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单选题A生龙骨B制首乌C茯苓D地龙E石菖蒲

题目
单选题
A

生龙骨

B

制首乌

C

茯苓

D

地龙

E

石菖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76岁。高血压病史20余年。3日前出现头晕,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现症见:头痛,呕吐,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头颅CT:脑干处可见低密度梗死灶。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出血

B、蛛网膜下腔出血

C、脑血栓形成

D、TIA

E、癫痫


参考答案:C

第2题:

某男,77岁,既往高血压病10余年,3年前患者晨起锻炼时出现右上肢麻木不仁,继则活动不利,后发展至右下肢乏力,活动不利,摔倒在地,送至医院,经治好转出院。现症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语謇涩,伴头晕头痛,肢体震颤,面赤耳鸣,腰酸,纳差,夜寐不安,多梦,小便频数,偏黄,夜尿3次,大便偏干,每4天1次;舌质红,苔薄黄,脉弦长有力,尺脉沉。
4月10日检查:ALT35U/L,AST35U/L,y-GT45U/L, ALP89U/L ,Cr 160umol/L, BUN8.5umo/L;头颅核磁显示:左侧基底节区多发梗塞灶。
西医诊断为1.脑卒中;2.高血压病;3.帕金森综合征;中医辨病为中风,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临床用药如下:

4月12日开始服用中药汤剂,处方为:怀牛膝15g,生龙骨(捣碎,先煎)30g,生牡蛎(捣碎,先煎)30g,生白芍20g,天冬15g,生麦芽15g,代赭石(捣碎,先煎)30g,茯神10g,制首乌30g,玄参15g,石菖蒲10g,远志6g,地龙10g,甘草6g。共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患者服中药汤剂14剂后出现恶心,纳差,乏力,肝功能检查显示:ALT 105U/L,AST 85U/L,y-GT 85U/L,ALP85U/L。执业药师结合中药处方,分析导致此问题的可疑中药是

A.生龙骨
B.制首乌
C.茯苓
D.地龙
E.石菖蒲

答案:B
解析:
患者服用后出现恶心、纳差、乏力,肝功检查显示:ALT 105U/L,AST 85U/L升高,可判断此患者出现肝异常。制首乌对肝有一定的影响。

第3题:

患者,男,60岁。高血压病史20年。现症见:生气后突然出现头痛、头晕、呕吐、意识障碍,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利。查体:血压:180/100mmHg,体温:37.8℃。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左侧2mm,右侧3mm,眼底出血。则最可能的诊断是

A、蛛网膜下腔出血

B、脑梗死

C、脑出血

D、腔隙性脑梗死

E、癫痫


参考答案:C

第4题:

某男, 78岁,既往高血压病10余年, 3年前患者晨起锻炼时出现右上肢麻木不仁,继则活动不利,后发展至右下肢乏力。活动不利,摔倒在地,送至医院,经治好转出院。现症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语謇涩,伴头晕头痛,肢体震颤,面赤耳鸣,腰酸,纳差,夜寐不安,多梦,小便频数,偏黄,夜尿3次,大便偏干,每4天1次;舌质红,苔薄黄,脉弦长有力,尺脉沉。4月10日检查: ALT35U/L,AST35U/L, γ-GT45U/L , ALP89U/L,Cr I60μmol/ L , BUN8.5μmol/ L ;头颅核磁显示:左侧基底节区多发梗塞灶。
西医诊断为1.脑卒中2.高血压病3.帕金森综合征;中医辨病为中风,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临床用药如下:

4月12日开始服用中药汤剂;处方为。;怀牛膝15g ,生龙骨(捣碎,先煎)30g ,生牡蛎(捣碎,先煎)30g ,生白芍20g ,天冬15g生麦芽15g ,代赭石(捣碎,先煎)30g,茯神10g,制首乌30g ,玄参15g ,石菖蒲10g,远志6g,地龙10g,甘草6g。共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根据中医辨证肝阳上亢,患者应用的中成药是
A.醒脑再造胶囊
B.清眩治瘫丸
C.消栓颗粒
D.脑心通胶囊
E.心脑静片

答案:E
解析:
患者服用后出现恶心、纳差、乏力,肝功检查显示:ALT105U/L,AST 85U/L升高,可判断此患者出现肝异常。制首乌对肝有一定的影响。

第5题:

患者,男性,68岁。摔倒后出现右髋部疼痛,不能站起行走。体检:右髋部压痛、肿胀、右髋关节活动障碍、右大粗隆上移、右下肢呈外旋位。

术后第一天患者应进行的功能锻炼是
A.股四头肌等长舒缩练习
B.髋关节旋转活动
C.髋关节内收、外展活动
D.行走锻炼
E.扶拐训练

答案:A
解析:
1.该患者可能发生了股骨颈骨折。主要依据:①该患者68岁,属于老年人,摔倒后最易发生股骨颈骨折。②右髋部疼痛。③体检:右髋部压痛、肿胀、右髋关节活动障碍、右大粗隆上移、右下肢呈外旋位。
3.患者受伤后应卧硬板床休息,穿矫正鞋,给予皮牵引,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骨折早期不可下床活动,以免引起股骨头坏死。
4.股骨颈骨折头下骨折和经颈骨折属于关节囊内骨折,由于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大部分中断,因而骨折不易愈合和易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基底骨折由于两骨折段的血液循环良好,所以较易愈合。
5.股骨颈骨折患者患肢呈外展中立位,可穿防旋矫正鞋固定,防止髋关节内收、外旋等,避免脱位。

