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上岗考试

问答题用青海弧菌Q67进行发光菌急性毒性测定时,简述如何对测试结果进行质量控制。

题目
问答题
用青海弧菌Q67进行发光菌急性毒性测定时,简述如何对测试结果进行质量控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用青海弧菌Q67进行发光菌急性毒性测定时,简述如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正确答案: (1)水样的预处理:若样品含有不溶性悬浮物,必须静置后取上清液。有色样品必须稀释至基本无色或使颜色尽量减淡才可用于测试。测试前加入乳糖使其浓度达10%。
(2)化学品的预处理:化学品需配制成水溶液,测试前加入乳糖使其浓度达10%。
(3)固体废物或污泥样品的预处理:按固体废物:水=1∶5的比例,加入三角烧瓶中,在摇床上振摇8~10h,静止10~14h,取上清液,按水样方法进行。污泥应尽可能去除水分再称重,否则需先测定其含水率,然后扣除水分后按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进行。

第2题:

根据《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15441-1995)的要求,简述如何对发光菌冻干粉复苏后进行质量检验。


正确答案: 冻干粉复苏2min后即可发光,稀释成工作液后每毫升菌液不低于1.6万个细胞(5m1测试管)或2万个细胞(2m1测试管)(均为稀释平板法测定)。在毒性测试仪上测出的初始发光量应在600~1900mV之间,低于600mV允许将倍率调至“×2”挡,高于1900mV允许将倍率调至“×O.5”挡。仍达不到标准需更换冻干粉。

第3题:

简述如何进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正确答案: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每批培养基在使用前,需经无菌检验。可将培养基在37℃温箱内培养24h,证明无菌,同时再用已知菌种检查在此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符合后方可使用。
(2)对每批培养基要做阳性和阴性对照培养检查试验。
(3)配制每批培养基都要做好记录,包括配制日期和批次,培养基名称、成分、pH值,灭菌条件,配制方法,配制人员等;配好的培养基不宜久放,以少量勤配为宜。

第4题:

在进行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定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测区布置在构件的两个相邻面上
  • B、用砂轮片处理测试面上的蜂窝、麻面部位
  • C、每一测区先进行超声测试再进行回弹测试
  • D、不同测区的回弹值和声速值不得混用

正确答案:A,D

第5题:

用青海弧菌Q67进行发光菌急性毒性测定时,简述如何对测试结果进行质量控制。


正确答案: (1)样品两次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应≤15%,重复测定时应采取第一次测定时使用的发光菌液,即两次测定应采用相同的菌液。
(2)苯酚标准曲线按一元一次线性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其抑关率(I)与苯酚浓度C.之间应符合I=a+bC,回归方程应符合统计学检验要求(P<0.90),并且EC50值应在100~200mg/L之间。

第6题:

根据《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15441-1995),用发光菌测定样品的毒性非常简便,冻干粉经复苏后即可用于进行样品的测定。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简述根据《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15441-1995)进行发光菌急性毒性试验时,如何设置样品试验浓度组。


正确答案: (1)探测试验:先按对数系列将样品液稀释成5个浓度:100%、10%、1%、0.1%、0.01%,探测相对发光度落在哪一个浓度范围内。
(2)正式试验:在所落在的浓度范围内再增配6~9个浓度,增配的浓度应倍比稀释,也可通过查对数表,按等对数间距原则自行确定。

第8题:

在进行发光菌急性毒性试验中,对含有固体悬浮物的样品须离心或过滤去除,以免干扰测定。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进行淡水型发光菌急性毒性试验时,苯酚溶液的保存和氯化汞溶液相同。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TestManager是测试管理软件,用于实现测试的计划、用例设计、用例实现、测试实施以及结果分析,从一个独立的、全局的角度对各种测试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