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

单选题根据CK及其同工酶诊断AMI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MI发病8小时内CK不高,则可排除AMIB AMI发病24小时CK的测定意义最大C 发病24小时,CK小于参考值上限,可除外AMID CK基础值极低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其CK升高后可在正常范围内E 心肌梗死范围小,CK可不升高

题目
单选题
根据CK及其同工酶诊断AMI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MI发病8小时内CK不高,则可排除AMI

B

AMI发病24小时CK的测定意义最大

C

发病24小时,CK小于参考值上限,可除外AMI

D

CK基础值极低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其CK升高后可在正常范围内

E

心肌梗死范围小,CK可不升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血清CK及其同工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总活性的测定比同工酶的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B.血清CK-MB是目前公认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最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C.目前心肌梗死诊断多采用CK-MB质量

D.血清中CK-MB含量极少

E.CK分子是由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


正确答案:A
同工酶由于组织来源不同,组织特异性更强,因此同工酶的检测比测定总活性具有曼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第2题:

临床检测AMI时,LD和LD同工酶应用原则是( )。

A、限制LD应用,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主要用于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B、是临床评估溶栓治疗法的常用项目

C、在胸痛发作24小时后测定LD同工酶,作为CK-MB补充

D、LD出现较迟,如果CK-MB或cTn已有阳性结果,AMI诊断明确,就没有必要再检测LD和LD同工酶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ACD

第3题:

根据CK及其同工酶诊断AMI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MI发病8小时内CK不高,则可排除AMI

B.AMI发病24小时CK的测定意义最大

C.发病24小时,CK小于参考值上限,可除外AMI

D.CK基础值极低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其CK升高后可在正常范围内

E.心肌梗死范围小,CK可不升高


正确答案:A
AMI诊断时注意CK-MB与CK的时效性。AMI发病8小时内CK不高,不可轻易排除诊断,应继续动态观察。

第4题:

关于CK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中CK浓度在急性心梗(AMI)发作后3~8h升高,达峰时间在10~36h

B、AMI发病后8h内查血CK不高,不应轻易除外AMI的诊断

C、肌肉损伤和肌肉疾病时,CK增高

D、CK测定诊断AMI的灵敏度低,特异性最高

E、某些AMI患者血中CK可正常


参考答案:D

第5题:

AMI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是()。

A.肌酸激酶(CK)

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C.乳酸脱氢酶

D.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E.肌钙蛋白


参考答案:B

第6题:

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检查


参考答案:在人体三种肌肉组织(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中都含有大量CK。该酶存在于细胞质中,催化肌肉中肌酸与ATP之间高能磷酸键转换生成磷酸肌酸和ADP的可逆反应,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CK的酶蛋白部分由M和B两种亚基组成,不同亚基的组合将CK分为CKMM、CKMB、CKBB三种同T酶。骨骼肌几乎只含有CKMM,胎儿肌肉及富含平滑肌的器官中CKBB含量较高,脑中CKBB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心肌是唯一含CKMB较高的器官。1.血清肌酸激酶测定正常人血清CK含量较低,当肌肉或心肌受损,血中CK含量明显升高。【正常参考值】男:38~174U/L;女:26~140U/L。【临床意义】(1)心脏疾患:①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4~10小时开始升高,12~36小时达高峰,72~96小时恢复正常。在AMI病程中,如果CK再次升高,提示心肌再次梗死;②病毒性心肌炎时,CK活性明显升高。(2)心肌以外情况:①肌营养不良患者血中CK极度升高;②骨骼肌损伤、手术、剧烈运动、肌内注射等都可引起CK升高。2.CK同工酶测定:分析CK的不同类型同工酶,对CK升高有鉴别诊断价值。骨骼肌中99%为CKMM,只含有少量CKMB,胎儿肌肉及富含平滑肌的器官中CKBB含量较高,脑组织中CKBB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心肌中CKMM占55%,CKMB约占45%,所以心肌是唯一含CKMB较高的器官。CK、CKMB检测对于诊断AMI贡献巨大,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心肌损伤诊断指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测定CKMB活性的实验方法存在局限性,会有约20%的假性升高,所以一定结合CK的测定结果以及临床症状作出诊断。【正常参考值】CKMM活性:94%~96%。CKMB活性:小于5%。CKBB活性:极少或0。【临床意义】①CKMB主要来源心肌,对AMI诊断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发病后3~6小时开始升高,活性可达12%~28%,是目前诊断AMI的高度特异性指标;②CKMM活性升高,是骨骼肌损伤的特异指标;③CKBB升高见于缺氧性神经系统疾病,还可见于肺、肠、胆囊、前列腺等部位肿瘤。

第7题:

在脑外伤、脑肿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酸性磷酸酶下降

B、LD及同工酶增高

C、CK及同工酶增高

D、AST增高

E、Ach升高


参考答案:A

第8题:

关于CK-MB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诊断AMI的性能优于AST

B.可用于判断AMI再灌注

C.溶血标本干扰检测结果

D.可用于判断AMI再梗死

E.不能用于AMI的早期诊断


正确答案:C
由于红细胞中无CK和CK-MB,故溶血标本不干扰CK-MB的检测结果。

第9题:

下列关于CK同工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CK是由M和B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

B.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

C.CK-MB主要存在于骨骼肌

D.CK-BB主要存在于脑组织

E.线粒体中还存在一种同工酶CK-MiMi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临床检测AMI时,LD和LD同工酶应用原则是( )

A.限制LD应用,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主要用于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B.是临床评估溶栓治疗法的常用项目

C.在胸痛发作24小时后测定LD同工酶,作为CK-MB补充

D.LD出现较迟,如果CK-MB或cTn有阳性结果,AMI诊断明确,就没有必要再检测 LD和LD同工酶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A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