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考试

问答题消防大队消防监督人员检查制衣厂,厂房建筑地上6层,每层1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3米,一至四层为制衣车间,五层为布匹仓库,六层为员工集体宿舍。只设置了消火栓给水系统和两座敞开楼梯。 问: (1)存在哪些不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问题? (2)消防大队检查后应如何处理?

题目
问答题
消防大队消防监督人员检查制衣厂,厂房建筑地上6层,每层1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3米,一至四层为制衣车间,五层为布匹仓库,六层为员工集体宿舍。只设置了消火栓给水系统和两座敞开楼梯。 问: (1)存在哪些不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问题? (2)消防大队检查后应如何处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消防大队消防监督人员检查制衣厂,厂房建筑地上6层,每层1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3米,一至四层为制衣车间,五层为布匹仓库,六层为员工集体宿舍。只设置了消火栓给水系统和两座敞开楼梯。

问:

(1)存在哪些不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问题?

(2)消防大队检查后应如何处理?


本题答案:(1)制衣车间、布匹仓库与员工集体宿舍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不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违反《消防法》第十九条规定;厂房未依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封闭楼梯间,违反《消防法》第十六条规定。
(2)消防监督员应当当场填写《消防监督检查记录》,制作《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改正未依照国家标准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封闭楼梯间的违法行为,并受案调查,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据《消防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给予5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的处罚。对生产场所与员工集体宿舍没有分开设置的违法行为,依据《消防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以上处罚分别决定,合并执行。按照《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可以判定该单位已构成重大火灾隐患,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组织集体研究确定,自检查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提出处理意见,由所属公安机关书面报告本级人民政府解决,在确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单位进行整改。

第2题:

某制衣厂的纺织车间,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上7 层,层高3.8m,地上每层建筑面积为5800m2。纺织车间东侧为2 层成品服装存放仓库,层高4.5m,仓库占地面积为1100m2。纺织车间与服装仓库之间区域为室外通行车道,车道宽度为12m。
纺织车间南侧为厂区综合办公楼,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高度为12m,外墙与纺织车间的距离为10m。纺织车间和服装各主要建筑构件均采用不燃性构件,其耐火极限见下表(单位:h)。

厂房外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道,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为4.0m,并有一处与其他道路相通。消防车登高操作场的坡度为8%。厂房首层外墙处共设置了两个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为1.2m,下沿距室内地面为1.0m。纺织车间每个防火分区分别设置了2 个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采用敞开楼梯间,每个防火分区设计核定人数为:300 人,每个楼梯间的净宽度为1.2m。该建筑的其他事项和消防设施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纺织车间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和在耐火极限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正确做法。
2.纺织车间总平面布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正确做法。
3.指出服装仓库的耐火等级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耐火等级,纺织车间及服装仓库每层至少划分几个防火分区。
4.指出该厂房在灭火救援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简述理由。
5.指出纺织车间在安全疏散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1.1)纺织车间的生产火灾危险性为丙类。
2)纺织车间耐火等级为二级,而其楼梯间的墙耐火极限为1.50h,疏散走道两侧隔墙耐火极限为0.75h,存在问题。
正确做法:纺织车间楼梯间的墙耐火极限应至少为2.00h,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耐火极限至少为1.00h。
2.(1)纺织车间与成品服装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2 米,不符合规范要求。
正确做法:纺织车间与成品服装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 米。
(2)纺织车间与办公楼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0 米,不符合规范要求。
正确做法:纺织车间与办公楼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 米。
3.(1)服装仓库防火墙耐火极限为3 小时,不符合规范要求,按照规范要求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 小时。
(2)该仓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三级,因为承重墙的耐火极限为2 小时。
(2)纺织车间每层至少划分2 个防火分区,服装仓库每层至少划分2 个防火分区。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3.2.9 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
耐火等级为二级的高层厂房一个防火分区面积最大2000m2,耐火等级为三级的丙类二项多层仓库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为400m2,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增加一倍。
4.1)存在的问题:厂房外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道,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为4.0m,并有一处与其他道路相通,不符合规范要求。
理由:环形消防车道应至少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
2)存在的问题:消防车登高操作场的坡度为8%,不符合规范要求。
理由: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坡度不宜大于3%。
存在的问题:厂房首层外墙处设置了两个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不符合规范要求。
理由:厂房的外墙应在每层的适当位置设置灭火救援窗口,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亍2 个。

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7.1.9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
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7.1.8 消防车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
4 消防车道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
5 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
3)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
7.2.5 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间距不宜大于20m 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2 个,设置位置应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
5.(1)纺织车间的疏散楼梯设置形式为敞开楼梯间,存在的问题。
正确做法:纺织车间的疏散楼梯应设置为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每个楼梯间的净宽度为1. 2m,疏散宽度过小,存在的问题。
正确做法:每个防火分区的总疏散净宽为300/100*1=3.0 米,平均每部疏散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3.0/2=1.5 米。

1)高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
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
3.7.5 厂房内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0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0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0m。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

第3题:

消防用电应采用一级负荷的建筑是()

A.建筑高度为45m的乙类厂房

B.建筑高度为55m的丙类仓库

C.建筑高度为50m的住宅

D.建筑高度为45m的写字楼


正确答案: B

第4题:

