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竞赛

单选题2005年4月,胡锦涛在亚非首脑()会议上,首次呼吁亚非国家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A 雅加达B 万隆C 开罗

题目
单选题
2005年4月,胡锦涛在亚非首脑()会议上,首次呼吁亚非国家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
A

雅加达

B

万隆

C

开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其内容包括

A.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B.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C.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D.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正确分析】在2005年9月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上,胡錦涛主席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第一次系统阐述了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并发表以下几点意见: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第2题:

《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年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 A、2003
  • B、2004
  • C、2005
  • D、2006

正确答案:C

第3题:

第三世界的国家崛起开始于( )

A 亚非万隆会议

B 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

C 77国集团成立

D非洲统一组织建立


正确答案:A

第4题:

(),29个亚非国家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


正确答案:1955年4月

第5题:

亚非会议


正确答案: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它是获得独立的亚非国家为了维护独立,渴望加强彼此间的团结与合作于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的万隆召开的会议。29个亚非国家的政府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原则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博得全体代表的欢迎和赞扬,从而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会议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以及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主权、附属国问题、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等七个方面的决议。会议公报还将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引申、发展为十项原则。亚非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国际会议,是亚非民族独立国家作为一支新兴力量登上国际舞台、联合起来发挥独立作用的一个起点,亚非会议是第三世界崛起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第6题:

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他提出
A.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B.坚持军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C.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D.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答案:A,B,C,D
解析:
【命题依据】
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5年4月22日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在2005年7月1日签署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广和谐世界”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2005年9月15日,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全面阐述了和世界理念的深刻内涵。此后,“和谐世界”这个充满东方智慧的新名词,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
提出建设和谐世界,一方面向世.界表明,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会妨碍和威胁其他任何国家。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来说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之福而非冲突之患。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将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查形势与政策中的国际时政,属于中外关系试题。
(2) 2005年9月15日,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本题屑于直接性试题,考查记忆。
(3〉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历史昭示我们,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历史时期,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把辑机遇、应对挑战,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光明的未来,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我愿就此发表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和乎是人类社会实现发雇目标的根本前提。没有和平,不仅新的建设无以推进,而且以往的发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无论对_于小国弱国还是大国强国,战争和冲突都是灾难。因此,各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全球安全威胁。我们要摒弃冷战思维,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共同防止冲矣和战争,维护世界和乎与安全。
第二,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人发展,使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各国发展与全球发展日益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应该使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而不应造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联合国库该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特别是要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
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第四,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联合国宪章确立的各项宗旨和原则,符合和平、发展、合作的历史潮流,符合国际关系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应该通过合理、必要的改革,维护联合国权威,提高联合国效率,更好地发挥联合国作用,增强联合国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能力。
【标准答案】ABCD

第7题:

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倡议。

  • A、深化亚非交流
  • B、深化亚非合作
  • C、拓展南南合作
  • D、推进南北合作

正确答案:B,C,D

第8题:

邮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反映的是()。

A.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广大亚非拉国家掀起不结盟运动

C.亚非国家寻求紧密的团结与合作

D.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片中的“万隆会议十周年”可知,题目考查的是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中国同广大亚非国家寻求紧密的团结与合作。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1954年,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即日内瓦会议。

第9题:

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大多数在()。

  • A、美洲
  • B、西亚非洲
  • C、欧洲
  • D、大洋洲欧洲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求同存异”方针是在()会议上提出的

  • A、日内瓦会议
  • B、不结盟首脑会议
  • C、莫斯科会议
  • D、亚非万隆会议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