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知识(二)

单选题下列关于滴眼剂的用药监护说法错误的是()A 需监护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风险B 不能给尚未确诊的红眼患者开具糖皮质激素C 常用滴眼剂一次1滴D 滴眼时药液应滴在角膜上,防止外溢E 滴药后切勿用力闭眼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滴眼剂的用药监护说法错误的是()
A

需监护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风险

B

不能给尚未确诊的红眼患者开具糖皮质激素

C

常用滴眼剂一次1滴

D

滴眼时药液应滴在角膜上,防止外溢

E

滴药后切勿用力闭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滴眼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适当增加滴眼剂的黏度可延长疗效

B、一般滴眼剂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

C、手术后用滴眼剂应保证无菌

D、滴眼剂的pH值应该控制在5~9

E、手术后用滴眼剂不得添加抑菌药


参考答案:D

第2题:

每晚睡前1次,连续应用不得超过2周的是

关于急性结膜炎用药A、四环素、利福平滴眼剂

B、0.1%羟苄唑滴眼剂

C、醋酸可的松滴眼剂

D、2%色甘酸钠滴眼剂

E、0.1%碘苷滴眼剂


正确答案:C

第3题:

关于滴眼剂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眼内分泌物过多,应先把分泌物清净,再滴人滴眼剂

B.同时使用两种滴眼剂时,应同时滴加

C.使用滴眼剂时勿使滴管口碰及眼睑

D.白天宜用滴眼液反复多次滴加,临睡前应用眼膏剂涂敷


答案:B

第4题:

有关滴眼剂的制备,叙述正确的是A、用于外伤和手术的滴眼剂应无菌B、一般滴眼剂可多剂量包装,一般<2

有关滴眼剂的制备,叙述正确的是

A、用于外伤和手术的滴眼剂应无菌

B、一般滴眼剂可多剂量包装,一般<20ml

C、塑料滴眼瓶洗净后应光照灭菌

D、玻璃滴眼瓶先用自来水洗净,再用蒸馏水洗净,备用

E、滴眼剂在制备中均需加入抑菌剂


参考答案:A

第5题:

关于滴眼剂的使用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A.滴药时以应距眼睑2~3cm

B.若同时使用2种药液,宜间隔5min

C.若滴入阿托品等有毒性的药液,滴后应用棉球压迫泪囊区2~3min,以免引起中毒反应

D.如两眼病情较重不同,则应按照先重后轻的顺序滴眼

E.滴眼剂宜白天用,可反复多次


正确答案:ACE

第6题:

使用滴眼剂的注意事项

A.将药液从眼角侧滴入眼袋内,一次滴1~2滴

B.滴药时应距眼睑2~4厘米

C.滴后轻轻闭眼1—2分钟

D.若同时使用两种药物,宜间隔10分钟

E.一般先滴左眼,再滴右眼


正确答案:ACD
使用滴眼剂时,宜注意的事项有:①用手指轻轻按压眼内眦,以防药液分流降低眼内局部用药浓度,及药液经鼻泪管流入口腔而引起不适。②消洁双手,将头部后仰,眼往上望,用食指轻轻将下眼睑拉开成一钩袋状。③将药液从眼角侧滴入眼袋内,一次滴l~2滴。④滴药时应距眼睑2~3cm,勿使滴管口碰及眼睑或睫毛,以免污染。⑤滴后轻轻闭眼1~2min,同时用手指轻轻压住鼻梁,用药棉或纸巾擦拭流溢在眼外的药液。⑥若同时使用2种药液,宜间隔10min。⑦一般先滴右眼后左眼,以免用错药。如左眼病较轻,应先左后右,以免交叉感染。⑧如眼内分泌物过多,应先把分泌物清净,再滴入或涂敷,否则会影响疗效。⑨滴眼剂不宜多次打开使用,如药液出现浑浊或变色时,切勿再用。⑩白天宜用滴眼剂滴眼,反复多次;临睡前应用眼膏剂涂敷,便于附着眼壁而维持时间长,可保持夜间的浓度。

第7题:

下列关于滴眼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适当增加滴眼剂的黏度可延长疗效

B.一般滴眼剂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

C.手术后用滴眼剂不得添加抑菌药

D.手术后用滴眼剂应保证无菌

E.滴眼剂的pH值应控制在5~9


正确答案:B

第8题:

抗眼部细菌感染药的监护要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必须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

B.常用滴眼剂一次1滴,可每间隔2h给药1次

C.痊愈后应立即停药

D.滴眼剂一次最少滴2滴

E.同时药液可直接滴在角膜上,并在滴药后用力闭眼


正确答案:B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9题:

下列关于滴眼剂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当增加滴眼剂的黏度可延长疗效

B、一般滴眼剂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

C、手术用滴眼剂不得添加抑菌剂

D、手术用滴眼剂应保证无菌


参考答案:B

第10题:

以下关于眼部抗感染药物使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用药的频次取决于眼部感染的严重程度
B.常用滴眼剂一次3滴
C.感染控制后可减少使用频次
D.感染痊愈后即停药
E.滴药后切勿用力闭眼,防止药液外溢

答案:A,C,E
解析:
抗菌药物用药的频次决定于眼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眼部发生不可逆损伤的可能性。常用滴眼剂一次1滴;感染控制后减少使用频次,感染痊愈后继续使用48h。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