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专业知识

问答题案例:下面是某教师在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一课的教学片段。教师播放行人骑自行车的片段。师:这个视频描述了一个什么情景?生:行人骑自行车。师:是的,骑自行车用力蹬车车就会运动,不蹬,自行车就会停下来。这说明力和运动有什么关系?生:物体受力就运动,不受力就静止。师:你这样想是不对的。我们来看一个实验:把小车从同一高度的斜面滑下,在毛中和玻璃表面滑行的距离不一样。这是为什么?生:可能是摩擦力的原因。师:老师介绍了在伽利略之前人们对力与运动的错误认识,并用多媒体展示了理想模型实验,如果没有摩擦力,物体会怎

题目
问答题
案例:下面是某教师在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一课的教学片段。教师播放行人骑自行车的片段。师:这个视频描述了一个什么情景?生:行人骑自行车。师:是的,骑自行车用力蹬车车就会运动,不蹬,自行车就会停下来。这说明力和运动有什么关系?生:物体受力就运动,不受力就静止。师:你这样想是不对的。我们来看一个实验:把小车从同一高度的斜面滑下,在毛中和玻璃表面滑行的距离不一样。这是为什么?生:可能是摩擦力的原因。师:老师介绍了在伽利略之前人们对力与运动的错误认识,并用多媒体展示了理想模型实验,如果没有摩擦力,物体会怎样运动?生:一直运动下去。师:我用多媒体展示伽利略的理想模型实验,可以看到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会一直运动下去,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生甲:你举的例子不符合实际情况,力撤掉后所有的物体都要停下来,所以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师:你的想法是错误的,老师刚才讲的都白讲了。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得来的。生:嗯。问题:(1)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价。(15分)(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甲理解该知识的错误。(15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案例:
下面是关于超重和失重的教学片段。
教师:大家乘电梯时有什么感觉
学生:感觉身体很不舒服。
教师:这种不舒服就是因为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造成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失重和超重。
学生:恩。
教师:在弹簧秤下端挂一钩码,仔细观察钩码静止时、缓缓上升、缓缓下降时、突然上升和突然下降时弹簧秤示数的变化。
学生:静止时,缓慢上升、缓慢下降时,弹簧秤示数都基本上不变。
教师:突然上升或突然下降时会发生变化吗
学生:会。突然上升时会变大,突然下降时会变小。
教师:对。那么我们能不能用我们所学的牛顿定律来定量地分析这个问题
学生:可以用牛顿定律列方程。
教师:对.那么我们看看从中可以发现什么。
学生:恩。
问题:
(1)对这个教学片段进行评述。
(2)针对这个教学片段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新的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学习。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的新课引入没有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没有吸引学生的好奇心,结合相关的学习内容,通过有趣的演示实验真正的将学生代人到学习情境中去。只是凭借学生一点的生活经验将所学的内容说出,这种做法很难启发学生主动学习。
(2)师:在易拉罐底部打一个小孔时,用手按住小孔,在里面装满水,移开手指,水就从孔里流出来,为什么
生:因为水压的作用。
师:如果让这个杯子自由下落又是什么情况呢
生:水没有流出。
师:那么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超重和失重的现象。
师:①用手托住钩码,并保持静止,感受钩码的重力大小。
②手从静止开始突然向上运动,再从静止开始突然向下运动,过程中有何感受
③用细线将钩码系住,手提另一端,重复刚才的动作,过程中又有何感受
生:①突然向上运动时钩码好像变重,突然向下运动时钩码好像变轻。
②突然向上运动时细线崩断了,拉力增大,超过细线的最大拉力。
思考:真的是钩码的重力变化了吗 没有,根据G=mg可知重力不变。
师:那么,此过程中什么量发生了变化
生:钩码对手的压力和钩码对细线的拉力发生了变化。

