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

单选题关于避免或抑制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措施,叙述错误的是()A 设置容器或其他设施,用以回收采样、溢流、事故、检修时排出的物料或废弃物B 设备必须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跑、冒、滴、漏C 管道必须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跑、冒、滴、漏D 粉状或散装物料的贮存、装卸;筛分、运输等过程应设置抑制粉尘飞扬的设施

题目
单选题
关于避免或抑制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措施,叙述错误的是()
A

设置容器或其他设施,用以回收采样、溢流、事故、检修时排出的物料或废弃物

B

设备必须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跑、冒、滴、漏

C

管道必须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跑、冒、滴、漏

D

粉状或散装物料的贮存、装卸;筛分、运输等过程应设置抑制粉尘飞扬的设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原则和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无组织排放多种污染物时,应根据排放量最大的污染物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B.当有多个排放同类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源时,应根据排放量最大的源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属于同一生产车间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D.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污染物,排放源强无需考虑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达标情况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原则和要求包括:①对于属于同一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并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②当无组织源排放多种污染物时,应分别计算,并按计算结果的最大值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③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污染物排放源强应采用削减达标后的源强。

第2题:

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指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B: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C: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D: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监控浓度限值

答案:D
解析: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了三项指标: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上述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第3题:

某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向外散发恶臭气体,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关于该设施无组织恶臭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恶臭污染物浓度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B:恶臭污染物浓度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量标准值
C:恶臭污染物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D:恶臭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答案:A
解析:
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单位排放(包括泄漏和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无其他干扰因素)的一次最大监测值(包括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排污单位经烟气排气筒(高度在15m以上)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单位经排水排出并散发的恶臭污染物和臭气浓度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第4题:

无组织排放源是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

A:10m
B:12m
C:15m
D:18m

答案:C
解析:

第5题:

(2013年)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指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B. 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C. 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D. 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监控浓度限值

答案:D
解析:
本标准规定了 33 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了三项指标: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任何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上述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第6题:

(2013年)某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向外散发恶臭气体,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关于该设施无组织恶臭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恶臭污染物浓度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B.恶臭污染物浓度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量标准值
C.恶臭污染物浓度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D.恶臭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答案:A
解析:

第7题:

某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向外散发恶臭气体,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关于该设施无组织恶臭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恶臭污染物浓度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B.恶臭污染物浓度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量标准值
C.恶臭污染物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D.恶臭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答案:A
解析:
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单位排放(包括泄漏和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无其他干扰因素)的一次最大监测值(包括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排污单位经烟气排气筒(高度在15m以上)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单位经排水排出并散发的恶臭污染物和臭气浓度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第8题:

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指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B.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C.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D.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监控浓度限值

答案:D
解析: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了三项指标:①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②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上述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③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第9题:

大气环境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的内容包括()。

A:在70%以上工况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B:在满负荷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C:对改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给出“三本账”
D: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
E: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

答案:B,C,D,E
解析:

第10题:

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的指标体系设置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B: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C: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或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有一项必须达标,两者均超过为超标
D: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污染物,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答案:A,B,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