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多选题根据《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办法》,某军休所拟为军休干部提供的下列服务中,符合规定的有( )。A引进手机维修服务进入军休所B成立军休干部“手机短视频”兴趣小组C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临终关怀”服务D与志愿者组织联合举办“陪空巢军休干部过重阳”活动E以日间值班、适时联系、轮流包户的方式提供日常服务保障

题目
多选题
根据《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办法》,某军休所拟为军休干部提供的下列服务中,符合规定的有(  )。
A

引进手机维修服务进入军休所

B

成立军休干部“手机短视频”兴趣小组

C

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临终关怀”服务

D

与志愿者组织联合举办“陪空巢军休干部过重阳”活动

E

以日间值班、适时联系、轮流包户的方式提供日常服务保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办法》某军休所拟为军休干部提供的下列服务中,符合规定的有( )

A.引进手机维修服务进入军休所
B.成立军休干部“手机短视频”兴趣小组
C.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临终关怀”服务
D.与志愿者组织联合举办“陪空巢军休干部过重阳”活动
E.以日间值班、适时联系、轮流包户的方式提供日常服务保障

答案:B,C,D
解析: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三条?服务管理机构应当全时值班,并采取定期联系、定人包户等方式,为军休干部提供及时、方便的日常服务保障。第十五条服务管理机构应当拓展社会化服务,根据需要引进邮政、银行、生活服务等社会服务项目,提高服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第十六条鼓励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为军休干部提供服务。
第十七条服务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军休干部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配备必要的技术设备,提高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第十八条鼓励和支持军休干部成立各种文体组织和兴趣小组,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第2题:

根据《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办法》,下列关于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的说法,正确的有()

A.服务管理机构应当设立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
B.服务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的指导
C.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是服务管理机构做好工作的参谋和助手
D.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有服务管理机构全体工作人员推选产生
E.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是军休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

答案:A,B,C,E
解析:
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是在服务管理机构内军休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服务管理机构内设有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的,服务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的指导,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听取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工作情况报告,研究解决其反映的问题。

第3题:

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应当从维护军休干部的合法权益出发,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军休干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军休干部服务保障和教育管理机制,落实军休干部________。

A、政治待遇

B、生活待遇

C、住房待遇

D、用车待遇


参考答案:AB

第4题:

某军休所安置了10名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他们原先大多属于同一部队,有业技术和特长,大部分身体健康,有从事力所能及工作的愿望。于是,军休所的社会工作者组织了老干部志愿工作队,并为老干部服务社会牵线搭桥,帮助他们受聘担任中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或是作为专家顾问为社区的环境建设出谋划策。在上述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具有()的功能。

A:发挥军休干部才干,促进其社会实践参与
B: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安置渠道
C:发挥军休干部专长,增加个人收入
D:利用社会资源,展示军休干部风采

答案:B
解析:
社会工作者在社会结构调整层面上的社会工作包括:①参与贫困救助制度的设计、修订与实施;②改善救助对象劳动就业的环境;③倡导救助对象通过劳动就业解决自身困难;④倡导劳动力市场的规范。

第5题:

(2016年) 社会工作者小邓在军休所开展服务时发现,所里的军休干部很少与当地社区居民接触,为促进军民融合和军地融合,满足军休干部多层面的需要,小邓拟从中观层面进行介入,可以采取的做法有( )。

A.在军休所内为军休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B.推动军休干部安置保障政策与国家社会保障政策接轨
C.运用“生命故事”的方法,帮助军体干部重构生命的意义
D.与“营养协会”合作,为军休干部定期举办健康养生讲座
E.帮助军休所与某小学结成友好单位。定期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答案:D,E
解析:
本题考查军休社会工作的方法。社会工作者从中观层面推进军休社区与驻地社区融合的方法包括:(1)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服务对象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红色资源优势,挖掘内在潜能,推进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与周边院校学生和单位分享革命光荣传统,提升“社会认同”。(2)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资源链接优势,借助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引进社会服务资源,提高社会服务介入度,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推进服务对象同等同步享受地方惠民政策、同等同步享受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提高幸福指数。A、C项属于微观层面的介入策略;B项属于宏观层面的介入策略

第6题:

下列关于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由民政部门设置、调整
B.协调做好军休干部的医疗保障工作
C.应当负责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专项住房建设工作
D.协助办理军体干部去世后的丧葬事宜,按照政策规定落实遗属待遇
E.按时发放军休干部离退休费和津贴补贴

答案:A,B,D,E
解析:

第7题:

