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专业知识

单选题A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B贝多芬《费德里奥》C柴科夫斯基《叶甫盖尼·奥涅金》D斯美塔那《我的祖国》

题目
单选题
A

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B

贝多芬《费德里奥》

C

柴科夫斯基《叶甫盖尼·奥涅金》

D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面谱例出自哪位作曲家的作品?(  )


A.巴赫
B.维瓦尔第
C.亨德尔
D.海顿


答案:B
解析:
维瓦尔第《四季》(春)。

第2题: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哪首乐曲 ( )。

A.《歌唱吧,我的库木孜》
B.《阳光照在塔什库尔干》
C.《赛乃姆》
D.《我的金色阿勒泰》

答案:B
解析:
B选项,谱例是《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片段。综上,B选项正确。

A选项,是哈萨克族民歌,故排除。

C选项,是维吾尔族民间歌舞曲,故排除。

D选项,是柯尔克孜族民歌,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B项。

第3题: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是(  )的作品。



A.贝多芬

B.莫扎特

C.勃拉姆斯

D.柴可夫斯基

答案:D
解析:
谱例是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中的《六月——船歌》。

第4题:

分析下面谱例。
要求:(1)谱例中的旋律一共出现几对模进关系分别是哪几对
(2)此段旋律中,音乐的对比主要体现在哪方面


答案:
解析:
(1)此旋律中一共出现两对模进关系,分别是①1—4小节与5—8小节,属于上行三度模进关系;②第9小节与第10小节,属于下行二度模进关系。 (2)这段旋律中音乐的对比主要体现在音区对比,这段旋律运用的是利用不同音区,使音乐产生对比的手法。这种手法常用于句和旬之间,有时也用在段和段之间,由于音区不同,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第5题:

以下面旋律片段为主题,按要求创编乐段。

要求:

(1)将谱例中的旋律改写为圆舞曲(须改变原谱的音符时值)。(5分)

(2)写出拍号、速度和表情符号。(5分)




答案:
解析:
本题针对创编乐段提出两个要求:(1)将谱例中的旋律改写为圆舞曲(须改变原谱的音符时值)。(2)要写出拍号、速度和表情符号。首先,圆舞曲是起源于欧洲的宫廷舞曲体裁,其最大特点是以三拍子节奏为基础,因此在节拍上可以选择3/4、3/8、6/8等;其次,圆舞曲一般速度较快,因此可以选择大于100的速度标记,如Allegro或Allegretto等;最后表情标记可以是优美地或高雅的,即Congrozia或Elegante。

第6题:

下面谱例出自哪位作曲家的歌剧咏叹调( )

A.莫扎特《再不要去做情郎》

B.威尔第《饮酒歌》

C.比才《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

D.普契尼《我亲爱的爸爸》

答案:D
解析:
旋律选自普契尼的《我亲爱的爸爸》。

第7题:

下面旋律片段是选自柴科夫斯基所创作的《夜莺》,下谱例中第2小节的和弦编配是()。


A.Ⅳ-Ⅵ-V
B.Ⅵ-Ⅱ-V
C.I-Ⅱ-V
D.Ⅱ-I-Ⅵ

答案:D
解析:
该旋律片段为D调,e2为D大调Ⅱ级和弦的根音,d2为D大调Ⅰ级和弦的根音,b1为D大调Ⅵ级和弦的根音。
名师如何巧解题?查看视频解析>>

第8题:

下面谱列中的歌剧咏叹调主题片段是哪位作曲家创作的( )

A.贝多芬

B.舒伯特

C.格鲁克

D.莫扎特

答案:D
解析:
此谱例为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选段《你再不要去做情郎》,作者为莫扎特。

第9题:

下面谱例选自哪位作曲家的歌剧作品()



A.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

B.瓦格纳《罗恩格林》

C.威尔第《茶花女》

D.普契尼《图兰朵》

答案:A
解析:
旋律出自《你们可知道》,是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选曲。

第10题:

谱例选自哪位作曲家的歌剧作品( )

A.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
B.瓦格纳《罗恩格林》
C.威尔第《茶花女》
D.普契尼《图兰朵》

答案:A
解析:
A选项,哼唱旋律得知此谱例出自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1786年,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彭特(Lorenzo da Ponte)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Beaumarchais)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综上,A选项正确。

BCD选项,与谱例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