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高管考试

判断题“木桶”原理是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将一国经济生动地比作一个“木桶”,指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不是由最长的木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那块决定。()A 对B 错

题目
判断题
“木桶”原理是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将一国经济生动地比作一个“木桶”,指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不是由最长的木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那块决定。()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后发优势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创立的。

A.格尔申克龙

B.罗丹

C.赫希曼

D.纳克斯


参考答案:A

第2题:

把“发展”与“战略”联系起来,构成“发展战略”一词,始于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


参考答案:正确

第3题:

“木桶”原理是经济学家艾伯特· 赫希曼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将一国经济生动地比作一个“木桶”,指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不是由最长的木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那块决定。

判断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增长极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 )于1950年提出,后经其他学者进一步发展。

A.佩鲁
B.赫希曼
C.约翰·弗里德曼
D.纳克斯

答案:A
解析:
增长极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0年提出,后经赫希曼、布德维尔、汉森等学者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增长极。根据佩鲁的观点,增长极是否存在决定于有无发动型工业。

第5题:

用于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理论是由( )提出的。

A.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B.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C.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
D.瑞典经济学家赫俄而歇林

答案:C
解析:
考核第10章第1节,本题较偏,克鲁格曼提出了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第6题:

要素禀赋理论是由经济学家( )提出。

A.大卫·李嘉图

B.赫克歇尔—俄林

C.亚当·斯密

D.克鲁格曼


正确答案:B
解析:要素禀赋理论是由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一俄林提出。

第7题: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A.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
B.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
C.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D.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答案:D
解析: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9 世纪初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

第8题:

最早研究农业区位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韦伯

B.杜能

C.赫希曼

D.霍夫曼


参考答案:B

第9题:

要素禀赋理论是由经济学家()提出。

A:大卫·李嘉图
B:赫克歇尔和俄林
C:亚当·斯密
D:克鲁格曼

答案:B
解析:
要素禀赋理论是由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根据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第10题:

后发优势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创立的。

  • A、格尔申克龙
  • B、罗丹
  • C、赫希曼
  • D、纳克斯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