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医学高级)

单选题脑囊虫病的特点及表现是( )A 为脑内细粒棘球蚴寄生B 活动期可见囊虫头节C 用Gd-DTPA头节多不增强D 囊虫变性不引起脑水肿E “白靶征”指头节为高信号

题目
单选题
脑囊虫病的特点及表现是( )
A

为脑内细粒棘球蚴寄生

B

活动期可见囊虫头节

C

用Gd-DTPA头节多不增强

D

囊虫变性不引起脑水肿

E

“白靶征”指头节为高信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脑囊虫病治疗常用的药物及用法?


正确答案: ①吡喹酮(praziquantd):成人总剂量为300mg/kg,从小剂量开始,每日剂量为200mg,分2次口服,逐渐加量,每日剂量不超过1g,达到总剂量为一疗程,2~3个月后再进行第二疗程,共治疗3~4个疗程;②阿苯哒唑(albendazole,丙硫咪唑):成人总剂量为300mg/kg,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达到总剂量为一疗程,1个月后再进行第二疗程,共治疗3~4个疗程。

第2题:

脑囊虫病临床分型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脑囊虫病(cerebralcysticercosis)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变化颇多。现临床普遍采用的分型是:
(1)癫痫型:囊虫主要寄生在大脑皮层,临床表现以癫痫发作为突出的症状。
(2)颅内压增高型:主要是因囊虫寄生数量多,大脑皮质及白质中均见大量囊虫,脑水肿严重。
(3)脑膜脑炎型。
(4)脑室形:囊虫寄生于脑室内,约占脑囊虫病的7%。
(5)混合型:大量囊虫寄生于脑内各个部位,可因广泛的脑实质的侵犯而出现癫痫发作、精神症状、颅内增高、脑积水、脑室扩大、颅底颅神经受损等。

第3题:

男性,28岁,发现皮下结节6个,近1个月来头痛、呕吐、颅压升高,脑脊液检查无异常,血清猪囊虫抗体(+),该患者诊断为

A、脑实质型脑囊虫病

B、脑室型囊虫病

C、软脑膜型囊虫病

D、脊髓型囊虫病

E、单纯皮下及肌肉囊虫病


参考答案:B

第4题:

下列关于脑囊虫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脑囊虫病破裂会出现化学性脑膜炎
  • B、脑囊虫病退变死亡会产生脑水肿
  • C、脑囊虫病头节总是显示清楚
  • D、脑囊虫病可发生在四脑室内
  • E、药物治疗后脑囊虫病会缩小

正确答案:C

第5题:

脑囊虫病的特点及表现是()

  • A、为脑内细粒棘球蚴寄生 
  • B、活动期可见囊虫头节 
  • C、用GD-DTPA头节多不增强 
  • D、囊虫变性不引起脑水肿 
  • E、“白靶征”指头节为高信号 

正确答案:B

第6题:

脑囊虫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正确答案:癫痫发作;高颅压所致的头痛;脑膜炎的症状和体征

第7题:

脑囊虫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 A、偏瘫
  • B、失语
  • C、偏盲
  • D、癫痫
  • E、截瘫

正确答案:D

第8题:

下列均是皮下及肌肉囊虫病的特点,除外( )。A.脑B.肺C.肝 D.骨SXB

下列均是皮下及肌肉囊虫病的特点,除外( )。

A.脑

B.肺

C.肝

D.骨

E.淋巴结


正确答案:D

第9题:

简述脑囊虫病治疗常用的药物及用法?


正确答案:脑囊虫病治疗常用的药物及用法:(1)吡喹酮(praziquantel):成人总剂量为120~180mg/kg,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每日剂量不超过1g,达到总剂量为一疗程,2~3个月后再进行第二个疗程,共治疗3~4个疗程。(2)阿苯哒唑(albendazole,丙硫咪唑):常用剂量为每日15~20mg/kg,连服10天。2~3个月后再进行第二疗程,共治疗3~4个疗程。

第10题:

填空题
脑囊虫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正确答案: 癫痫发作,高颅压所致的头痛,脑膜炎的症状和体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