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师专业实践能力

单选题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检测项目为()A RFB CRPC ANAD 抗-CCP(环瓜氨酸肽)E 补体活性

题目
单选题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检测项目为()
A

RF

B

CRP

C

ANA

D

抗-CCP(环瓜氨酸肽)

E

补体活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检测项目为

A:RF
B:CRP
C:ANA
D:抗-CCP(环瓜氨酸肽)
E:补体活性

答案:D
解析:
抗-CCP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敏感性为80%,且具有较高特异性。

第2题: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正确答案: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是:
⑴晨起关节僵硬至少1小时(大于或等于六周);
⑵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大于或等于六周);
⑶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大于或等于六周);
⑷对称性关节肿(大于或等于六周);
⑸皮下结节;
⑹手X线片显示有骨侵蚀或明显的骨质疏松;
⑺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大于1:32)。阳性类风湿性因子只能作为参考,确认本病需具备4条或4条以上标准。

第3题: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检测项目为

A.RF

B.CRP

C.ANA

D.抗-CCP(环瓜氨酸肽)

E.补体活性


正确答案:D
抗-CCP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敏感性为80%,且具有较高特异性。

第4题:

X线检查手足小关节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退行性关节病的鉴别诊断有何价值?


正确答案: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从手、足的小关节开始,好发于掌腕关节、掌指关节及近位指间关节。还应指出,手、足远位指(趾)间关节、第5近位指间关节、第1掌腕关节、第1跖跗关节都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发病部位。退行性关节病好发于远位指间关节及第1掌指关节,但也可以发生在其他手足小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常为对称性,而退行性关节病常不对称。在X线征象上二者也不相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骨质稀疏及关节面的浅在破坏,发生在手部时尺侧常较明显,腕关节的尺骨茎突发生变化较早,并常侵犯舟状骨及小多角骨。关节囊附着处可发生骨膜增生,常见于足部。退行性关节病发生在手足时,早期多无X线表现,以后常于小管状骨的基底部边缘见到骨质增生,并可见关节面的硬化和囊变。有时在关节旁可见小骨形成,为软组织骨化的结果,这种小骨发生在远位指间关节时称为Heberden氏结,发生在近位指间关节时称Bouchard氏结。

第5题:

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有无特异性?


正确答案:RF主要出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RF阳性支持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倾向性诊断,但RF并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独有的特异性抗体。其它疾病如结缔组织病、病毒性肝炎等,甚至老年人中亦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第6题:

A.类风湿因子
B.碱性磷酸酶较高
C.
D.酸性磷酸酶较高

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诊断意义的指标是( )

答案:A
解析:

第7题:

对血管炎有较高诊断价值的检查方法为( )


    正确答案:D

    第8题:

    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检测项目为

    A、RF

    B、CRP

    C、ANA

    D、抗-CCP

    E、补体活性


    参考答案:D

    第9题:

    试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正确答案: (1)标准:①展僵至少1小时,病程≥6周;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病程≥6周;③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肿,病程≥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病程≥6周;⑤皮下结节;⑥手X线征像改变,至少有骨质稀疏及关节间隙狭窄;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所用方法正常人<5%阳性)。
    (2)评定:上述7项中有4项符合者可诊断,特异性为88%,敏感性为91%。早期不典型病例则需作更多的检查。

    第10题: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更具诊断意义的检查项目是()

    • A、ASK
    • B、类风湿因子
    • C、抗透明酯酸酶
    • D、ASO
    • E、抗磷脂抗体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