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李分享自己处理类似困境的经验
立即向机构负责人提出安排小李暂时休假
鼓励小李表达感受和宣泄情绪并发现其中的意义
与小李一起进行自我探索,以协助小李更加了解自己
立即安排其他社会工作者接替小李为小玲提供服务
第1题:
小玲小的时候为躲避学校的考试而离家出走,一直在街上流浪,后来被一家救助站收留。由于小玲能够提供的线索太少,无法找到其家人,经过正规的手续后,小玲被现在的养父母领养。
小玲的养父母是市场里的商贩,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女儿,领养了小玲后对她很不好,经常打骂她,每天让她干很多的活,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拿她出气。只有年迈的奶奶疼爱小玲,经常偷偷给她吃的东西。社会工作者通过对小玲的了解,感觉小玲总是不相信别人,也不爱与人交流,平时比较贪玩,不喜欢学习。
【问题】
1.小玲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2.结合案例,简述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
3.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开展工作来帮助小玲?
第2题:
第3题:
小明、小红、小玲共有72块糖,如果小玲吃掉2块,那么小红与小玲的糖就一样多.如果小红给小明2块糖,那么小明的糖就是小红的糖的2倍,问小红有多少块糖?
第4题:
母亲对14岁的女儿小玲精心照看,每晚母女同睡,父亲看不惯母亲如此宠爱小玲,夫妻俩时常争吵,小玲对此非常忧虑。最近,小玲被诊断出轻度抑郁症,父母非常着急也不再争吵了,带着小玲去多家医院,医生建议治病的同时可以于求助社会工作者,经过了解,社会工作者发现,小玲的病可能与()有关。
第5题:
小玲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先天腿脚残疾,不能正常行走,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四处托人把她送到一所学校,父母很希望孩子同龄孩子一样过正常的生活,上学后,小玲因腿脚不方便,课余时间也不能活动,也不参加课外活动,很少与人交流,有些自卑,也没有朋友,时间长了小玲开始不愿意上学样上学了。社会工作者小彭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决定对小玲展开帮助,可以采取介入的策略有()。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小玲的爷爷20多年前逝世,逝世时的年份与他出生年份的比为30:29。小玲的父亲1955年上小学一年级,那么,这一年小玲的爷爷年龄是多少?( )
A. 41 B. 54 C. 52 D. 63
第9题:
某高校学生刘某在网上偶然与一位20岁美丽女孩小玲相识,两人聊得非常投机。经过数月交流,两人在网上开始以“老公”、“老婆”相称。一日,小玲提出要到重庆来看他,但是经济紧张,没钱买机票,希望刘某给予帮助。刘某毫不犹豫地凑够3000元钱给小玲打了过去。刘某苦等数日也没见人来,同时,小玲的QQ头像再也没有亮过。你认为()。.
第10题:
小玲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班主任发现她最近一段时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与其他小伙伴也不一起玩。一次,班主任发现她的身上有多处淤青,而且在学校门口看到来接小玲放学的爸爸在打她。于是班主任找到社会工作者小雨,希望他介入此案。如果你是小雨,你会如何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