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知识竞赛

单选题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身残志坚,发愤自学。1983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出版多部作品,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为当代青年和残疾人树立了榜样。A 张海迪B 朱彦夫C 桑兰

题目
单选题
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身残志坚,发愤自学。1983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出版多部作品,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为当代青年和残疾人树立了榜样。
A

张海迪

B

朱彦夫

C

桑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著作权法第2条第3款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以下各项中,哪些属于这一规定的范围()

A、外国人未发表的作品以合法方式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

B、外国人作品在中国境外首先出版后,三十天内在中国境内出版的

C、外国人已发表的作品经授权注释、整理后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

D、外国人未发表的作品经授权改编、翻译后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


参考答案:ABD。直接考《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5条。这些地方完全靠记性,没有取巧的余地。

第2题:

甲对己的某部作品进行翻译并已出版,当丙对己的同一部作品进行翻译时,甲有权予以阻止。( )


正确答案:×
演绎作品的作者仅对演绎部分享有著作权,对被演绎的作品不享有著作权,并且无权阻止他人对同一原作进行演绎。 

第3题: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翻译作品,翻译家严复和林纾都有大量作品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2004年年初,K出版社与吴亮签订《委托选编合同》,约定:K出版社委托吴亮组织选编《中国古诗名作》,总字数约60万字;K出版社享有该作品的著作权,选编者对该作品享有署名权;K出版社在该书出版后两个月内按15元/千字的标准付给吴亮一次性稿酬;吴亮应确保不侵犯他人著作权。 2004年3月,吴亮又与陈德荣签订《委托选编协议书》,约定的内容是陈德荣同意接受吴亮的委托承担选编《中国古诗名作》的任务;吴亮在书稿交稿后的一星期内,按12元/千字的标准向陈德荣一次性支付选编报酬;陈德荣享有署名权;若出版社编辑对书稿提出意见,陈德荣应负责处理,直至书稿质量合格。 2004年10月,陈德荣将全部书稿交付吴亮。吴亮按《委托选编协议书》的约定向陈德荣支付了全部报酬,并将书稿交K出版社。编辑人员在审稿中提出一些意见后,经吴亮将书稿退请陈德荣修改。陈德荣对编辑提出的意见作了处理,并在随附的《稿件处理说明》末尾署名“陈德荣”,留了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 2005年年初,吴亮向K出版社转交了陈德荣修改后的《中国古诗名作》书稿和所附的《稿件处理说明》,并告诉出版社自己即是该书稿的选编者。不久,《中国古诗名作》出版,封面等处的选编者姓名都是“吴亮”。出版社按合同规定向吴亮支付了报酬。 2005年6月,陈德荣向法院提起著作权侵权之诉。诉状称:K出版社未经陈德荣同意,也未签订出版合同,就自行出版了陈德荣的作品,且书上没有标明选编者是陈德荣,这是侵犯了陈德荣合法拥有的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署名权以及获得相应报酬的权利。 法院的判决仅认定K出版社应该为侵犯陈德荣的署名权而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却不认为K出版社侵犯陈德荣的发表权、复制权和发行权。 出版《苏联解体前后》一书必须办理哪些手续?


正确答案: 应该办理的手续有年度选题计划补报,重大选题备案,专项选题报批,引进出版的合同等材料报著作权行政部门审核、登记。

第5题:

肢残人专门协会可代表中国肢残人参加国际活动,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汉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了许渊冲的《中国不朽诗三百首》,这是该出版社第一次出版中国人的译作,因为“此书的译文是绝妙的”,而“绝妙”来自许渊冲苦思与灵感交替往复的生活。这表明()

A.翻译作品是译者精神生活的真实再现
B.苦思与灵感是翻译的源泉与动力
C.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创新
D.翻译的实质就在于完全符合原著

答案:C
解析:

第8题:

● 我国的《著作权法》对一般文字作品的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和去世后50年,德国的《版权法》对一般文字作品的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和去世后 70 年。假如某德国作者已去世60年,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66)

(66)

A. 我国M出版社拟在我国翻译出版该作品,需要征得德国作者继承人的许方可在我国出版发行

B. 我国M出版社拟在我国翻译出版该作品,不需要征得德国作者继承人的可,就可在我国出版发行

C. 我国M出版社未征得德国作者继承人的许可,将该翻译作品销售到德国不构成侵权

D. 我国M出版社未征得德国作者继承人的许可,将该翻译作品在我国销售构成侵权


正确答案:B

试题(66)分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方面的基础知识。按照《伯尔尼公约》的规定,一个成员国给予其他成员国作品的版权保护期,应按照该成员国版权法的规定。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该德国作者的作品已经超过法定版权保护期,不再受到版权保护。因此,出版社不需要征得德国作者继承人的许可,即可在我国出版发行该德国作者的作品。如果将该翻译出版作品未征得德国作者继承人的许可销售到德国,已构成侵权。这是因为德国的《版权法》规定作品的版权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和去世后70年,作者去世60年,作品的保护期尚未超过,所以我国出版社若将该翻译出版作品未征得德国作者继承人的许可销售到德国,则构成侵权。
 我国的《著作权法》对一般文字作品的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和去世后50年,该作者已去世60年,超过了我国《著作权法》对一般文字作品的保护期,在我国也不再受著作权保护。所以我国M出版社不需要征得德国作者继承人的许可,即可在我国出版发行该德国作者的作品。
参考答案
(66)B

第9题:

肢残人协会章程规定的任务,不包括()

  • A、促进肢残人的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扶贫、维权、社会保障和残疾预防工作
  • B、组织肢残人的岗位技能培训,提供肢残人就业支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肢残人实现稳定持续的就业
  • C、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肢残人辅助器具的开发与应用
  • D、对肢残人驾车等具有肢残人特色的工作提供设备、资金等资源支持

正确答案:B,D

第10题:

从辛亥革命起到新中国建立前,我国图书出版的特点包括()等。

  • A、注重翻译出版国外的社会科学著作
  • B、文学作品的出版处于低潮
  • C、工具书、丛书的出版蔚然成风
  • D、教科书成为大出版机构的重要出版品种
  • E、大量出版科普读物

正确答案:A,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