第2题: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动量概念的教学。
教师:前面几章我们主要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了物体的运动.但对于有些物体的运动直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就发生了困难,如爆炸类物体、碰撞等,这类运动有什么特征
学生:运动非常剧烈。
教师:不是说的这个方面,我指的是它们运动的时间非常短,运动情况不明确。
学生:哦,所以不能用牛顿第二定律。
教师:物理学家就给我们引入了动量来解决这些问题,同学们看一下,动量是怎么定义的
学生: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教师: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物体的作用效果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一起决定的。那么动量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致吗
学生:一致。
问题:
(1)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述。
(2)针对上述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让学生掌握动量的概念。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的教学不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原则,教师在教授新课时没有很好的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在导入上没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更会影响接下来的学习。
(2)师:我问同学们两个问题,如果一片树叶从树上掉下来。你会躲开吗
生:不会。
师:那从同样高的地方掉下一个铅球呢
生:当然会躲。
师:为什么
生:因为铅球太重了。
师:那如果我直接递给你一个铅球,你会躲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速度不一样。
师:可见物体由于运动产生的作用效果不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还与该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它们的值越大,产生的效果越明显。物理学上把反映物体运动效果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的量,叫动量。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个概念。即p=mυ。那么动量是矢量还是标量
生:矢量。因为速度是一个有方向的物理量。
师:对,动量的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

第3题: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用中文作答。
下面是某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段:

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3个问题。
(1)这是课堂教学的哪一个环节?(6分)
(2)该教师使用了哪些教学手段,分别达到什么教学目的?(12分)
(3)根据这一教学片段,教师在课堂互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2分)


答案:
解析:
(1)导入(Lead.in)和呈现(Presentation)环节。
(2)教学手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具等,包括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像幻灯片、收音机、小黑板、多媒体、实物展示台等。材料中所给的教学片段中,教师既采用了现代教学手段又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是指教师以图片导人新课的内容,采用了视觉媒体;传统教学手段的使用是指教师在讲授新单词时.在黑板上给同学板书“special”和“creative”。
采用现代媒体教学手段——图片的目的:将图、文、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同时又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教学的质量。
采用传统教学手段——黑板的目的:小黑板是所有直观教具中最普通、最灵活、最实在的东西。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D帮助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逻辑关系。②帮助概括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记忆和回忆教学要点。③帮助基础较差的同学掌握目标语。如果是多媒体,呈现之后幻灯片可能马上过去.不再复现,等到教学生自己操练时,程度差的学生可能已经遗忘,而如果在呈现时把目标语写在黑板上,就能在课堂上一直保存,随时可以让需要的同学参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在课堂互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教师谈话方面
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始于教师的谈话。教师要注意说话的量、语速、语音、语调等。该片段中教师注意使用升降调的方法来教授新单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②教师提问方面
我们可以把问题分为展示性问题和真实性问题两种。展示性问题是指提问者事先知道答案的问题,如教师手拿铅笔问:“Is this a pencil ”:而真实性问题则是提问者事先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如“What did you do last night ”。在人们的实际交往中,更多使用的是真实性问题。因此,在课前设计问题时,应有意识地多设计真实性问题,减少展示性问题,从而使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也更贴近实际生活中的交往。
③反馈和对待错误的态度
当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或完成了一项任务,教师应对其表现提供反馈意见,这也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而且学生对教师的反馈也非常在乎。此外,当学生出错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容忍学生犯错误,并注意纠错的方法,避免用批评指责的语气。
④学生课堂参与度方面
一节课中师生互动是否成功要看学生参与的数量和质量。学生的参与度与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关,一般情况下.语言能力越强,上课参与度越高,而语言能力较弱的学生,上课参与度也相对较低。所以,教师应多鼓励那些语言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参与互动.给他们创造更多的练习机会。

第4题:

