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上岗考试

填空题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题目
填空题
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用镨钕滤光片检测分光光度计波长误差时,若测出的最大吸收波长的仪器标示值与错钕滤光片的吸收峰波长相差3.5nm,说明仪器波长标示值准确,一般不需做校正。()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双波长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含量时,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测定SMZ含量时,选择测定的两个波长处TMP的吸收度相等

B.测定TMP含量时,选择测定的两个波长处TMP的吸收度相等

C.测定时需要先进行空白校正

D.测定时采用石英比色皿测定


正确答案:D

第3题:

药物分析部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VA的生物效价或含量时,杂质与共存物干扰测定,为消除干扰,《中国药典》(2005年版)采用:

A.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

B.三点校正法

C.计算分光光度法

D.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

E.HPLC法


B

第4题:

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时,以纯水作空白吸光度测定,对样品在750nm、663nm、645nm和630nm波长下的吸光度进行校正。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用双波长测定样品时,有关副波长不正确的是:( )

A.副波长能补偿发光灯每次闪动给结果造成的差异
B.样品在副波长处的吸光度应为“0”
C.副波长可有助于去除内源性色源
D.副波长应远离主波长

答案:D
解析:

第6题:

对分光光度计波长的校正,也可以测定已知光谱样品的光谱,与标准光谱对照进行校正。()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关于双波长测定不正确的是

A.副波长的设定主要是为了提高检测的精密度
B.双波长可以消除样本中对测定有干扰的物质的影响
C.被测物在主、次波长处的光吸收值应有较大的差异
D.干扰物在主、次波长处的光吸收值应尽可能接近
E.以主波长减去副波长的吸光度值计算结果

答案:A
解析:
副波长设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样本中对测定有干扰的物质的影响,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A。

第8题:

下列哪些情况可引起临床测定中的系统误差 ( )

A、样品中存在干扰物

B、天平未经校正

C、分析仪器波长不准

D、标本量加错

E、吸管未经校正


参考答案:BCE

第9题:

关于双波长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指在测定时选择主波长和副波长

B主波长用于待测物质的测定

C副波长用于消除可能产生的干扰

D一般主波长大于副波长

E后分光技术适用于双波长测定


D

第10题:

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正确答案:符合程度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