有一新建厂房,地上4层,首层至三层为谷物加工车间,四层为碾磨车间,层高4m,每层建筑面积1200㎡,则该厂房的耐火等级最低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 97
谷物加工车间、谷物碾磨车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分别为丙类、乙类。根据3.1.2,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该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根据3.2.2,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第5题:

下列建筑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的是( )。

A.建筑高度为40m,层高3m,一至二层为商场,三层及以上为住宅,每层建筑面积均为1200㎡的建筑
B.建筑高度为32m的门诊楼
C.建筑高度为24m的学生宿舍,每层建筑面积均为1200㎡
D.建筑高度为40m的综合楼,地上8层,层高5m,使用性质为酒店和办公,每层建筑面积均为2600㎡
E.建筑高度为27m的商店建筑,地上9层,层高3m,每层建筑面积均为1500㎡

答案:B,D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表5.1.1,超过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及其他多功能组合的建筑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但是这种多功能组合不包括住宅和其他功能组合的建筑,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医疗建筑超过24m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B选项正确;
学生宿舍高度不超过50m,C选项错误。
建筑高度27米,层高3米,第9层楼板刚好为24米,24米以上部分没有楼层,故E选项属于二类高层,E错误。P36-39

第6题:

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多层制衣厂房建筑消防设施配置要点?


正确答案:1.应配置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2.应配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3.应配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4.应配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应配置防排烟系统。

第7题:

一、情景描述 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某印刷厂为新引进的自动化印刷设备新建1栋印刷车间建筑。
该印刷车间建筑地上2层,建筑高度17m(建筑室外设计地面标高-0.1m,建筑首层室内地面标高±0.0m),每层室内净高8.2m,耐火等级三级,每层建筑面积均为5000m2,每层均划分为1个防火分区。该印刷车间建筑与其北侧油浸变压器室(地上2层,建筑高度8m,三级耐火等级)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4m,与其南侧氧气站(地上2层,建筑高度8m,二级耐火等级)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2m,与其西侧白兰地灌装车间(地上1层,建筑高度4m,二级耐火等级)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4m,与其东侧锅炉房(地上1层,建筑高度4m,四级耐火等级)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5m。该印刷车间建筑设有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



二、问题
1.请确定情景描述中所有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
2.除自动灭火系统外,该印刷车间建筑还应设置哪些消防设施
3.请指出情景描述与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不符之处,说明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


答案:
解析:
1.印刷车间建筑、油浸变压器室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均为丙类,氧气站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乙类,白兰地灌装车间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为甲类,锅炉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 2.该印刷车间建筑还应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排烟设施;如该印刷车间建筑设置需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锁动作的机械排烟系统,则其有关场所或部位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规定:
三级耐火等级多层丙类厂房与四级耐火等级单层丁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6m;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三级耐火等级多层丙类厂房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0m2;采用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厂房,其最大净空高度不应大于8m。
所以,情景描述中的有关内容不符合以上规定。
整改意见如下:
(1)把该印刷车间建筑每层均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均不大于4000m2。
(2)针对该印刷车间建筑与其东侧锅炉房之间防火间距不足16m的整改措施:
一是把该印刷车间建筑相邻一面外墙改为防火墙后,两者之间的防火间距就可满足。
二是把两座建筑相邻两面外墙均改为不燃性墙体,且无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各不大于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后,两者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2m。
三是把两座建筑改造为耐火等级均不低于二级的建筑;且使锅炉房相邻一面外墙为防火墙,锅炉房的屋顶无天窗,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使该印刷车间建筑相邻一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均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分隔水幕或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5.3条的规定设置防火卷帘后,两者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
设置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或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代替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8题:

某建筑高度为16m的地上4层制衣厂房,建筑面积为800mi,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消防水泵可由()直接启动。

A.火灾探测器

B.水流指示器

C.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D.报警阀组压力开关


【答案】D

第9题:

下列场所不可以采用局部应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有( )。

A.地上1层,室内最大净空高度为9m,总建筑面积为800㎡的纺织厂房
B.地上3层,室内最大净空高度为5m,每层建筑面积为350㎡的超市
C.地上2层,室内最大净空高度为7m,总建筑面积为980㎡的造纸厂房
D.地下1层,室内最大净空高度为6m,总建筑面积为1000㎡的商场
E.地上2层,室内最大净空高度为8m,每层建筑面积为500㎡的旅馆

答案:A,B,C,D
解析:
2020版教材P 308
局部应用系统应用于室内最大净空高度不超过8m的民用建筑中,为局部设置且保护区域总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的湿式系统。设置局部应用系统的场所应为轻危险级或中危险级I级场所,AC选项为工业建筑,B选项总建筑面积超过了1000㎡,D选项为中危险级Ⅱ级场所。

第10题:

某建筑高度为28m的植物油加工精炼车间,地上6层,耐火等级二级,每层建筑面积8000㎡,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了相应的消防设施,则该车间每层应至少划分( )个防火分区。

A.2
B.3
C.1
D.4

答案:A
解析:
2019版教材P62页
植物油精炼车间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根据8.3.1-5,高层乙、丙类厂房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并宜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表3.3.1,二级耐火等级的高层丙类厂房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0㎡;根据3.3.3,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规范第3.3.1条的规定增加1.0倍,即为4000㎡,该车间每层至少应划分防火分区为8000/4000=2个。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