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专业知识

单选题AS闭合,L1亮度不变,L2亮度逐渐变亮,最后两灯样亮;S断开,L2立即熄灭,L1逐渐变暗BS闭合,L1亮度不变,L2很亮;S断开,L1、L2立即熄灭CS闭合,L1、L2同时亮,而后L1逐渐熄灭,L2亮度不变;S断开,L2立即熄灭,L1亮下再熄灭DS闭合,L1、L2同时亮,而后L1逐渐熄灭,L2则逐渐变得更高;S断开,L2立即熄灭,L1亮一下再熄灭

题目
单选题
A

S闭合,L1亮度不变,L2亮度逐渐变亮,最后两灯样亮;S断开,L2立即熄灭,L1逐渐变暗

B

S闭合,L1亮度不变,L2很亮;S断开,L1、L2立即熄灭

C

S闭合,L1、L2同时亮,而后L1逐渐熄灭,L2亮度不变;S断开,L2立即熄灭,L1亮下再熄灭

D

S闭合,L1、L2同时亮,而后L1逐渐熄灭,L2则逐渐变得更高;S断开,L2立即熄灭,L1亮一下再熄灭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于子句C1∨L1和C2∨L2,其中L1、L2是单文字。如果L1与~L2可合一,且s是其合一者,则(C1∨C2)s是其_式。这一过程称作_。

A、置换置换

B、合一合一

C、归结归结

D、递归递归


正确答案:C

第2题:

在图6-4所示的电路中,当合上开关后,发现两个小灯泡L1和L2都不亮.用电压表测得UAC=UBD=6 V.如果各段导线与接线处都无问题,则表明(  )

A.灯泡L1的灯丝断了
B.灯泡L2的灯丝断了
C.可变电阻器的电阻丝断了
D.开关未接通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的考题,有一定的实用性.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电路.图6-4中所示的电路是两个灯泡L1、L2以及可变电阻R、开关S与电源的串联电路.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知,在外电路不通的情形下,电表测得的是电源的电动势.因此,电源电动势为6 V.在解题时不妨先采用排除法.如果开关未接通,则
UAC=UBD=0
可见,D不正确,应排除.
如果L1的灯丝断了,则
UAB=6 V,UBD=0
A不正确,应排除.
如果R的电阻丝断了,则
UCD=6 V,UAC=0
C不正确,应排除.
只有L2灯丝断的情形下即UBC=6 V时,才有UAC=UAB+UBC=6 V,UBD=UBC+UCD=6 V.
B正确,选B.
本题也可以用下面的方法简捷地判断.由图6-4知,UAC=6 V表明开关S和电阻丝都未断,UBD=6 V则表明L1灯丝未断,由此可确定L2灯丝断了.

第3题:

把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L1比灯泡L2亮,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通过L1的电流大

B.通过L2的电流大

C.L1两端的电压高

D.L2两端的电压高


参考答案:C

第4题:

如图所示,线圈L的自感系数很大,且其直流电阻可以忽略不计,L1、L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开关S闭合和断开的过程中,灯L1、L2的亮度变化情况是(灯丝不会断)( )。
A.S闭合,L1亮度不变,L2亮度逐渐变亮,最后两灯一样亮;S断开,L2立即熄灭,L1逐渐变暗
B.S闭合,L1亮度不变,L2很亮;S断开,L1、L2立即熄灭
C.S闭合,L1、L2同时亮,而后L1逐渐熄灭,L2亮度不变;S断开,L2立即熄灭,L1亮一下再熄灭
D.S闭合,L1、L2同时亮,而后L1逐渐熄灭,L2则逐渐变得更亮;S断开,L2立即熄灭,L1亮一下再熄灭



答案:D
解析:
当S接通时,L的自感系数很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大,L1和L2串接后与电源相连,L1和L2同时亮,随着L中电流的增大,L的直流电阻不计,L的分流作用增大,L1的电流逐渐减小为零,由于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L2的电流增大,L2灯变得更亮。当S断开,L2中无电流,立即熄灭,而电感L将要维持本身的电流不变,L与L1组成闭合电路,L1灯要亮一下后再熄灭。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第5题:

如图所示,当S1,S2闭合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仅有灯L3亮
B. 灯L2、L3亮,它们是串联的
C. 灯L1、L3亮,它们是串联的
D. 灯L2、L3亮,它们是并联的

