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多选题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接到举报,H公司多年来未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决定对H公司进行调查。以下关于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监察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A前往H公司进行调查、检查的劳动保障监察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佩戴劳动保障监察标志、出示劳动保障监察证件B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H公司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CH公司的行为应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责令其改正D对该公司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该公司的陈述、申辩E该公司在1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

题目
多选题
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接到举报,H公司多年来未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决定对H公司进行调查。以下关于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监察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前往H公司进行调查、检查的劳动保障监察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佩戴劳动保障监察标志、出示劳动保障监察证件

B

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H公司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

C

H公司的行为应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责令其改正

D

对该公司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该公司的陈述、申辩

E

该公司在1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将不再查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李某应聘到某公司工作。公司在待遇方面提出:如果李某要求办理社会保险的话,李某的工资将会减少300元。李某为了工资多拿一些,与公司约定不缴纳社会保险。李某和公司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在合同中约定了月工资1800元,劳动者主动放弃让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的权利。1年后,李某与公司在工资支付上发生争议,以用人单位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为由,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公司同意双方终止劳动关系,但以双方有明确约定不缴纳社会保险为由,不同意支付经济补偿。请问: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关于不缴纳社会保险的约定是否有效?

(2)按照规定公司应为李某补缴社会保险,如不补缴,可能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3) 李某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请求支付经济补偿?


参考答案:(1)根据《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保险,即使劳动者提出要求也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的法定义务。因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关于不缴纳社会保险的约定是无效的,应该依法予以纠正。
  (2)公司如不为李某补缴社会保险,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3)《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因此李某可以以公司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要求公司支付其经济补偿。

第2题:

王川系某建筑公司职工,向某市劳动保障局寄送投诉信件,请求对该公司违反劳动保障法规、克扣职工工资收入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并要求劳动局给予答复。4月12日,市劳动保障局局长在此信上批示:"将此文转交建工局处理。"事后,既未对投诉信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也未给王川本人作出答复。请问市劳动保障局是否依法履行了职责?为什么?王川还可采取哪些措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答案:

1)市劳动保障局没有依法履行职责;

2)由于王川投诉的内容属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监察的范围,如市劳动局不受理,可视为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作为;

3)王川可向该局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第3题:

刘某于2003年8月18日到甲公司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公司没有为刘某参加社会保险。2004年11月25日,公司在各车间门口张贴关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其与甲公司的劳动关系于2004年12月31日终止。务必在2005年1月1日至5日到公司办理离岗手续并结算工资的通知。同年12月13日,刘某患病数次就诊。

2005年1月4日刘某与甲公司结算工资发生分歧,之后未上班,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后未解决。

2005年7月,刘某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同时主张回甲公司上班。公司在庭审时明确不同意刘某回单位工作,认为双方劳动关系已终止。(见劳动法)

问题:

(1)如果你是刘某,应要求甲公司补偿哪些利益?

(2)刘某和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是否已终止?


正确答案:

第4题:

共用题干
老马在某公司仓库当搬运工。公司规定,月工资1000元,包括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近日,老马提出,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已经调整,他的工资也该增加了。公司则认为,他的工资加上额外的加班费、夜班津贴平均每月600元,年终奖金平均每年1000元,以及公司支付的伙食补贴每月400元,早已超过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并且年内还享受了探亲假、丧假,因而拒绝增加工资。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老马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将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向老马支付已发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
A:地方人民政府
B:人民法院
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D:劳动保障监察部门

答案:C
解析:
最低工资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住房补贴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伙食补贴,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和条件下的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
劳动者因探亲、结婚、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按规定休假,以及依法参加国家和社会活动,也应当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用人单位有违反工资支付规定情形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
逾期不支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第5题:

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接到举报,Z公司多年来未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决定对Z公司进行调查。以下关于该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监察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往Z公司进行调查、检查的劳动保障监察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佩戴劳动保障监察标志、出示劳动保障监察证件
B.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Z公司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90个工作日内完成
C.Z公司的行为应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责令其改正
D.对该公司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该公司的陈述、申辩
E.该公司在1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将不再查处

答案:A,C,D
解析:
B选项错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E选项错误: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第6题:

以下对劳动保障监察形式的表述,错误的是()。

A.劳动保障监察以驻扎用人单位巡视检查、审查用人单位按照要求报送的书面材料以及接受举报投诉等形式进行

B.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需要进行调查处理的,应当及时立案

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组织应当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和电话

D.对因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应急预案,迅速会同有关部门处理


参考答案:A

第7题:

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接到举报,H公司多年来未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决定对H公司进行调查。以下关于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监察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前往H公司进行调查、检查的劳动保障监察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佩戴劳动保障监察标志、出示劳动保障监察证件
B.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H公司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
C.H公司的行为应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责令其改正
D.对该公司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该公司的陈述、申辩
E.该公司在1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将不再查处

答案:A,C,D
解析:
B项,《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H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H。E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第8题:

参加工作分析的人员应包括( )。

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员

B.劳动监察部门人员

C.从事此工作的员工及其上级

D.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人员


正确答案:C

第9题: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下列劳动保障部门的监察行为中,错误的是()。

A: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发现甲公司有违法用工行为后,要求甲公司报送相关部门材料
B: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收到关于乙公司拖欠工人工资的举报后,决定派检查组进入乙公司生产车间进行检查
C: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收到关于丙公司雇用童工的举报后,决定派一名科长只身前往调查
D:某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2011年5月发现丁公司在2008年6月至12月期间曾雇用童工,因无人举报、投诉,决定不予查处

答案:D
解析: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①用人单位制定商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情况。③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④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人工特殊劳动保护和规定情况。⑤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的情况。⑥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⑦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障和缴纳社保的情况。⑧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督、情况。

第10题:

失业保险费应以本单位工资总额为基数缴纳【案例】在一次社会保险执法大检查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某公司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与其工资总额存在很大的差距。劳动保障部门询问其原因,企业解释说,该企业是按支付给本企业所招用的城镇职工的工资为基数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中未包括支付给农民合同制工人的工资。劳动保障部门指出了该企业的错误,并作出了责令其补缴应缴而未缴的失业保险费的决定。


正确答案: 这是一起错误理解《失业保险条例》的案例。《失业保险条件》第六条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缴纳失业保险费。”对工资总额的正确理解,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89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国家统计局令第1号)明确规定,工作总额是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工资总额的组成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工资总额不包括的范围有: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颁发的创造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奖金,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出差伙食补助费、误餐补助、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实行租赁经营单位和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对购买本企业股票和债券的职工所支付的股息和利息,支付给家庭工人的办工费和按加工订货办法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发包费用,计划生育补贴等。
根据这一规定,企业支付给本企业各类职工的工资都应纳入失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虽然,《失业保险条例》第六条中规定:“城镇企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但是,这不能理解为企业支付给本单位农民合同制工人的工资也不纳入单位的失业保险费缴纳基数。缴费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是劳动成本的一部分,如果企业支付给本单位农民合同制工人的工资也不纳入单位的失业保险费缴费基数,实际上就可以减少一块劳动成本,对城镇劳动者的就业造成压力,甚至加大城镇劳动者就业难的问题。出自广东社会保险学会秘书处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