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单选题小王向社会工作者老林倾诉自从父亲去世后,自己做事效率很低,常常不能按时完成工作,老林与小王就求助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老林依据多年服务经验认识到小王首先需要处理安全感的问题,但小王坚持认为自己应该先解决做事拖拉的习惯问题。根据社会工作价值观原则,社会工作者老林应该( )。A 尊重小王,改变自己的个人判断B 坚持自己的专业判断,拒绝对小王提供服务C 接纳小王的观点,但同时向小王说明自己的理由,与其一起探索D 按照小王的个人判断,先解决他的做事拖拉的问题

题目
单选题
小王向社会工作者老林倾诉自从父亲去世后,自己做事效率很低,常常不能按时完成工作,老林与小王就求助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老林依据多年服务经验认识到小王首先需要处理安全感的问题,但小王坚持认为自己应该先解决做事拖拉的习惯问题。根据社会工作价值观原则,社会工作者老林应该(   )。
A

尊重小王,改变自己的个人判断

B

坚持自己的专业判断,拒绝对小王提供服务

C

接纳小王的观点,但同时向小王说明自己的理由,与其一起探索

D

按照小王的个人判断,先解决他的做事拖拉的问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在带领小组的过程中,请某位组员交流自己的个人经验。在仔细聆听了组员的叙述后,小王对他的阐述表达了认同和鼓励,并进行了简明扼要的点评和概括。在此过程中,小王运用了小组工作中( )的技巧。

A.小组活动的设计
B.与组员沟通
C.促进组员沟通
D.小组评估

答案:B
解析:
考点:沟通与互动技巧中的“与组员沟通的技巧”

第2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与前来求助的小丽进行第一次面谈。小王需要()。

A:了解小丽的求助愿望和要求
B:深入分析小丽的问题
C:初步评估小丽的问题
D: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合作关系
E:制订服务介入计划

答案:A,C,D
解析:
考点:申请与接案阶段。

第3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与前来求助的小丽进行第一次面谈。小王需要( )。

A.了解小丽的求助愿望

B.深入分析小丽的问题

C.初步评估小丽的问题

D.介绍机构的服务

E.制订服务介入计划


正确答案:ACD
在接案过程中个案工作的工作重点包括:(1)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愿望;(2)促使有需要的求助者成为服务对象;(3)明确服务对象的要求,介绍机构服务的内容和范围;(4)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在与服务对象的初次面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专注聆听服务对象的困扰,运用简洁明了的语句表达自己的同理和接纳,避免将服务对象界定为有问题的人。

第4题: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小王就求助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社会工作者依据多年服务经验认识到小王首先需要处理安全感的问题,但小王坚持认为自己应该先解决做事拖拉的问题。根据社会工作价值观原则,社会工作者应该()。

A.改变自己的个人判断
B.尊重自己的专业判断
C.改变小王的个人判断
D.尊重小王的个人判断

答案:D
解析: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尊重”主要体现为社会工作者在接触并与服务对象沟通过程中保持尊重的态度与方式,尊重服务对象在服务过程中表达的观点、意见或决定,不把社会工作者自身的意见或建议强加给服务对象。故选D。

第5题:

社会工作者老林与服务对象小王就小王求助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老林依据多年服务经验认识到小王首先需要处理安全感的问题,但小王坚持认为自己应该先解决做事拖拉的习惯问题。根据社会工作价值观原则,社会工作者老林应该()。

A:改变自己的个人判断
B:尊重自己的专业判断
C:改变小王的个人判断
D:尊重小王的个人判断

答案:D
解析:
社会工作虽然是一种价值主导的专业实践,社会工作者仍要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故选D。

第6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与前来求助的小丽进行第一次面谈,小王需要()。

A:了解小丽的求助愿望
B:深入分析小丽的问题
C:初步评估小丽的问题
D:介绍机构的服务
E:制定服务介入计划

答案:A,C,D
解析:
在接案过程中个案工作的工作重点包括:(1)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愿望;(2)促使有需要的求助者成为服务对象;(3)明确服务对象的要求,介绍机构服务的内容和范围;(4)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在与服务对象的初次面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专注聆听服务对象的困扰,运用简洁明了的语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接纳,避免将服务对象界定为有问题的人。

第7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刚参加工作不久,某天,李某前来小王所在的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督导安排小王去接待,在此过程中,小王需要完成()方面的工作要求。

