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医学高级)

问答题周围型肺癌有何CT表现?

题目
问答题
周围型肺癌有何CT表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孤立肺转移瘤的球形病灶形态与原发周围型肺癌的病灶形态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肺转移瘤一般表现为肺内多发病灶,但少数也可表现为单发球形病灶,后者与原发周围型肺癌的鉴别比较困难。肺转移瘤的球形病灶有哪些特征呢?有人根据病理和X线对照观察提出以下各点:
1、大多数病灶为圆形或椭圆形,呈扩张性生长,如无坏死溶解灶,密度比较均匀;
2、球形灶一般无分叶;
3、大多数病灶边缘清晰,有的病灶周围形成肺膨胀不全带,这可能同扩张性生长较快而压迫周围肺组织有关,而与肿瘤的大小无关系,有的较小的病灶就可以有这种变化。
型肺癌的病灶形态则与转移瘤有些不同,根据我们对原发周围型肺癌的观察,其病灶周边可有渗出性或增殖性间质性反应,一般为浸润性生长,但也可有压迫性肺不张,在病灶切面上均可见分叶结构。由此可见,鉴别原发灶和转移灶时应注意阴影的形态和边缘。转移灶多是规整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多光滑且较清楚。而病灶形状不规则、边缘呈分叶状并较毛糙乃应视为原发型周围性肺癌的特点。还应指出,鉴别原发肺癌和转移瘤时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变化,如仅凭一个病灶的形态区鉴别原发和转移是较困难的。

第2题:

周围型肺癌的主要CT表现是什么?


正确答案:(1)多数表现为肺内结节影;
(2)肿块或结节灶边缘多有分叶和毛刺征:
(3)病灶通常>4cm;
(4)密度:平扫为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中度以上强化且强化高峰出现较早;
(5)肿块周围可有集束征,胸膜凹陷征;
(6)瘤肺界面一般模糊较常见;
(7)部分病灶内可有空洞,且洞壁较厚,内缘不平可有结节;
(8)部分病灶内可见斑片状或结节状钙化;
(9)早期肺癌病灶内可见空泡征。

第3题:

临床上可引起何纳综合征的肺癌是A.中心型肺癌B.周围型肺癌C.肺上沟癌

临床上可引起何纳综合征的肺癌是

A.中心型肺癌

B.周围型肺癌

C.肺上沟癌

D.细支气管-肺泡癌

E.肺转移癌


正确答案:C

第4题:

周围型肺癌有何CT表现?


正确答案: 周围型肺癌CT可见:①圆形或类圆形的结节或肿块影,少数可呈斑片状或星状阴影。②边缘多不规则,有分叶切迹,多为深分叶,并可见锯齿征、小棘状突起和细毛刺。③肿块内部密度较均匀,部分肿块内可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蜂窝状改变。④肿块内有时可见小点状钙化,位于病变中央或呈偏心状。⑤常可见血管支气管集束征。⑥病变远侧模糊小片影或楔形致密影,为小支气管或细支气管阻塞的表现。⑦肿块内可有形态不规则的空洞影,洞壁厚薄不均,可见壁结节。⑧可见胸膜凹陷征。

第5题:

简述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


正确答案:主要表现为肺内球形肿块。肿块常可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和不规则的厚壁空洞。直径3cm以下的小肺癌还可见空泡征和支气管充气征。增强扫描肿块呈密度均匀的中等强化,CT值可增高20Hu以上。增强扫描对发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更敏感。

第6题:

周围型肺癌所形成的空洞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周围型肺癌癌性空洞的形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周围型肺癌所形成的空洞的典型的X线征象为洞壁较厚,形状不规则,其外缘可有较清楚之分叶,内壁凹凸不平,有时还可见突出腔内之结节状影。伴有肿瘤浸润时,外缘可毛糙模糊。其大小为3~5cm,也有人报导最大可达12cm,其中内容物常不多。当合并感染时,空洞内可见较大气液面。这样的癌性空洞诊断并不困难。但是也有些不典型的癌性空洞,如薄壁空洞、脓肿样空洞等,与肺结核或肺脓肿空洞较难鉴别。有些薄壁空洞在动态观察中可见洞壁不规则增厚,对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如有条件,应作支气管造影、体层摄影或照高电压胸片,用以观察空洞的形态、支气管有无狭窄或截断、纵隔及肺门淋巴结是否肿大。同时还应仔细询问病史,了解病变发生发展过程,有无咳嗽、咯血、胸痛病史以及急性发病史。另外还可查痰找癌细胞。通过这些检查一般可以得出正确诊断。

第7题:

胸部CT检查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有何价值?


正确答案: 自从CT检查在临床上应用以来,胸部CT检查对肺内结节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引起了不少著者的重视。Sieglman氏用CT检查了88人91个非钙化结节,发现原发肺癌的CT值平均为92HU,最高者亦不超过147HU。而良性病变的CT值多数大于164HU。他们认为,CT值超过164HU者不需手术切除,可用普通X线检查观察6个月。但是也有人认为在鉴别肺内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方面,CT并不比普通X线检查更有用,认为病灶大小、形态、边缘等表现都不具特异性。
我们的X线-CT-病理对照观察表明,CT检查对于直径2cm以下的小结节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其优点是定位准确,取层薄,影像的观察不受晕残影的干扰。我们在CT-病理对照中看到,结节在CT各层面上的表现于病理大切片所见大体上是吻合的。CT检查可以显示出普通体层摄影片上所未显示的一些征象,如小分叶征象、小泡征以及瘤-肺交界面上的一些细微改变。我们认为,在观察肺部结节病灶的CT影像时,应以观察病灶大小、形态、边缘、密度(CT值)为基础,仅根据CT值去鉴别病变的良、恶性比较困难。

第8题:

周围型肺癌可有以下表现, 错误的是:( )

A.分叶
B.有毛刺
C.有小泡征
D.空洞形成
E.CT不增强

答案:E
解析:

第9题:

周围型肺癌可有以下表现,错误的是()

  • A、分叶
  • B、有毛刺
  • C、有小泡征
  • D、空洞形成
  • E、CT不增强

正确答案:E

第10题:

问答题
胸部CT检查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有何价值?

正确答案: 自从CT检查在临床上应用以来,胸部CT检查对肺内结节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引起了不少著者的重视。Sieglman氏用CT检查了88人91个非钙化结节,发现原发肺癌的CT值平均为92HU,最高者亦不超过147HU。而良性病变的CT值多数大于164HU。他们认为,CT值超过164HU者不需手术切除,可用普通X线检查观察6个月。但是也有人认为在鉴别肺内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方面,CT并不比普通X线检查更有用,认为病灶大小、形态、边缘等表现都不具特异性。
我们的X线-CT-病理对照观察表明,CT检查对于直径2cm以下的小结节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其优点是定位准确,取层薄,影像的观察不受晕残影的干扰。我们在CT-病理对照中看到,结节在CT各层面上的表现于病理大切片所见大体上是吻合的。CT检查可以显示出普通体层摄影片上所未显示的一些征象,如小分叶征象、小泡征以及瘤-肺交界面上的一些细微改变。我们认为,在观察肺部结节病灶的CT影像时,应以观察病灶大小、形态、边缘、密度(CT值)为基础,仅根据CT值去鉴别病变的良、恶性比较困难。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