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知识竞赛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美国对中国遏制的特点的是()。A 具有控制的持续性B 具有高度的艺术性C 具有“世纪博弈”的持久性D 需要空前的战略创造性

题目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美国对中国遏制的特点的是()。
A

具有控制的持续性

B

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C

具有“世纪博弈”的持久性

D

需要空前的战略创造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是一组有关中美关系的材料:

材料1

其实,美国政府内部对所谓的“中国威胁”并不是视而不见,近些年来,美国政府和政界在如何对待中国的问题可谓是大伤脑筋、特伤脑筋。面对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中国威胁论”泡沫越吹越大,美国政府一些过于紧张的政治家们竟然搞不懂英文:“Engagement”(接触)和“Containment”(遏制)的含义。

美国前驻华大使李洁明强调:“中国就其过去的历史,而且就其现时和未来的发展,都可能成为美国未来的强大对手。与其对它逐渐失去控制,不如现在就将它纳入可控制的轨道里。”

美国国会议员赫尔姆斯认为:中国是一个新的邪恶帝国,对它只能采取遏制加强制的做法。

美国国防情报局长休斯中将在参议院一个委员会会议上发表讲话:中国在今后10年到20年内将会对美国的利益构成大规模的地区威胁。

美国驻日海军司令迈克尔?哈斯金斯少将1997年5月6日在新加坡举行的防务会议上说,美国的作用之一是防止该地区“出现任何霸权主义国家或联盟”。

美国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温斯顿?洛德强调:“我们的对华政策,应该是接触,而不是遏制。”

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强调:“总是试图遏制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发展中的经济巨人是危险的.”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则认为:“如果你将中国作为一个敌人对待,中国就将是一个敌人。”

米鹏《未雨绸缪织亚太地缘政治之网》编

材料2

“接触(Engagement)和遏制(Containment),表面看来是对立的,实质上是一致的,接触这个词,美国人的概念是参与进去,使其按自己的意图发展。弄明白这点很重要,就不会一听到接触就通体舒泰,而一听到遏制就火冒三丈了。”

日本《世界》月刊2000年1月号文章《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

材料3

“在过去的15年中中国获得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经济增长。浅显的现实政治表明,一个巨大的、前途无量的国家倾向于向其周边释放力量。如果一个大国拥有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或者对它曾有过的、由世界上其他国家所造成的历史遭遇心怀冤屈,那么它将很难与人为善.这种沙文主义和冤屈感,恰巧中国都有份。……然而仅仅通过经济接触是不能消除中国对其邻国的威胁的。西方决策者像洛德先生不愿使用‘遏制’这一充满冷战意味的词是可以理解的。遏制并非就是意味着用核武器包围中国,像西方曾经对待前苏联那样。但它确实意味着我们承认中国是一个不稳定的力量,并且要使它铭记在它努力洗刷它的冤屈时需要戒除武力。这一政策只有在西方和亚洲国家共同努力的条件下才能达到目的。”

美国《经济学家》2001年7月号文章《遏制中国需要新思考》

材料4

“美国政府对华战略考虑曾有分裂中国的战略、对华‘遏制’战略.对华‘接触’战略及新近的‘全面接触’战略,这些战略考虑在某种程度上都不符合实际情况,具有致命缺陷。‘分裂中国’的战略是危险的,幸而该战略已失去大多数人的支持而逐渐被忘却。对中国国内政策目标和实际国力正确分析和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排除对华‘遏制’战略。对华遏制战略的目的在于控制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扩大影响,迟滞中国向大国发展的速度。对华遏制战略将迫使美国面对一个越来越强大的敌对的中国。此外,在此战略的施行上,包括日本、韩国甚至台湾、越南在内,不会有一个亚洲国家或地区政府与美国站在一起,从而导致第二次冷战。”

格雷顾姆?富勒《下一个意识形态》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分析材料2中“接触和遏制,表面看来是对立的,实质上是一致的。”

(2)美国政府对华的各种战略反映了美国政府的一种怎样的战略意识形态? 其主要表现是什么?结合材料1—4予以分析。

(3)为什么材料4中认为“在此战略的施行上,包括日本、韩国甚至台湾、越南在内,不会有一个亚洲国家或地区政府与美国站在一起……”?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1)“接触”无非是多采取温和的、让对方感觉可以接受的方法,引导中国向美国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无论是接触还是遏制,美国对华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始终不变的,就是力图把中国纳入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促使中国发生苏联东欧那样的演变,同时,与中国“接触”,可以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好处,这对于美国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遏制”就是采取直接的、毫不掩饰的做法,牵制、限制中国的发展。
 (2)这是一种“后冷战意识”,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一些人士从旧的思维定势出发,对非西方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或曾经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国家采取怀疑、限制和压制的态度。
 第二,对于它们主观上认为在未来时期可能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的国家采取孤立、排斥、限制和遏制的做法,或者干脆采用在冷战时期惯用的手段(经济的、军事的、政治的和舆论的制裁方式)围攻之。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不仅在亚太地区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大国,而且还是多极化世界中不可缺少的一极,同时,中国还是潜力大国,人口大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各国均把发展经济放在国家策略的首位,没有谁会放弃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经济伙伴。美国政府的少数人士死抱“冷战”思维不放,妄图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这必将遭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反对与唾弃。在国际舞台上终将陷入日渐孤立的境地。

第2题:

越南战争开始于()年,是美国实施全球战略,遏制中国的重要步骤。

  • A、1956
  • B、1961
  • C、1965
  • D、1971

正确答案:B

第3题:

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国就在()三条战线上采用军事手段遏制中国。


正确答案:朝鲜 越南 东海海洋

第4题:

以下哪个国家最具有低背景文化的特点?()

  • A、中国
  • B、伊朗
  • C、美国
  • D、日本

正确答案:C

第5题:

美国队中国的遏制是()遏制。

  • A、经济遏制
  • B、楚河汉界、壁垒分明的阵营遏制
  • C、合作与遏制的统一
  • D、政治遏制

正确答案:C

第6题:

美国支持蒋介石反共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

B.为了“遏制苏联”

C.维护美国在华利益

D.对国民党在中国的施政比较满意


参考答案:A, B, C

第7题:

以下不属于美国应对中国崛起大战略的“三论”的是()

  • A、领航论
  • B、管理论
  • C、拥抱论
  • D、遏制论

正确答案:D

第8题:

首次对中国采取包围与遏制政策的美国政府是()

A.约翰逊政府

B.杜鲁门政府

C.肯尼迪政府

D.艾森豪威尔政府


参考答案:B

第9题:

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主要战略是()

  • A、新东方政策
  • B、遏制战略
  • C、超越遏制战略
  • D、缓和战略

正确答案:B

第10题:

2014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接受《大西洋周刊》专访时明确承认了美国对中国的()战略。他强调,“如果你看看我们是如何在南海进行操作,你就知道我们已经能够调动大部分亚洲(国家),以让中国惊讶的方式来孤立中国,而且坦白地说,这加强了我们与盟国的关系,对美国十分有利。”

  • A、遏制
  • B、军事
  • C、合作
  • D、支持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