第6题:

某男,77岁,既往高血压病10余年,3年前患者晨起锻炼时出现右上肢麻木不仁,继则活动不利,后发展至右下肢乏力,活动不利,摔倒在地,送至医院,经治好转出院。现症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语謇涩,伴头晕头痛,肢体震颤,面赤耳鸣,腰酸,纳差,夜寐不安,多梦,小便频数,偏黄,夜尿3次,大便偏干,每4天1次;舌质红,苔薄黄,脉弦长有力,尺脉沉。
4月10日检查:ALT35U/L,AST35U/L,y-GT45U/L, ALP89U/L ,Cr 160umol/L, BUN8.5umo/L;头颅核磁显示:左侧基底节区多发梗塞灶。
西医诊断为1.脑卒中;2.高血压病;3.帕金森综合征;中医辨病为中风,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临床用药如下:

4月12日开始服用中药汤剂,处方为:怀牛膝15g,生龙骨(捣碎,先煎)30g,生牡蛎(捣碎,先煎)30g,生白芍20g,天冬15g,生麦芽15g,代赭石(捣碎,先煎)30g,茯神10g,制首乌30g,玄参15g,石菖蒲10g,远志6g,地龙10g,甘草6g。共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患者停服汤药后开始服脑立清,3天后出现肢体震颤加重,肌张力增高,分析该患者用药存在的问题是

A.脑立清中含有冰片.薄荷脑可能减弱左旋多巴/苄丝肼的效应
B.脑立清中含有珍珠母.赭石可能减弱左旋多巴/苄丝肼的效应
C.脑立清中含有薄荷脑.猪胆汁可能减弱左旋多巴/苄丝肼的效应
D.脑立清中含有熟酒曲.酒曲可能减弱左旋多巴/苄丝肼的效应
E.脑立清中含有清半夏.牛膝可能减弱左旋多巴/苄丝肼的效应

答案:B
解析:
脑立清中含有珍珠母,赭石。珍珠母为贝壳类药物,含有钙离子。赭石中主含三氧化二铁。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中药或中成药,不能与左旋多巴联用,因左旋多巴中有游离酚羟基,与上述中药合用后,遇金属离子则会产生络合反应,生成左旋多巴与钙、铝、镁、铁、铋的络合物,影响其吸收,从而降低左旋多巴的生物效应。

第7题:

男,12岁。右阴囊肿大3年,晨起变小,活动后增大。查:右阴囊肿大,可触及囊性感,挤压时缩小,缩小时可触到睾丸,应诊断为

A、右斜疝
B、右睾丸鞘膜积液
C、精索鞘膜积液
D、右睾丸交通性鞘膜积液
E、右精索静脉曲张

答案:D
解析:
交通性鞘膜积液(先天性):鞘状突完全未闭合,鞘膜腔与腹腔相通,鞘膜腔内积液为腹腔内液体,积液量随体位改变而变化。如鞘状突与腹腔的通道较大,腔内容物疝出,可同时出现腹股沟斜疝。与体位有关,站立位积液增多,阴囊增大,卧位时积液可减少或消失,睾丸亦可触及。
晨起变小(夜间平卧),活动后增大(站立位增大)。

第8题:

患者男,12岁。右阴囊肿大3年,晨起变小,活动后增大。查:右阴囊肿大,可触及囊性感,挤压时缩小,缩小时可触到睾丸,透光试验阳性,应诊断为

A、右斜疝

B、右睾丸鞘膜积液

C、右精索鞘膜积液

D、右睾丸交通性鞘膜积液

E、右精索静脉曲张


参考答案:D

第9题:

患者男性,78岁,摔倒后出现右髋部疼痛,不能站起行走。体检:右髋部压痛、肿胀,右髋关节活动障碍、右下肢呈外旋位。
术后第一天患者应进行的功能锻炼是

A.股四头肌等长舒缩练习
B.髋关节旋转活动
C.髋关节内收、外展活动
D.行走锻炼
E.扶拐训练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患者,女性,56岁,干部。因劳累后受凉出现右肩部疼痛,向上肢放射至肘关节,肩关节内旋、外展活动受限,局部有明显压痛,甚则夜间痛醒,晨起肩关节稍活动后疼痛有所减轻,舌淡,苔薄,脉弦。


正确答案:诊断:漏肩风(肩关节周围炎)。
辨证:风寒阻络。
治法:通经活血,祛风止痛。以局部阿是穴及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经穴为主。
处方:肩髑、肩髎、肩贞、肩前、阿是穴、足三里、气海、合谷。
操作:足三里、气海用补法,余穴均用泻法。先刺远端配穴,做较长时间的手法,行针后鼓励患者运动肩关节;肩部穴位要求有强烈的针感。可加灸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