北道的人是(  )。A葛洪B陆修静C寇谦之D陶弘景

题目
多选题
南北朝时创天师北道的人是(  )。
A

葛洪

B

陆修静

C

寇谦之

D

陶弘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经过陆修静和陶弘景改造后的道教,被后人称为()。

A.北天师道

B.南天师道

C.南北天师道

D.南北师道


正确答案:B

第2题:

东汉末年发动黄巾起义的民间教派是( )。

A.五斗米道
B.太平道
C.天师道
D.太一道

答案:B
解析:
试題分析
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领导者为太平道首领张角,他以传教为手段,以10余年的时间在8个州发展信徒数10万人,为大起义作准备,并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公元184年2月起义正式爆发,起义遭到东汉王朝和各地豪强地主武装的残酷镇压,于同年10月失败,共战斗9个月。选项B为正确答案。与黄巾起义容易混淆的是天师道首领张修领导的巴蜀和汉中的农民起义,天师道的传教方式和太平道基本相同,选项C是干扰项。而选项A是天师道的另一个叫法,选项D太一道为金初中国北方兴起的三道派之一,流传至元代,后并入正一道。故可排除。

第3题:

南北朝时创天师北道的人是( ).

A.葛洪

B.陆修静

C.寇谦之

D.陶弘景


正确答案:C

第4题: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开篇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中的张天师指的是第三十代天师()

  • A、张道陵
  • B、张继先
  • C、张宇初
  • D、张嗣德

正确答案:B

第5题:

道教的实际创始人,被尊为第一代张天师的人是()


正确答案:张道陵

第6题:

天师道的创始人是张道陵,他儿子张衡和孙子()都被尊为天师,称为“三张”。


参考答案:张鲁

第7题:

南北朝时,()是由南入北的赋作大家,从绮丽柔靡转为苍凉悠远。


正确答案:庾信

第8题:

北朝时,寇谦之改革道教,创立( )。

A.天师道

B.正一道

C.北天师道

D.全真教


正确答案:C

第9题:

北天师道的创始人是谁?他是如何改造天师道的?


正确答案: 北天师道得到寇谦之的改革。寇谦之早年信仰天师道,修张鲁之术,并对其进行了改造。他假托自己在嵩山见到太上老君,老君封他「天师之位」,并赐给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启示他:今运数应出,你宣传我的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大道清虚,应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这是寇谦之清整改革道教的总纲,一是废除常规五斗米道的「伪法」,创建符合统治者需求的「新科」,二是新道教「专以礼度为首」,即采取儒家的礼教为道教的第一要义。清整改革道教的目的是辅佐太平真君实现天下太平,维持统治秩序。寇谦之改造道教主要是制定了一套戒律轨仪,从组织上进行清整,革除早期道教和国家争租税的经济措施,在教理上没有什么新的制作。此后,北天师道再也没有像在寇谦之时期这样兴旺。

第10题:

为什么说南北朝时期的法制“北优于南”?


正确答案:南朝统治阶层崇尚玄学与佛学,蔑弃礼法,其重要法典基本因袭《晋律》。刘宋五十多年未立新制;萧齐仿照晋律制定了《永明律》,却因意见不一而未实行;梁武帝命蔡法度、沈约等人依照《永明律》修订《梁律》,单实际内容与晋律基本相同,仅是名称有所改易;陈修订完成的《陈律》,一准《梁律》,实质上仍然是《晋律》的继续。可以说南朝法制并无多少创制。
北魏首开北朝重视法典编纂之风。自太祖拓拔圭着手修律,至孝文帝修订完成《北魏律》,前后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北魏律》由著名律学家崔浩、高允等人主持修订,冶汉、魏、晋律于一炉,在篇章体例、罪名刑制方面较前朝都有发展。东魏以格代科,制定有《麟趾格》,西魏编定有《大统式》,从而把“格”和“式”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法律形式,为隋唐时期格与式成为基本法律形式奠定了基础。《北齐律》则完成了我国封建法典由繁至简的改革过程,它以名例律开篇的十二篇体例、五种法定刑的设置、重罪十条的入律,这些重要的创新都被隋唐两代的律典所借鉴。
通过以上简略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的法制“北优于南”。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