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临床三基(药师)章节题

单选题制备水丸时,“起模”所用的药粉要求应过多少目筛()A 三号筛B 四号筛C 五号筛D 六号筛E 七号筛

题目
单选题
制备水丸时,“起模”所用的药粉要求应过多少目筛()
A

三号筛

B

四号筛

C

五号筛

D

六号筛

E

七号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水丸制备过程中,起模或盖面用的药粉要过的筛是

A、三号筛到四号筛

B、四号筛到五号筛

C、五号筛到六号筛

D、六号筛到七号筛

E、八号筛到九号筛


参考答案:D

第2题:

有关水丸起模的叙述,正确的有

A.水丸起模宜选用黏性适中的药粉

B.水丸起模常以水作为润湿剂

C.水丸起模有粉末直接起模与湿颗粒起模等方法

D.水丸起模有药粉直接起模与湿颗粒起模等方法

E.粉末直接起模(传统法)的丸模成型率高且较均匀,改进法起模制得的丸模较紧密圆整


正确答案:ABCD
本题考查水丸的制备。在水丸制备过程中,起模系指制备丸粒基本母核的操作,即利用水的润湿作用诱发出药粉的黏性,使药粉相互黏着成细,小的颗粒,并在此基础上层层增大使成丸模的过程。起模常用水做润湿剂,因此B选项正确,起模用粉应黏性适中,黏性过强或无黏性的药粉均不利于起模,因此A选项正确。起模用粉量应根据药粉的性质和丸粒的规格决定,因此D选项正确。起模的方法可分为粉末直接起模(传统法)和湿颗粒起模(改进法),因此C选项正确。湿颗粒起模(改进法)丸模成型率高,丸模较均匀,但模子较松散。

第3题:

关于起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起模是指将药粉制成直径0.5~1mm的小丸粒的过程

B、起模是水丸制备最关键的工序

C、起模常用水作润湿剂

D、药粉的黏性应适中

E、起模常用糖浆作润湿剂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水丸制备过程中,起模或盖面用的药粉要过

A、三号筛到四号筛

B、四号筛到五号筛

C、五号筛到六号筛

D、六号筛到七号筛

E、八号筛到九号筛


参考答案:D

第5题:

制水丸对药粉的要求,下列错误的是

A、用细粉制丸则丸粒表面细腻光滑圆整

B、制备丸剂的药粉,一般应采用细粉

C、药粉较粗,则所成的丸粒表面粗糙、有花斑和纤维毛

D、药粉也不能太细,否则会影响丸剂的溶散

E、用于水丸起模、盖面包衣的药粉,更应按处方内药物性质的选择,采用过五号筛的细粉


参考答案:E

第6题:

水丸起模、盖面或包衣用药粉应过

A、3~4号筛

B、4~5号筛

C、5~6号筛

D、6~7号筛

E、8~9号筛


参考答案:D

第7题:

水丸起模、盖面或包衣用药粉应过( )


正确答案:D

第8题:

关于起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起模是指将药粉制成直径0.5~1 mm的小丸粒的过程

B.起模是水丸制备最关键的工序

C.起模常用水作润湿剂

D.为便于起模,药粉的黏性应较大

E.起模用粉应过三号筛


正确答案:ABC
答案为[ABC] 为便于起模,药粉的黏性应适中,黏性过强或无黏性的药粉均不利于起模;起模用粉应过五号筛。

第9题:

制备水丸的药粉要求通过多少目筛

A.80

B.90

C.100

D.110

E.140


正确答案:A
A。一般泛丸用药粉应过五至六号筛,即80~100日,至少80目,故选A。

第10题:

有关水丸起模的叙述,正确的有

A.水丸起模宜选用黏性适中的药粉

B.水丸起模常以水作为润湿剂 C.水丸起模有粉末直接起模、湿制颗粒起模和包衣造粒机起模等方法 D.水丸起模用粉量应根据药粉的性质和丸粒的规格决定 E.传统法起模丸模成型率高且较均匀,改进法起模制得的丸模较紧密且圆整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