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员

判断题红外线是介乎可见红光和微波之间的电磁波,任何高于绝对温度零度(-273℃)的物体都是红外辐射源。A 对B 错

题目
判断题
红外线是介乎可见红光和微波之间的电磁波,任何高于绝对温度零度(-273℃)的物体都是红外辐射源。
A

B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凡是高于一切绝对零度(-273.15℃)以上的物体都有辐射红外线。(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

第2题:

无线传输介质按频率由低到高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A.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

B.微波,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

C.微波,无线电波,可见光,红外线

D.红外线,无线电波,微波,可见光


参考答案A

第3题:

可能引起电光性眼炎的因素是

A、电磁波

B、微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E、可见光


参考答案:D

第4题:

从红外线基本知识中可以知道,任何一个物体只要它的温度大于绝对零度,就会产生一定能量的红外辐射。绝对温度与摄氏温度换算关系为:()。


正确答案:K=℃+273

第5题:

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是电磁波粒子性的体现
B.微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可见光
C.紫外线在遥控和热成像仪中普遍应用
D.雷达可以通过无线电波的反射测距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 项错误, 电磁波的波长越短, 粒子性越强, 波长越长, 波动性越强。 而红外线的波长较长, 其更多体现的是波动性。
B 项错误, 微波和可见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都是光速, 速度为3.0×10^8m/s。
C 项错误, 遥控和热成像仪应用的是红外线。 红外遥控具有抗干扰, 电路简单, 容易编码和解码, 功耗小,成本低的优点, 因此应用广泛。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 热成像仪利用这个原理, 将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的功率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经过处理, 从而得到物体的热像图。
D 项正确, “雷达” 一词是音译, 原意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 , 其实际含义是利用目标对电磁波的反射现象来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 因此雷达可以通过无线电波的反射测距。

第6题:

在电磁波谱中,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三个波段的频率大小关系是( )。

A.红外线频率最高,可见光频率最低

B.紫外线频率最高,红外线频率最低

C.可见光频率最高,红外线频率最低

D.紫外线频率最高,可见光频率最低


正确答案:B
电磁波谱是一系列不同频率辐射的总称。波段频率从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无线电波、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γ射线。 

第7题:

电磁波主要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等,其中,( )是所有生物用来观察事物的基础。

A、红外线
B、可见光
C、微波
D、无线电波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 项错误,红外线是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 760 纳米到 1mm 之间,比红光长的非可 见光。
B 项正确,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见光谱没有精确的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 的电磁波的波长在 400—760nm 之间。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是所有生物用来观察事物的基 础。
C 项错误,微波是指频率为 300MHz—300GHz 的电磁波,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 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该原理应用在微波炉上。
D 项错误,无线电波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广播所用的是无线电波,原理在于 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

第8题:

任何物体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就存在热辐射,而热辐射中最强的电磁波是红外波。因此,利用红外检测可以直接检测发现变压器内部发热缺陷。()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绝对温度的零度是()

  • A、-273°F
  • B、-273K
  • C、-273℃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在电磁波谱中,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三个波段的频率大小关系是()

  • A、红外线频率最高,可见光频率最低
  • B、紫外线频率最高,红外线频率最低
  • C、可见光频率最高,红外线频率最低
  • D、紫外线频率最高,可见光频率最低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