案例: 下面是“零指数幂”教学片段的描述,阅读并回答问题。

片段一:观察下列式子,指数有什么变化规律?相应的幂有什么变化规律?猜测



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把握题干,将题目涉及相关理论进行完善并完整论述。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灵魂。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念上,建立在对学生学习需要的科学分析上,建立在对教材的准确把握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这样才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教学目标陈述的主体应该是学生。第二,教学目标的陈述必须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检测。第三,教学目标要体现“三维”融合,层次清楚。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应该确定好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确定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后,要进一步研究、分析,这一“知识与技能”,是怎样获得的,需要经历怎样的科学探究过程,需要用到哪些科学探究的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确定“过程与方法”目标。

第5题:

材料:下面是某教师的“公共利益的维护——每个人的责任”的教学片段,请阅读并回答问题。

问题:(1)请指出本教学片段中所运用的课程资源种类。
(2)结合上述教学片段,谈谈对开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程资源的启示。


答案:
解析:
(1)本教学片段所运用的课程资源种类有:文字与音像资源;人力资源;实践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2)对开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程资源的启示:
①课程资源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需要能动地去寻找、认识、选择和运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特定部门和人员的专业行为,更是教师主导的活动。
②自主开发。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要发挥主体作用,认真学习和领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分析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目标实现的关系,评估课程资源的特点及其价值;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
③特色开发。学校要从具体的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出发,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有效实现特色开发。
④共同开发。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共同收集、处理、展示课程资源,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第6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动量概念的教学。
教师:前面几章我们主要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了物体的运动.但对于有些物体的运动直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会有困难,如爆炸类物体、碰撞等,这类运动有什么特征
学生:运动非常剧烈。
教师:不是指这个方面,我指的是它们运动的时间非常短,运动情况不明确。
学生:哦,所以不能用牛顿第二定律。
教师:物理学家引入了动量来解决这些问题,同学们看一下,动量是怎么定义的
学生: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教师: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物体的作用效果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一起决定的.那么动量的
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致吗
学生:一致。
问题:
(1)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述。
(2)针对上述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动量的概念。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的教学不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原则,教师在教授新课时没有很好地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在导入上没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会影响接下来的学习。 (2)师:同学们,如果一片树叶从树上掉下来,你会躲开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速度不一样。
师:可见物体由于运动产生的作用效果不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还与该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它们的值越
大,产生的效果越明显。物理学上把反映物体运动效果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的量,叫作动量。这就是我们今天将
要学习的一个概念——动量,即p=mv,那么动量是矢量还是标量 ’
生:矢量,因为速度是一个有方向的物理量。
师:对。动量的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

第7题:

案例:
下面是课题“平均速度的测量”的教学片段。播放刘翔110米跨栏的视频。
教师:刘翔是匀速跑的吗
学生:不是。
教师:那么.在整个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先慢后快,再变慢。
教师:那么.刘翔获胜的速度是8.4 m/s指的是什么 学生:平均速度。
教师:是的。刘翔夺冠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均速度的测量……问题:
(1)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析。(15分)
(2)针对上述老师存在的不足,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给出改进后的思路。(15分)


答案:
解析:
(1)这位教师的引入方式确实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和学生互动交流,从视频中挖掘出乎均速度的字眼。但是这节课是实验教学,所以课题的落脚点应该是如何测量平均速度上而不是单纯地引入平均速度这个名词。学生没有真正的观察、思考、探究等有效的学习活动,没有体现实验教学的真正价值。
(2)飞人刘翔在洛桑田径超级大赛上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ll0米跨栏比赛金牌,那么他至少得跑多快才能破此纪录。请大家算算。
教师:要计算刘翔的速度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怎么求
学生:路程除以时间。
教师:刘翔跑的路程我们已经知道是ll0米,那么时间是怎么测量的
学生:用秒表。
教师:哪位同学说一下怎么使用秒表呢
学生1:先按圆盘旁边的按钮使秒表归零:然后再按中间的按钮开始计时,最后再按一下中间的按钮停止计时。教师!好.那么大家想不想测测刘翔110米跨栏跑的时间啊
学生:想。
教师播放视频。
教师:请大家计算一下刘翔跨栏的速度.你们计算出的是什么速度 学生:一边计算,一边说平均速度……

