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多选题甲、乙为夫妻,长期感情不和。2010年5月1日甲乘火车去外地出差,在火车上失踪,没有发现其被害尸体,也没有发现其在何处下车。2016年6月5日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宣告甲死亡。之后,乙向法院起诉要求铁路公司对甲的死亡进行赔偿。关于甲被宣告死亡,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6年真题]A甲的继承人可以继承其财产B甲、乙婚姻关系消灭,且不可能恢复C2016年6月5日为甲的死亡日期D铁路公司应当对甲的死亡进行赔偿

题目
多选题
甲、乙为夫妻,长期感情不和。2010年5月1日甲乘火车去外地出差,在火车上失踪,没有发现其被害尸体,也没有发现其在何处下车。2016年6月5日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宣告甲死亡。之后,乙向法院起诉要求铁路公司对甲的死亡进行赔偿。关于甲被宣告死亡,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6年真题]
A

甲的继承人可以继承其财产

B

甲、乙婚姻关系消灭,且不可能恢复

C

2016年6月5日为甲的死亡日期

D

铁路公司应当对甲的死亡进行赔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县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离婚案件,发现被告甲未出庭,而只由其代理人乙代为诉讼。经查,甲因公出差,现正在外地。试问:该案在程序上应如何处理()

A.应继续开庭,并由乙代理诉讼

B.应依法中止诉讼

C.可以依法延期开庭审理

D.应依法终结诉讼


参考答案:C

第2题:

甲、乙为夫妻,长期感情不和。2010年5月1日甲乘火车去外地出差,在火车上失踪,没有发现其被害尸体,也没有发现其在何处下车。2016年6月5日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宣告甲死亡。之后,乙向法院起诉要求铁路公司对甲的死亡进行赔偿。关于甲被宣告死亡,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的继承人可以继承其财产
B、甲、乙婚姻关系消灭,且不可能恢复
C、2016年6月5日为甲的死亡日期
D、铁路公司应当对甲的死亡进行赔偿

答案:A,C
解析:
选项A正确。《民法通则》第二十五条规定,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依照继承法取得他的财产的公民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给予适当补偿。据此可知,宣告死亡与自然死亡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甲被宣告死亡后,甲的继承人可依据《继承法》继承其财产。
选项B错误,《民通意见》第三十七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销,如果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其配偶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则不得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据此可知,若乙未再婚的,甲的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他们的婚姻关系可自行恢复。
选项C正确,《民通意见》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判决宣告之日为其死亡的日期。判决书除发给申请人外,还应当在被宣告死亡的人住所地和人民法院所在地公告。本案中,2016年6月5日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宣告甲死亡,故2016年6月5日为甲的死亡日期。
选项D错误,《合同法》第三百零二条第一款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本案中,甲在火车上失踪,但并没有发现其被害尸体,即没有证据证明甲在火车上被害身亡,故铁路公司不对甲的死亡负责。

第3题:

甲因出差将自己的摩托车寄存在乙家。乙在保管期间将该车出质给丙,作为向丙借款1000元的担保。丙不知道该车是甲所有。甲回来后,发现其摩托车在丙手中,此时甲应当向()主张责任。

A.乙

B.丙

C.甲和乙

D.甲或乙


参考答案:A

第4题:

甲因与其妻感情不和,已经分居半年,正在闹离婚。一日,甲暴病身亡,未留遗嘱,其遗产10万元,应由谁继承?()

  • A、其子乙
  • B、其父丙
  • C、其妻丁
  • D、其弟戊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甲乙二人经人介绍相识,在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两人于1999年5月1日登记结婚,2000年7月10日生下一子丙。婚后,两人感情不和,甲经常对乙施加暴力,将甲多次殴打伤住院。2000年10月,甲结识了一未婚女子丁,即与丁长期共同居住,对乙和丙不管不问。为达到与丁结婚的目的,于2002年12月17日以夫妻不和为由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问:如果甲对一审法院判决中的财产处理不服而上诉,乙在上诉审中第一次提出损害赔偿的请求,法院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30条第3项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乙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第6题:

甲主动带邻居家6岁小孩去山里玩,后两人在山里走散,甲并没有寻找小孩也没有通知其家人而是自己径自回家,第二天,人们在山上发现小孩尸体。甲的行为构成( )。 A.故意杀人 B.过失致人死亡 C.意外事件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A
本案中甲具有先行为义务,其对小孩负有照顾的义务和责任,在发现小孩不见后,其并没有寻找也没有通知小孩家人,其对小孩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故甲的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故选A。

第7题:

甲抢劫出租车,将被害司机尸体藏入后备箱后打电话给堂兄乙,请其帮忙。乙帮助甲把尸体埋掉,并把被害司机的证件、衣物等烧掉。两天后,甲把抢来的出租车送给乙。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A:抢劫罪
B:包庇罪
C: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D:帮助毁灭证据罪

答案:C,D
解析:
【考点】共同犯罪;包庇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毁灭证据罪【详解】共同犯罪必须是“共同故意”犯罪。“故意”当然是犯罪的故意;“共同”不仅具有“相同”的含义,而且具有“合意”的含义。“共同故意”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各共犯人均有相同的犯罪故意,二是各共犯人之间具有意思联络。但是甲实施抢劫出租车的行为,乙并不知情,甲与乙之间缺乏意思联络,不存在事前通谋行为,乙只是在甲独自实施完抢劫行为后,帮助甲掩埋尸体,毁灭相关证件、衣物。因此,乙与甲不能成立抢劫罪的共犯。所以A是错误的。根据《刑法》第310条的规定,所谓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作假证明包庇的,本案中,乙并未存在作假证明包庇甲的行为,因而不成立包庇罪。B是错误的。根据《刑法》第312条的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乙明知出租车是甲抢劫所得,仍然予以接受,帮助甲予以掩饰、隐瞒。因而乙的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所以C是正确的。根据《刑法》第307条的规定,帮助毁灭证据罪,是指其他人帮助当事人毁灭证据,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是证据而毁灭。乙明知尸体、衣物等是认定甲犯罪的重要证据,却帮助甲把尸体埋掉,并把被害司机的证件、衣物等烧掉,符合帮助毁灭证据罪的构成要件,成立毁灭证据罪。因而D是正确的。

第8题:

甲(男)和乙(女)在2000年结婚,2003年女儿毛毛出生.二人婚后感情一直不和,乙怀疑甲有外遇,经常发生争执.乙提出离婚,但甲不同意.2008年6月,乙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感情破裂为由请求解除双方的婚姻关系.据此,请回答下列97.100题.

97.如果甲在乙起诉前两年已经离家出走,法院应如何处理?

A.法院可以受理该案并应在审理过程中同时宣布甲失踪

B.法院不能受理该案件,应告知乙先申请宣告甲失踪

C.法院因为被告下落不明不能受理该离婚案件

D.法院应受理该案并用公告方式向甲送达诉讼文书


正确答案:D
、97.【答案】D 【考点】 一审普通程序【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民诉意见》)第151条规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中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达诉讼文书.”故选D.

第9题:

甲与邻居乙向来不和,在一次争吵之后,甲持刀将乙杀死。下列属于犯罪主体的是()。

  • A、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的甲
  • B、被害人乙
  • C、被害人乙的子女
  • D、甲实施的故意杀人行为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甲与乙为夫妻,甲因公出差于1992年5月外出之后就无音信。1998年4月乙、甲的父亲、甲所在单位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甲死亡如果甲的父亲申请宣告失踪,而乙申请宣告死亡,法院应该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法院应当直接宣告死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