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统计,到1999年7月中旬,全世界人口达到60亿,人口问题特别是贫困人口问题再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现在全球有13亿贫困人口,比5年前增加了3亿。第三世界贫困问题尤其严重。材料二进入9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面临十分严峻的经济环境,发达国家压低初级产品价格,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一些发达国家贷款条件日益苛刻,甚至附有政治条件。贷款利率长期居高不下,至1996年,发展中国家债务总额达1850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经济萎缩。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差距正在日益扩大。概括上述材料反

题目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统计,到1999年7月中旬,全世界人口达到60亿,人口问题特别是贫困人口问题再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现在全球有13亿贫困人口,比5年前增加了3亿。第三世界贫困问题尤其严重。材料二进入9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面临十分严峻的经济环境,发达国家压低初级产品价格,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一些发达国家贷款条件日益苛刻,甚至附有政治条件。贷款利率长期居高不下,至1996年,发展中国家债务总额达1850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经济萎缩。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差距正在日益扩大。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的问题有:债务问题、粮食危机、人口问题和土地问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材料一:有一位国家总统曾经说过,第三世界国家的日益贫困是一颗真正的“核弹头”,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危机,这颗“核弹头”随时可能爆炸,威胁整个人类的安全。 材料二:党的十七指出:“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各国在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你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日益贫困是一颗真正的“核弹头”是怎样认识的?


正确答案: 要求掌握好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第3题:

国际旧秩序的最主要特征是()

A.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

B.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

C.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穷国越来越穷,富国越来越富


正确答案:C

第4题:

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的问题有:债务问题、粮食危机、人口问题和土地问题。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全世界有13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日平均生活消费不足1美元。发达国家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和出口市场份额的82%,发展中国家仅分别有16%—18%。据此回答题。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主要是通过()进行的

  • A、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公司
  • B、不等价交换
  • C、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以缓解其经济困难
  • D、吸收发展中国家的人才

正确答案:B

第6题:

目前,贫困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在全世界70亿人口中,仍有十几亿人每天靠不足1美元来生活。北方富、南方穷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解决材料中反映的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A、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 B、充分发挥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
  • 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D、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实行保护价

正确答案:C

第7题:

材料一:近来,中东局势不断恶化,以色列不断暗杀巴勒斯坦激进派领导人,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难以实施;美国在伊拉克的军队不断遭到武装分子的袭击,伤亡人数不断上升,美国陷入又一个战争泥坑;朝鲜核问题由于各方意见不一,也难以在近期内得到解决。 材料二:据统计,全世界约有28亿人每天的生活开支不到2美元,其中12亿人被认为是赤贫,他们每天的收入仅相当于1美元,这些贫困人口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正确答案: 要分别回答从材料一反映的是和平问题、材料二反映的是发展问题,注意点明各自反映的侧重点。

第8题:

贫困人口的结构性特征表现为()更容易称为贫困人口。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城市

D、乡村


参考答案:BD

第9题:

材料一:有一位国家总统曾经说过,第三世界国家的日益贫困是一颗真正的“核弹头”,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危机,这颗“核弹头”随时可能爆炸,威胁整个人类的安全。 材料二:党的十七指出:“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各国在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何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原则通过当前的国际形势,中国应如何应对?


正确答案: 要求认识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基本因素,我国历来反对为追求自己国家利益而损害其它国家利益的行为,历来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理解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第10题:

材料1 有关经济资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的比值是30:1,而现在已上升至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20年前仅20有余。——摘自2000年9月8日《人民日报》 材料2 现在,南北差距问题、贫富问题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发展水平上存在的严重不平等,更加重了南北差距。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产业的迅速成长,也带动了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及其带来的利益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全世界大量贫困人口还没有享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实惠。——摘自2000年8月6日《人民日报》 材料3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廉价资源,而且离不开第三世界的廉价劳动力、廉价市场和廉价商品。这种不平等交换造成了贫富的两极分化,占世界人口17%的24个工业化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79%,而占世界人口83%的发展中国家仅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1%。第三世界国家外债高达25万亿美元。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的人不能上学。——摘自2000年8月29日《人民日报》 材料4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在过去20年间,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根据联合国去年的统计,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了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全球性社会公正问题更显突出。经济全球化进程导致了一定范围内南北差距的扩大和某些国家和地区的边缘化,甚至也引起发达国家内部一些非优势产业的反弹。看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有人文理念的指导,必须注意其发展中的平衡性和公正性问题。在“什么样的经济全球化”的课题前,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任务更加迫切。——摘自2000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材料5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世界上任何地区再发生新的热战、冷战和动乱,都不愿看到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再推行新的霸权和强权,都不愿看到南北之间的发展差距、贫富鸿沟再扩大下去。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阅读2、4,说明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以及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本原因。


正确答案: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历史根源是资本主义列强推行老殖民主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的扩大,从根本上说,是由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继续推行新殖民主义的结果。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