第8题:

下面是某教师的教学活动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某教师在讲授“What can you do”一课时,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1)教师用媒体播放歌曲“Good morning to you”,播放完毕后向所有学生问好。
(2)首先复习一些学过的短语,并播放相关的幻灯片。
(3)教师借助幻灯片创设情境并分别引入教学材料。
(4)结课前,播放所学课文的音频,再次回顾本次课的内容。
问题:
(1)该教师采用了什么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2)请依据新课程理念,谈谈这种形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缺点。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应用的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方式。
【出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
(2)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思想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优点有:
①多媒体信息技术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音于一体,创造出主动、形象的教学环境,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语言实践,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②多媒体教学更具直观性和形象性。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③能大幅度地增加学生练习的数量,突出教学的重点,节省教学时间。
④教师寓情于景的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性情,激发了学生情感。
其缺点是:
①表现形式单一,小学生活泼爱动,一直使用多媒体教学会使学生大脑疲劳。
②教师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学,会失去对教学应有的控制角色。
③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
④课堂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会减少,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培养。

第9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下面是某教师在执教《对不良诱惑说“不”》中关于“如何战胜不良诱惑”的教学片段。


问题:请分析该教学片段在贯彻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答案:
解析: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思想品德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需要贯彻这一思想。该教学片段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在总结深化环节,通过名人名言的解读分析,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感悟,进行分享活动,正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生活并感悟人生的体现;在拓展思考环节.带领学生签下承诺书,正是帮助学生做负责任公民的体现。
(2)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在学习新课环节,教师通过播放《4岁小孩吃棉花糖》的视频,以及出示生活中四种常见的不良诱惑,帮助初中生认清生活中的不良诱惑。在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面对成长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也积极参与。在拓展思考环节,教师带领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则承诺书,也正是基于学生的生活而展开。
(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思想品德课程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蕴涵在鲜明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在正确的价值观下去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又对学生进行分组,给出体验题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和同学进行分享,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第10题:

案例:下面是某教师在“功”一课中讲了功的概念和单位之后提出的问题以及和同学们的对话。教师: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同学们知道了吗?学生:知道了!教师:那你们重复一次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学生: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教师:很好。那老师提一桶水由后面走到前面,我做功了吗?学生:做了功!教师:错了,我提水的拉力向上,在力的方向上没有位移,因此没有做功。知道吗?学生:知道了!教师:很好。今天的课后作业是教科书17页的1、2、3题。问题:(1)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价。(2)针对上述教学片段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建立功的概念和学习做功的必要因素。


正确答案: (1)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教学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存在以下问题:以灌输的方式讲解知识,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意识。没有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师观一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师生互动单一,且问题不具有启发性,不能检验学习效果;功的必要因素的讲解没有突破难点,学生不能真正明白这一知识点。
(2)①关于功的概念的建立:
首先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斜面”这一活动,让学生测出拉力F、钩码重力G、小车通过的距离s和上升的高度h,记录在练习本上。
在采集实验数据时,教师应强调:实验数据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实验结论是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因此实验数据应该客观、真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当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求出拉力F利用斜面对物体做功F和重力对物体做功Gh时,多数学生得出的结论是F略大于Gh,教师再从摩擦的角度去分析,若摩擦力很小,则风近似等于Gh。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不可能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从而引入功的概念。
②关于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教学:
在引入功的概念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功的概念分析怎样才算做了功,学生根据已有的力学知识能够得出:物体受了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那就表示力做了功。从而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此时学生对功的定义理解并不透彻。这时我利用学生身边的实物进行分析。(例如粉笔盒、学生课桌上的文具、水桶等,特别是我提起水桶从教室前走到后面,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做功,什么情况下不做功)。利用身边的实例进行分析,不仅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使学生加深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