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

单选题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19年12月31日,持有的原材料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为56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A材料是专为生产甲产品而持有的。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的下降,市场上用A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销售价格由105万元降为90万元,但生产成本不变,将A材料加工成甲产品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24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2万元。假定甲公司2019年年初“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科目贷方余额为1万元。2019年12月31日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题目
单选题
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19年12月31日,持有的原材料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为56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A材料是专为生产甲产品而持有的。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的下降,市场上用A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销售价格由105万元降为90万元,但生产成本不变,将A材料加工成甲产品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24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2万元。假定甲公司2019年年初“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科目贷方余额为1万元。2019年12月31日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

4

B

6

C

3

D

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注册会计师在对K公司存货成本进行审计时发现,2007年12月31日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00万元,该原材料是专为生产甲产品而持有的,市场购买价格为560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的下降,市场上用A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销售价格由1050万元降为900万元,但生产成本不变,将A材料加工成甲产品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24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20万元,该公司2007年初“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1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以600万元登记入账。甲注册会计师应对存货成本进一步确定( )。

A.A材料的账面价值为540万元,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50万元

B.A材料的账面价值为540万元,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60万元

C.A材料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70万元

D.A材料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0万元


正确答案:A
解析: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900-120=780(万元),甲产品的成本=600+240=840(万元);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900-120-240=540(万元),A材料成本=600(万元),因此,A材料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600-540-10=50(万元),故选项A正确。

第2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03年12月31日原材料一一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该原材料是专为生产甲产品而持有的,市场购买价格为56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的下降,市场上用A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销售价格由105万元降为90万元,但生产成本不变,将A材料加工成甲产品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24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2万元。假定该公司2003年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1万元。2003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万元。

A.30

B.6

C.24.

D.5


正确答案:D
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90-12=78万元,甲产品的成本=60+24=84万元,由于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78万元低于产品的成本84万元,表明原材料应该按可变现净值计量。A原材料可变现净值=90 -24- 12=54万元,A原材料应计提的跌价准备=60-54-1=5万元。

第3题:

某公司为上市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04年12月31日原材料——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为56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的下降,市场上用A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销售价格由105万元降为90万元,但生产成本不变,将A材料加工成甲产品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24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2万元,假定该公司2004年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1万元。2004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

A.30

B.5

C.24

D.6


正确答案:B
(1)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90-12=78;(2)甲产品的成本=60+24=84;(3)由于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78万元低于产品的成本84万元,表明原材料应该按可变现净值计量;(4)A原材料可变现净值=90-24-12=54;(5)A原材料应计提的跌价准备=60-54-1=5。 

第4题:

甲审计人员在审计A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时发现,2014年12月31日原材料——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为56万元。A材料专门用于生产甲产品,甲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90万元。将A材料加工成甲产品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24万元,预计销售甲产品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2万元。则审计人员应确认2014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万元。

A.30
B.5
C.24
D.6

答案:D
解析:
(1)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90-12=78(万元)
(2)甲产品的成本=60+24=84(万元)
(3)由于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78万元低于产品的成本84万元,表明原材料应该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4)A原材料可变现净值=90-24-12=54(万元)
(5)A原材料应计提的跌价准备=60-54=6(万元).

第5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10年12月31日库存用于生产A产品的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40万元,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16万元。预计A产品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为B万元。该原材料加工完成后的A产品预计销售价格为60万元。假定该公司以前年度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0年12月31日该项材料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万元。

A.0

B.4

C.16

D.20


正确答案:B

第6题:

AC公司为上市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04年12月31日,原材料——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为56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的下降,市场上用A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销售价格由105万元降为90万元,但生产成本不变,将A材料加工成甲产品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24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2万元。假定该公司2004年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1万元。2004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万元。

A.5

B.30

C.24

D.6


正确答案:A
(1)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90一l2—78(万元);
(2)甲产品的成本=60+24=84(万元);(3)由于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78万元低于产品的成本84万元,表明原材料应该按可变现净值计量。(4)A原材料可变现净值=90-24—12=54(万元);(5)A原材料应计提的跌价准备=60-54-1=5(万元)

第7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04年12月31日原材料——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为57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A材料价格的下降,市场上用A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销售价格由100万元降为90万元,但生产成本不变,将A材料加工成甲产品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24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2万元。假定该公司以前年度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要求:编制2004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应计提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并列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计算过程如下:
(1)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90-12=78(万元)
(2)甲产品的成本=60+24=84(万元) 
(3)由于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78万元低于甲产品的成本84万元,表明原材料应该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4)原材料可变现净值=90-24-12=54(万元)
(5)原材料应计提的跌价准备=60-54=6(万元)
(6)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6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60 000

第8题:

甲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05年12月31日原材料—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为56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的下降,市场上用A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销售价格由105万元降为90万元,但生产成本不变,将A材料加工成甲产品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14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2万元。假定该公司2005年初“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科目贷方余额6万元。2005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万元。

A.0

B.-6

C.10

D.6


正确答案:B
解析:(1)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90-12=78(万元);(2)甲产品的成本=60+14= 74(万元);(3)由于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78万元高于产品的成本74万元,表明原材料没有发生减值,应将2005年初“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科目贷方余额6万元转回。

第9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3年12月31日库存用于生产A产品的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40 万元,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16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 8 万元。该原材料加工完成后的产品预计销售价格为60万元。假定该公司以前年度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03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 ) 万元。

A.0

B.4

C.16

D.20


正确答案:B
A产品的成本=40+16=56(万元),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60-8=52(万元),由于A产品的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所以A产品发生减值,持有的用于生产A产品的材料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材料的可变现净值=60-16-8=36(万元),成本为40万元,所以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36=4( 万元 ) 

第10题:

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A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56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A材料是专门为生产乙产品而持有的。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的下降,市场上用库存A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销售价格由105万元降为90万元,但生产成本不变,将库存A材料加工成乙产品预计还需加工费用24万元,预计乙产品销售费用及税金总额为12万元。假定甲公司2018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科目贷方余额为4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8年12月31日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4
B.6
C.2
D.5

答案:C
解析:
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90-12=78(万元),乙产品的成本=60+24=84(万元),由于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用A材料生产的乙产品发生减值,因此A材料应按其可变现净值计量。A材料可变现净值=90-24-12=54(万元),2018年12月31日A材料存货跌价准备应有余额=60-54=6(万元),2018年12月31日A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4=2(万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