答案:D
解析:
当S1,S2闭合,L1被短路,所以不会有电流通过L1,L1不会亮。L2和L3亮,并且它们是并联的。

第6题: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上标有“6V、3W”的字样,弹簧上端固定且与导线连接良好.当开关S断开时,弹簧下端恰能和水银槽里的水银接触.当开关S闭合时,将会发生什么现象?试分析其原因.魔方格


答:当开关S闭合时,会看到弹簧上下振动,小灯泡忽明忽暗.
原因:当开关S闭合时,由于水银导电,所以弹簧上有电流通过,每一匝线圈都可看成一个电磁铁,上端是N极,下端是S极,相邻部分为异名磁极,各线圈间相互吸引,使得弹簧缩短,弹簧下端离开水银面,电路断开,线圈失去磁性,弹簧恢复原长,又和水银面接触,于是又开始重复上述过程,所以发生振动现象.

第7题:

利用“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可以节约居民楼里楼道灯的用电。其中“光控开关”能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能在有声音时自动闭合,无声音时自动断开。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合理的楼道灯电路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由题意可知,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串联后共同控制灯泡,可节约用电,选项B正确。

第8题:

把两个小灯泡并联后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比灯L2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通过灯L1的电流大

B.通过灯L2的电流大

C.灯L1两端的电压大

D.灯L2两端的电压大


正确答案:A

第9题:

.—台灯的插头在如图所示插座上,插座上有一个开关和一个指示灯(相当于电阻很大的 灯泡)。若插座开关和指示灯用S1、L1表示,台灯开关和台灯用S2、L2表示,当断开或闭合S1、S2时,记录现象如下表。则符合事实的电路图是_。


答案:C
解析:
A项,闭合S1,断开S2时两灯都不亮,不符合;B项,断开S1,闭合S2时L2亮,不符合;C项符合事实;D项,断开S1,闭合S2时两灯都亮,不符合。故答案选C。

第10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某高中物理教材“互感和自感”一节有如下演示实验。
在图4.6—2的电路中,两个灯泡A1和A2的规格相同,A1与线圈1串联后接到电源上,A2与可变电阻R串联后接到电源上。
先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R,使两个灯泡的亮度相同,再调节可变电阻R1,使它们都正常发光,然后断开开关S。
重新接通电路。注意观察,在开关闭合的时候两个灯泡的发光情况。



按图4.6—4连接电路。先闭合开关使灯泡发光,然后断开开关。注意观察开关断开时灯泡的亮度。



任务:(1)说明教材所述“先闭合开关使灯泡发光,然后断开开关。注意观察开关断开时灯泡的亮度”的实验设计意图。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


答案:
解析:
(1)实验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开关断开时灯泡的亮度,估计线圈1的自感电动势与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大小的变化规律。
(2)教学方案如下:
教师:当电路自身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会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呢 下面我们来观察演示实验。



[实验1]演示通电自感现象。
教师:出示示教板,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A1、A2是规格完全一样的灯泡。闭合电键S,调节变阻器R,使A1、A2亮度相同,再调节R1,使两灯正常发光,然后断开开关S。重新闭合S,观察到什么现象 (反复实验几次)
学生:跟变阻器串联的灯泡A:立刻正常发光,跟线圈1串联的灯泡A1逐渐亮起来。
教师:为什么A1比A2亮得晚一些 试用所学知识(楞次定律)加以分析说明。
学生:分组讨论(可以提醒学生这时出现了新电源,电源在哪里 电动势方向又如何 )
师生共同活动:电路接通时,电流由零开始增加,穿过线圈1的磁通量逐渐增加.1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原来的电流方向相反,阻碍1中电流增加,即推迟了电流达到正常值的时间。



[实验2]演示断电自感。
教师:出示示教板,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接通电路,待灯泡A正常发光。然后断开电路,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S断开时,A灯突然闪亮一下才熄灭。
教师:为什么A灯不立刻熄灭
学生:分组讨论(可以提醒学生这时出现了新电源,电源在哪里 电动势方向又如何 )
师生共同活动:当S断开时,1中的电流突然减弱,穿过1的磁通量逐渐减少,1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方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同,阻碍原电流减小。1相当于一个电源,此时1与A构成闭合回路,故A中还有一段持续电流。
灯A闪亮一下。说明流过A的电流比原电流大。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出示i-t变化图,如下图所示。
(师生共同活动:总结上述两个实验得出结论)
导体本身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自感现象。自感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
教师:自感现象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有害的一面。请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举出自感现象在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中有哪些应用,又有哪些需要避免的实例。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