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知识竞赛

判断题中国现在是物质产品的制造大国,但还不是精神文化的制造大国。A 对B 错

题目
判断题
中国现在是物质产品的制造大国,但还不是精神文化的制造大国。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三步走”目标,第二步是()。

A.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B.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C.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

D.建国100年,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答案:B

第2题:

对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是世界文化大国,就能成为文化强国

B.中国是世界文化强国,首先是文化大国

C.中国是世界文化大国,但还不是世界文化强国

D.中国既不是世界文化大国也不是世界文化强国


正确答案:C
C
[解析]从中国“有信心从文化大国成为世界文化强国”来看,可见中国本身已是文化大国,正在朝着世界文化强国努力。所以答案选C。

第3题:

大国指()。

A、经济大国

B、人口大国

C、贸易大国

D、对外投资大国

E、制造大国


答案:ABCDE

解析: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大国、第一出口国,还是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大国、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大国。另外众所周知中国是人口大国。故大国指经济大国、人口大国、贸易大国、对外投资大国、制造大国。

第4题: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进()。

  • A、需求端向供给端转变
  • B、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 C、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 D、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正确答案:B,C,D

第5题:

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更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这体现了( )。

A.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具有同步性
B.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C.文化建设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
D.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因素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了工匠精神对于推动中国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等。A项说法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认为与经济发展同步,故排除;文化建设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并不是方向保证,C项说法错误,故排除;D项说法错误,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不能说是主要因素,故排除。故本题选B。

第6题:

现在,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写有“中国制造”的商品。虽然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要使中国从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我们应该( )。

A.加大资金、物质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和数量

B.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C.进行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D.坚持自力更生原则,避免引进外国核心技术


正确答案:BC
28.BC[解析]要使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A的做法不是制造强国的做法;D的做法太绝对化,应该排除。

第7题:

撒切尔夫人生前说过,中国不会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她从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看中国,认为中国的知识体系不能参与世界知识体系的建构。中国不能成为知识生产的大国,即使中国的经济正在迅速崛起,其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物质生产大国,在精神文化生产和创新乃至输出上,仍是个无法重视的小国。此话虽然尖锐但却提醒我们,西方并不看重物质财富的一味提升,更看重一个大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和文化输出的力度。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西方对中国能成为超级大国持怀疑态度
B. 中国精神文化生产输出仍处于落后地位
C. 中国亟需提高自身的文化创新能力
D. 精神文化的崛起比物质财富的提高更重要

答案:C
解析:
文段的前半部分着力于对撒切尔夫人的观点进行描述。在最后一句话,引出最终的观点:“此话虽然尖锐……更看重……”。最后一句话是一个递进结构的复句,重点在后半部分,强调西方更看重大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和文化输出的力度。因为提问方式是“意在说明”,这是一个意图判断的题目。D项是基于原文的主旨选项,C项是引申选项。A、B两个选项是援引的撒切尔夫人的内容,非重点,故排除。因此,本题应该选C。

第8题:

《中国制造2025》提出一个目标:从制造业强国向制造业大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大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9题:

《中国制造 2025》提出,到( )年,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A、2020
B、2025
C、2030
D、2035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制造 2025》。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参见教材P276。

第10题:

()要用新型网络诠释潜心钻研。

  • A、大国工匠
  • B、职员工匠
  • C、中国精品
  • D、中国制造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