某军休所最近新入几名退休老干部,假设你是在这个军休所工作的一名社会工作者。经过观察发现退休老干部由于刚到一个陌生环境,对军休所的新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和障碍,因此你决定用小组工作的方法为他们开展服务,提供帮助,帮助他们适应军休所的新生活,安享一个快乐的晚年。
【问题】
1.你认为新入所的退休老干部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2.选取某一节小组活动。呈现此次的小组活动计划书。


答案:
解析:
1.新人所的退休老干部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角色失调。军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是使其重新回归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由在职到离职、由军队到地方、由军人到老百姓的社会角色转变过程和“再社会化”过程。对于戎马一生的军休干部来说,军转民的手续可以在短时间里办结,但根深蒂固的军队情结却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休养生活,他们有意无意地“抗拒”、“延缓”着这种“再社会化”,呈现出一定的角色失调。
(2)心理失衡。随着社会地位发生的相对变动,尽管军休干部基本生活无忧,但他们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军队和地方管理的离退休干部等同辈群体进行对比时,依然会有强烈的相对剥夺感。
(3)行为失范。随着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加速,以往重视国家利益、强调服从的意识逐步改变,一些军休干部越来越看重自身因为从军而遭受的各种损失和超过一般民众的特殊贡献,自我实现、经济利益日益代替“国家”赋予的价值观,要求“补偿”的呼声越来越高。
2.小组计划书的设计应主题突出、目标明确,并且符合小组整体进程,具体设计如表9-1所示。
表9-1

第8题:

老梁,残疾军人,退休安置在某地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根据《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办法》,下列服务保障工作中,不属于该休养所提供的是(  )。

A.按时发放退休费
B.及时评定残疾等级
C.定期了解个性需求
D.引导参与社会文化活动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内容。服务管理机构应当做好以下服务保障工作:(1)按时发放军休干部离退休费和津贴补贴。(2)按规定落实军休干部医疗、交通、探亲等待遇,帮助符合条件的军休干部落实优抚待遇。(3)协调做好军休干部的医疗保障工作,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医疗保健知识普及活动,引导军休干部科学保健、健康养生。(4)组织开展适宜军休干部的文化体育活动,引导和鼓励军休干部参与社会文化活动。(5)定期了解军休干部情况和需求,提供必要的关心照顾。(6)协助办理军休干部去世后的丧葬事宜.按照政策规定落实遗属待遇。

第9题:

军休社会工作中,接收安置后的工作主要有()。

A:训练、组织、督导志愿者
B:培训工作人员,促进专业服务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C:协助军休干部了解移交地方后的相关政策
D: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军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实现“老有所养”
E:协助推进,军休社区建设,推进服务管理社会化,便捷军休干部居家生活

答案:A,B,D,E
解析:
军休社会工作接收安置后的工作内容包括:①积极引导军休干部进行平民化角色转换,做好心理补偿和精神慰藉,帮助适应新的生活,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融入社区和社会,提高幸福指数;②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军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实现“老有所养”;③协助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积极培育自发性文体组织,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实现“老有所乐”;④协助做好军休干部的医疗保障工作,实现“老有所医”;⑤协助推进军休社区建设,整合社区资源,推进服务管理社会化,便捷军休干部居家生活;⑥协助军休干部力所能及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为”,同时帮助军休干部学习新知识,实现“老有所学”;⑦做好高危军休干部的临终关怀工作,引导其正确面对生命的终点;⑧培训工作人员,促进专业服务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⑨训练、组织、督导志愿者;⑩协助促进社会政策的良性改变,推进军休干部同步享受地方离退休干部待遇、同步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管理规范化、利益均等化、保障一体化的军休工作发展目标。选项C是接收安置前的工作。

第10题:

一些军休干部从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到褪下军装的平民,很难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情绪低落。社会工作者李国清经过认真筹划,倡导组织了“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并为军休干部开办了一个“有为老年”主题小组,帮助组员分享离休生活的感受。在李国清开展的服务中,特别关注了()要素对军休干部的意义。

A:物质
B:组织
C:精神
D:服务

答案:C
解析:
精神要素在许多方面是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面临的主要心理和社会挑战。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不少属于老年群体。按照费希尔(Fischcr)在观察和描述精神对于老人的重要性时总结的五个共同主题,社会工作者在为优抚安置对象提供社会工作服务时:①要引导服务对象珍惜现在,包括欣赏时间的珍贵,以及真实地活在离开部队后的当下,“学习享受活着”;②要引导服务对象找到往事的意义.以曾经的军旅生涯经历来建构生命的意义,这是人生回顾过程的重要作用;③在人生回顾的过程中;帮助服务对象直面自己的局限;④引导服务对象坦然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重新激活疏运的关系,寻求与自己、与他人的和解;⑤引导服务对象“拓展个人爱和同情的圈子”,力所能及地关怀他人、服务社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