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竞赛

单选题嫦娥二号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段,原计划要进行三次轨道修正,实际上进行了()次修正。A 1次B 2次C 3次

题目
单选题
嫦娥二号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段,原计划要进行三次轨道修正,实际上进行了()次修正。
A

1次

B

2次

C

3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嫦娥三号奔月的三大难关是()

  • A、轨道修正
  • B、精确制动
  • C、释放卫星
  • D、成功变轨

正确答案:A,B,D

第2题:

嫦娥二号卫星从发射到进入绕月轨道,共用多少时间()

  • A、14天
  • B、5天
  • C、7天

正确答案:B

第3题:

第二部选举法颁布后至今,根据选举实践,全国人大对大部分内容又进行了()

A、一次修正

B、二次修正

C、三次修正

D、四次修正


参考答案:C

第4题: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在()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地球轨道,10月31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奔向月球。

  • A、嫦娥一号、西昌
  • B、月亮女神、酒泉
  • C、嫦娥一号、酒泉
  • D、月亮女神、西昌

正确答案:A

第5题:

嫦娥二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预计运行多少时间()

  • A、1年
  • B、半年
  • C、480天

正确答案:B

第6题:

“嫦娥二号”突破的关键技术不包括()。

  • A、地月转移轨道发射
  • B、近月捕获
  • C、U频段测控
  • D、环月飞行轨道控制

正确答案:C

第7题:

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卫星。在100公里高度轨道上对月面()地区进行了成像,获得了目前世界上最高分辨率的月面局部立体图像。

  • A、虹湾
  • B、酒海
  • C、湿海
  • D、开普勒撞击坑

正确答案:A

第8题: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奔月”,实现了我国
A.深空探测“零的突破”
B.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
C.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返回探测
D.运载火箭直接将卫星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等多项技术突破


答案:D
解析:
【命题依据】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与“嫦娥一号”卫星相比,二号卫星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将验证直接地月转移发射、近月100公里制动、环月轨道机动与定轨、X频段测控、高精度对月成像等多项关键技术,为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
发射约25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顺利进人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这是我国首次运用火箭发射技术将卫星直接送人地月转移轨道。这一技术的突破,为“嫦娥二号”铺就了一条“快速路”,奔月时间由“嫦娥一号”的12天减为5天。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查《形势与政策》的国内时政。
(2)出自2010年10月2日《人民日报》,考查对“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的内容的记忆。
(3) “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是我国首次运用火箭发射技术将卫星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这样可以节省卫星的燃料。本题采用正选法即可选出正确选项是D。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人造卫星“嫦娥一号”成功g射,实现了我国深空探測“零的突破”。故A不选。“嫦娥三号”卫星简称嫦娥三号,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三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嫦娥三号”要携带探测器在月球着陆,实现月面巡视、月夜生存等重大突破,开展月表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等探测活动。根据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的规划,中国将在2012年左右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自动巡视勘查。故B、C两项是“嫦娥三号”要完成的任务,“嫦娥二号”还没有完成这一任务,故不选。
【标准答案】D

第9题: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发射基地顺利升空,回答问题。嫦娥二号卫星不属于()

  • A、地月系
  • B、银河系
  • C、河外星系
  • D、太阳系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嫦娥二号卫星是怎样进入地月轨道的()

  • A、像嫦娥一号卫星一样
  • B、由火箭直接送到地月轨道的入轨点
  • C、现有火箭送到绕地球的大椭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了一周后,再进入地月轨道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