A.了解李某的求助意愿
B.促使李某成为服务对象
C.明确李某的要求
D.初步评估李某的问题和需要
E.和李某制定工作计划

答案:A,B,C,D
解析:
对于前来寻求帮助的求助对象,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了解他们的愿望,用心倾听他们的诉求,进行一个简要的评估,确定是否需要立即给予必要的帮助。在接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通常面临三项基本的任务:鼓励求助对象积极面对改变、明确求助对象的改变要求和确认求助对象的受助身份。

第8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与前来求助的小丽进行第一次面谈。小王需要( )。

A.了解小丽的求助愿望和要求
B.深入分析小丽的问题
C.初步评估小丽的问题
D.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合作关系
E.制订服务介入计划

答案:A,C,D
解析:

第9题:

求助者李女士在向社会工作者小王咨询时,透露了自己“同性恋”的倾向。小王听到后极力劝导李女士改变观念,争取使其回归喜欢异性的正途上来。社会工作者小王的做法违背了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原则。

A.保密
B.个别化
C.接纳
D.自我决定

答案:C
解析:
非评判是指社会工作者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服务对象,题干当中并没有体现,故不选。接纳。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将他们看作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对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习惯、信仰等都应保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绝不因为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种族(或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信仰等因素对他们有任何歧视,更不能因为上述原因而拒绝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彩蛋】压轴卷,考前会在瑞牛题库考试软件更新哦~ 软件下载链接www.niutk.com 根据题干“小王听到后极力劝导李女士改变观念”表明小王没有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小王的做法违背了接纳的原则。

第10题:

(2018年)李某结束了强制戒毒回到社区,开始接受为期三年的社区戒毒康复服务。刚入职的社会工作者小王与李某进行了第一次接案面谈。
小王说:“你好,我是社会工作者小王,我的任务是帮助你戒除毒瘾,恢复正常生活,防止复吸的情况发生,督促完成社区矫正工作。”
李某看了一眼小王,低头不语……
小王:“请问你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吗?我们社会工作者是专门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
李某:“我没有工作,经济困难,你们能解决吗?”
小王:“可以啊,我可以帮你申请临时性补助。”
李某:“我听说其他的街道可以帮助就业,你也必须帮我解决。”
小王:“现在我已经了解了你的服务需求,我会想办法帮你解决的。”
李某:“那你快点啊,我等着你早点给我送来补助金,你也要尽快给我找到工作啊!”机构督导老张看了小王与李某的第一次面谈记录后,及时对小王进行了个别督导。
问题:
 1.分析小王“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的任务完成情况。
 2.小王在与李某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
解析:
 1.小王“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的任务完成情况是:
(1)界定问题的入手点在于服务对象所关注的问题和存在的困惑。小王在与李某进行面谈时,关注了服务对象李某所说的个人所遇到的基本生存条件问题,对服务对象期望达到的目标有了一定的认识。
(2)小王并没有了解矫正对象李某寻求帮助的原因,不了解其生活中发生了什么,并未问询矫正对象李某所面对的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
(3)小王并没有了解矫正对象李某对自己的看法。不清楚李某认为自己存在什么问题.以及问题的范围、持续时间和程度。
(4)界定问题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不断沟通信息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经过双方一系列的讨论和磋商来形成对问题的共同看法。从本次面谈来看,小王并没有与矫正对象李某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双方没有一起探讨出共同为之努力所希望改变的问题。可以说,小王并没有很好地完成“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的任务。
 2、小王在与李某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小王在面谈中,并没有明确双方的期望和应尽的责任,他只是表达了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期望,询问了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期望,而忽视了社会工作者对自己角色的期望和服务对象对自己的角色期望,双方并没有相互交流各自的想法,小王也无法帮助服务对象勇敢面对自己的问题。
(2)会谈的目的在于取得共识,作为“助人自助”的活动,小王并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双方并未进一步沟通双方想法的差异与距离,也没有经过最后一次协商达成一致的看法。小王在矫正工作中并未引导矫正对象共同参与,一起制订目标和计划,取得共识,达成协议。
(3)小王没有发掘服务对象的潜能与优势,会谈过程中处于被动局面,与服务对象没能建立专业关系,信任感建立不充分。可见小王并没有达到社会工作的目标。
本题考查社会实务通用过程中的接案。会谈是接案的必经阶段,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一种面对面地讨论问题以确定是否建立专业协助关系的过程。考生应准确掌握会谈的具体任务和注意事项,才能合理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从而顺利建立专业协助关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