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综合素质

单选题为了提高幼儿园的同行竞争力,某幼儿园每天安排幼儿30分钟的识字课。该幼儿园的做法( )。A 正确,有利于儿童智育的发展B 正确,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的同行竞争力C 错误,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D 错误,识字课时间过长

题目
单选题
为了提高幼儿园的同行竞争力,某幼儿园每天安排幼儿30分钟的识字课。该幼儿园的做法(  )。
A

正确,有利于儿童智育的发展

B

正确,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的同行竞争力

C

错误,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D

错误,识字课时间过长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幼儿园以识字和算术教学为基本活动,得到了家长支持,该幼儿园的做法()。

A. 不正确,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B. 不正确,幼儿园以体育为基本活动
C. 正确,有助于培养幼儿阅读能力
D. 正确,有助于办出幼儿园的特色

答案:A
解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五条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故本题选A。

第2题:

()就是优质加特色,是幼儿园最宝贵的资产,是幼儿园的核心竞争力。

  • A、幼儿园品牌
  • B、幼儿园名字
  • C、幼儿园园长
  • D、幼儿园校长

正确答案:A

第3题:

某幼儿园的识字和算数为基本活动,得到了家长的支持,该幼儿园的做法( )。

A、不正确,幼儿园的游戏为基本活动
B、不正确,幼儿园的体育为基本活动
C、正确,有助于培养幼儿阅读能力
D、正确,有助于办出幼儿园的特色

答案:A
解析: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幼儿基本的学习方式。

第4题:

一些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图像知觉发展较快,而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因此只要方法得当,幼儿是可以学习的。另外,一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要求幼儿园教孩子识字。因此,现在很多幼儿园都为大班幼儿制定了具体的识字目标。 请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分析幼儿园制定识字目标的不当之处。


正确答案: (1)儿童发展、社会生活和人类知识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2)在对幼儿的研究中研究幼儿的发展需要,一要了解幼儿发展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幼儿“应该”和“可能达到”的理想发展。要了解幼儿的实现发展状况。经过这样的分析研究,应该对幼儿建立哪些期望,什么样的课程目标是合理的、适宜的也就大体清楚了。
(3)识字目标忽视了幼儿的发展需要。在幼儿阶段,幼儿的思维还没有发展到识字的能力,这是一个不可能或者不应该达到的理想发展。在制定识字目标的同时要了解幼儿的现实发展状况,这种目标的制定是因为社会竞争不顾幼儿的发展需要而盲目制定的目标。

第5题:

某幼儿园将识字作为本园基本活动,这种做法()。

  • A、正确,有利于帮助幼儿获得知识
  • B、正确,有利于提高教育水平
  • C、不正确,幼儿园不能进行教学活动
  • D、不正确,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正确答案:D

第6题:

()是由幼儿园依据幼儿教育目标和幼儿园课程标准,有计划地、系统地设计、组织和安排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 A、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计划
  • B、幼儿园的课程安排
  • C、幼儿园的教学大纲
  • D、幼儿园的教学内容

正确答案:A

第7题:

幼儿园安排幼儿的伙食时要考虑幼儿每天入园人数,因此幼儿园每个班每天要记录幼儿的出勤人数。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某社区幼儿园资源比较紧缺,一家幼儿园为了盈利,私自将班级人数扩编,将四五十个幼儿组成一个小班。并对家长宣称,为了让每一个孩子有幼儿园上才这样做的。该幼儿园的做法()。


A.正确,幼儿园有决定自己幼儿园班级人数的权利

B.不正确,幼儿园小班的人数应控制在25人

C.正确,该幼儿园是为了让每一个幼儿有幼儿园上

D.不正确,幼儿园小班的人数应控制在30人

答案:B
解析: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一条规定,“幼儿园规模应当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便于管理,一般不超过360人。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周岁至4周岁)25人,中班(4周岁至5周岁)30人,大班(5周岁至6周岁)35人,混合班30人。寄宿制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酌减”。因此,题干中幼儿园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小班幼儿的人数应控制在25人。

第9题:

识字也是幼儿的学习任务,幼儿园组织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就是帮助幼儿获得识字经验,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程度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某幼儿园将识字作为基本活动,该园的做法()

  • A、正确,有助于幼儿知识
  • B、正确,有助于提瓶学质量
  • C、不正确,幼儿园不能组织教学活动
  • D、不正确,幼儿园的游戏为基本活动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