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单选题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此过程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 由红色变为蓝色B 由蓝色变为红色C 由红色变为无色D 由无色变成红色

题目
单选题
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此过程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

由红色变为蓝色

B

由蓝色变为红色

C

由红色变为无色

D

由无色变成红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6分)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H+和碱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请根据以下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1】用酚酞试液

(1)向一锥形瓶中倾倒20g质量分数为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_________

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用_________的方法(填一操作名称)使其析出。用酚酞作指示剂可逐滴控制酸、碱溶液反应的量,视觉效果灵敏,操作简便。


正确答案:
无(1分)2.9%(2分)蒸发结晶(或蒸发)(1分)

第2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内容标准为:
“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活动与探究建议:“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材料二教科书的内容结构体系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l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材料三教科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所呈现的内容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园实验10-8如图l0-13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约5 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在上面的实验中,发生了如下的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

实际上,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例如:

可以发现,上述反应中生成的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钠都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我们把这样的化合物叫作盐。
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作中和反应。

材料四
学校条件和学生发展现状符合一般要求。
要求:
(1)设计“三维”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3)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新课导入、展示、总结)。
(4)设计教学板书。


答案:
解析:
(1)“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酸和碱可以发生中和反应并明确中和反应的概念。
②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对实际问题做出简单解释。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的能力。
②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渗透合作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习化学、用好化学的积极情感。
②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②认识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教学难点
①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⑦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区别。
(3)教学过程

(4)设计教学板书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作中和反应。

盐:像NaCl、CaCl2、Na2S04这样由金属阳离子(或NHI)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第3题:

以()作为指示剂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到达反应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溶液由蓝色到蓝色消失时即为滴定终点

A.甲基红

B.次甲基蓝

C.酚酞


正确答案:B

第4题:

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时,加入酚酞指示剂后溶液呈无色,说明混合碱中不存在NaOH和Na2CO3;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向纯碱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粉红色,微热后,溶液的颜色()


正确答案:加深

第6题:

标准溶液从滴定管滴入被测溶液中,二者达到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的点,叫做,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叫做。


正确答案:理论终点滴定终点

第7题: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生活导入
【提出问题】根据我们上节课的学习,离子方程式如何书写?
【学生回答】“写、拆、删、查”。
【提出问题】哪些条件下可以发生离子反应?
【学生回答】在生成难溶物时可以发生,例如Na2SO4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还有哪些条件可以发生离子反应。
环节二:探究新知
【提出问题】根据之前所学及预习,猜想有哪些条件可以发生离子反应?
【学生回答】除难溶物之外还有水、气体参与反应或生成的条件下可发生离子反应。。
【教师引导】那今天我们就通过两组实验来探究有水、气体参与反应或生成的条件下是否能发生离子反应?
实验1:向盛有2mL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加两滴酚酞,再滴加稀HCl,观察现象并思考原因?
【学生回答】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NaOH与HCl发生了离子反应生成了水。
【教师总结】NaOH电离出Na+和OH-,OH-使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指示剂后变红,滴加稀盐酸OH-和H+发生中和反应,即H++OH-=H2O,溶液又褪色,OH-和H+数目减少,Na+和C1-数目没有发生变化。说明在有水生成的条件下可以发生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式为:H++OH-=H2O。
【教师引导】我们通过实验已经证明了在有难溶物、水参与的条件下可以发生离子反应,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又该如何验证呢?
【学生回答】用Na2CO3和HCl反应生成CO2来验证。
【学生操作】实验2:向盛有2mLNa2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HCl溶液。
【描述现象】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发生了离子反应。
【教师总结】Na2CO3电离出Na+和CO32-,滴加稀盐酸后CO32-和H+反应生成H2O和CO2,即
CO32-+H+=H2O+CO2↑,CO32-和H+数目减少,Na+和Cl-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教师总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反应就能发生。
环节三:拓展提升
【媒体展示】已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那接下来大家来判断多媒体上的着几组物质能否发生离子反应?(PPT)。
【学生回答】1.NaOH与H2SO4(可以)
2.NaCl与H2SO4(不可以)
3.AgNO3与NaCl(可以)
(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
作业:课下总结酸、碱、盐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板书设计略


答案:
解析:

第8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21.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小强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滴加了36.5g稀盐酸。

(1)配置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_________mL。(ρ水=1.0g/mL)


正确答案:
36

第9题:

标准溶液从滴定管滴入被测溶液中,二者达到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的点,叫做理论终点,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叫做()。


正确答案:滴定终点

第10题:

酚酞指示剂是酚酞与()的混合溶液,配制过程中需滴少许()中和。


正确答案:乙醇;氢氧化钠溶液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