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上岗考试

多选题《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依据(),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既要满足能反映水质状况的要求,又要切实可行。A不同的水体功能B水文要素C污染源D污染物排放等实际情况

题目
多选题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依据(),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既要满足能反映水质状况的要求,又要切实可行。
A

不同的水体功能

B

水文要素

C

污染源

D

污染物排放等实际情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由于原污泥和消化污泥均匀性差且存在有(),所以采样时相当困难。

  • A、大颗粒物
  • B、细颗粒物
  • C、腐蚀性
  • D、毒性

正确答案:A

第2题: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规定,在同一采样点上以流量、时间、体积或是以流量为基础,按照已知比例(间歇的或连续的)混合在一起的样品,此样品称为混合水样。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在()采集污泥样品。

  • A、沉淀池
  • B、消化池
  • C、氧化塘
  • D、干燥床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垂线。

  • A、进水区、出水区
  • B、深水区、浅水区
  • C、湖心区、岸边区
  • D、功能区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

  • A、平均
  • B、十字
  • C、网格
  • D、垂直

正确答案:C

第6题: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规定,自动采样用自动采样器进行,有()等比例采样。

  • A、时间
  • B、流量
  • C、流向
  • D、流速

正确答案:A,B

第7题: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用船只采样时,采样人员应在船的()采样,尽量使采样器远离船体。

  • A、前部
  • B、中部
  • C、后部
  • D、任何位置

正确答案:A

第8题: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采样断面就是在河流采样时,水样的采集的整个断面。分()等。

  • A、控制断面
  • B、对照断面
  • C、背景断面
  • D、消减断面

正确答案:A,B,C,D

第9题: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一个干流监测网络应包括()。

  • A、潮区界以内的各采样点
  • B、较大的支流汇入口
  • C、主要的污水的排放口
  • D、入境断面

正确答案:A,B,C

第10题: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规定,应急监测采样频次主要根据现场污染状况确定。事故刚发生时,采样频次(),待摸清污染物变化规律后,()频次。依据不同的环境区域功能和事故发生地的污染实际情况,力求(),既满足反映环境污染程度.范围的要求,又切实可行。

  • A、可适当增加;可减少采样;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样品
  • B、可适当减少;可增加采样;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样品
  • C、可适当增加;可减少采样;以较密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样品
  • D、可适当减少;可增加采样;以较密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样品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