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

单选题《乐律全书》的作者是()A 张苍B 张仲景C 朱载堉D 僧一行

题目
单选题
《乐律全书》的作者是()
A

张苍

B

张仲景

C

朱载堉

D

僧一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朱载堉的音乐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朱载育是朱元璋的九世孙,他的《乐律全书》是一部综合性巨著,涉及律学、乐学、舞学、历学、算学等多种相关学科,由十四种著作汇集而成。李纯一推测朱载育当在万历九年(1581)以前即完成了新法密率的理论和计算。新法密率的提出,彻底解决了我国律学史上长期不能解决的黄钟还原的难题。形成了十二平均律理论。
影响:朱载育提出的“新法密率”理论,不仅在我国乐律学研究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国际上同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也反映了我国明代在世界律学领域中所据有的领先地位。


第2题: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精确计算出北京的地理位置(北纬39°56',东经116°)的人是( )。

A.东汉的张衡
B.唐代的僧一行
C.元代的郭守敬
D.明代的朱载堉

答案:D
解析:

第3题:

简述朱载堉及十二平均律。


参考答案:

朱载堉,字伯勒,安徽凤阳人。毕生写下了大量关于乐律学、音乐史及数学、历学等方面著作,并编订了供实际应用的《乐舞全谱》,改编创作了《豆叶黄》《金字经》等歌舞作品。他的十二平均律理论,最初发表于《律历融通》(书前有1581年序言)。而在1584年定稿的《律学新说》一书,称它为“新法密率”,随后又在另一著作《律吕精义》(约1596)中详细阐述这种“新法密率”的计算方法,并列出了全部的计算结果。
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与现代计算的十二平均律的频率完全相同,只是前后次序正好颠倒,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计算。


第4题:

世界上第一位发明十二平均律的是()。

  • A、李延年
  • B、蔡元定
  • C、朱载堉
  • D、朱长文

正确答案:C

第5题:

被世人称为“律圣”,更成功复原了华夏的雅乐舞蹈并深刻影响至今,他的名字是()。

  • A、朱舜水
  • B、朱载堉
  • C、朱厚烷
  • D、朱载垕

正确答案:B

第6题:

与《声无哀乐论》 同时代的关于礼乐教化的著作是( )。

A. 徐上瀛《溪山琴况》
B. 阮籍《乐论》
C. 朱载堉《乐律全书》
D. 江永《律吕新论》

答案:B
解析:
《声无哀乐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作。A项徐上瀛《溪山琴况》是明末清初的琴论,B项阮籍《乐论》是三国时期的著作,C项朱载堉《乐律全书》是明代的音乐律学论著,D项江永《律吕新论》是清代的音乐论著。由此得出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7题:

朱载堉(1536年——1611年)


正确答案: 字伯勤,号句曲山人,青年时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又称“端靖世子”。朱载堉祖籍安徽省凤阳县,生于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系明太祖朱元璋八世孙,明成祖朱棣的第七世孙,明仁宗朱高炽的第六代孙,郑藩王族嫡世。

第8题:

简述朱载堉的乐律学成就。


参考答案:

(1)朱载堉:明代乐律家,历算学家;
(2)“新法密律”:把八度音程平均分成12份,将八度的频率比值升12次方,得出的方根就是平均律半音。解决了“黄钟不能还原”的千古难题。
地位:世界上第一个创立十二平均律学说。
(3)“异径管律”:解决管口误差的方法;
(4)乐律著作:《律学新说》、《乐学新说》、《律吕精义》。


第9题:

《乐律全书》的作者是()

  • A、张苍
  • B、张仲景
  • C、朱载堉
  • D、僧一行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朱载堉


正确答案:明代乐律学家,数历学家,他创造了“新法密律”即十二平均律,改变了历代研究乐律时沿用的三分损益法,他的有关理论著述收集在《乐律全书》里,这是一部综合性的巨著,包括乐律、乐经、乐谱、舞谱、算学、历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