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肛肠学主治医师

单选题患者女性,58岁,因腹痛腹泻伴带血性粘液便三个月就诊,行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多发性息肉。高位多发性腺瘤可选用的治疗方法是:()A 注射疗法B 结扎法C 电烙法D 直肠结肠切除术E 以上均可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性,58岁,因腹痛腹泻伴带血性粘液便三个月就诊,行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多发性息肉。高位多发性腺瘤可选用的治疗方法是:()
A

注射疗法

B

结扎法

C

电烙法

D

直肠结肠切除术

E

以上均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性,67岁,因泌尿系急性感染应用洁霉素治疗2周后出现腹泻、腹痛,结肠镜检可见大肠多发性息肉状黄白色病变。患者的可能诊断是

A、假膜性结肠炎

B、家族性结肠腺瘤病

C、幼年性息肉

D、溃疡性结肠炎

E、急性细菌性痢疾


参考答案:A

第2题:

患者,女,52岁。左下腹痛三月余,伴腹泻,大便呈粘液糊状,时有脓血,里急后重。结肠镜检查:直肠乙状结肠黏膜多发性浅表溃疡,伴充血、水肿。诊断应首先考虑的是

A、溃疡性结肠炎

B、肠结核

C、慢性肠炎

D、阿米巴痢疾

E、结肠癌


正确答案:A

第3题:

女性,30岁,黏液血便和血水样便2年余,结肠镜检见直肠和乙状结肠黏膜多发性糜烂、溃疡,伴黏膜桥及假息肉形成。本例最可能患有

A、急性细菌性痢疾

B、肠伤寒

C、伪膜性肠炎

D、缺血性肠病

E、溃疡性结肠炎


参考答案:E

第4题:

直肠高位息肉的检查方法是:()

  • A、肛门局部望诊
  • B、探针检查
  • C、乙状结肠镜检查
  • D、指诊检查
  • E、肛门镜检查

正确答案:C

第5题:

患者女性,58岁,因腹痛腹泻伴带血性粘液便三个月就诊,行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多发性息肉。治疗可选用:A、灌肠

B、注射疗法

C、结扎法

D、电烙法

E、以上均不可

高位多发性腺瘤可选用的治疗方法是:A、注射疗法

B、结扎法

C、电烙法

D、直肠结肠切除术

E、以上均可

息肉并发溃疡及感染时可出现哪些症状:A、大便次数增加

B、里急后重

C、便后出血

D、血性粘液便

E、以上均是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E

第6题:

男性,30岁,因便血行结肠镜检时发现数百个息肉。患者父亲10年前于45岁时因结肠癌死亡。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幼年性息肉病

B、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C、化生性息肉

D、Peutz-Jeghers息肉

E、多发性腺瘤


参考答案:B

第7题:

女性,21岁,便后出血5年余,无腹痛,偶有腹泻,检查:轻度贫血,腹部无异常发现,肛门指检未触及包块和结节,可能的诊断为

A.乙状结肠癌

B.溃疡性结肠炎

C.乙状结肠息肉

D.无器质性病变,肠管内粪便潴留


正确答案:C
解析:该病人便后出血5年,无腹痛,偶有腹泻,轻度贫血。腹部无异常发现,肛门指诊未触及包块和结节。上述诸表现可排除癌症、溃疡和炎症,也可排除痔疮和肠管内粪便潴留,应诊断为乙状结肠息肉,乙状结肠镜取活检可明确诊断。

第8题:

患者,男性,30 岁。因腹泻、腹痛拟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护士应指导患者采取的体位是

A.头低足高位

B.左侧卧位

C.膝胸位

D.截石位

E.蹲位


正确答案:C

第9题:

灌肠法适用于( )。

A.多发性息肉

B.低位带蒂息肉

C.较高位的小息肉

D.多发性腺瘤

E.小儿无蒂息肉


参考答案:A

第10题:

女,34岁,近3个月来腹部不适,近来大便带血,时有腹泻,大便次数增加,大便有粘液脓血,发热,自觉消瘦,并且症状时好时坏。2天前又有口腔粘膜溃疡出现。来院就诊行钡灌肠检查:乙状结肠可见“T”字型溃疡,肠壁外缘呈锯齿状。腔内有息肉样充盈缺损。最可能的诊断考虑为()。

  • A、溃疡型乙状结肠癌
  • B、乙状结肠套叠
  • C、乙状结肠溃疡性结肠炎
  • D、乙状结肠克罗恩(Crohn)病
  • E、乙状结肠肠结核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