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单选题堆石坝垫层填筑施工中,当压实层厚度较小时,为减轻物料的分离,辅料宜采用( )。A 进占卸料.进占铺平法B 后退法C 进占法D 进占卸料.后退铺平法

题目
单选题
堆石坝垫层填筑施工中,当压实层厚度较小时,为减轻物料的分离,辅料宜采用(      )。
A

进占卸料.进占铺平法

B

后退法

C

进占法

D

进占卸料.后退铺平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垫层填筑施工中,当压实层厚度较小时,为减轻物料的分离,铺料宜采用(  )

A.后退法
B.进占法
C.进占卸料,后退铺平法
D.进占卸料,进占铺平法

答案:A
解析:
坝体堆石料铺筑宜采用进占法,必要时可采用后退法与进占法结合卸料;垫层料、过渡料宜采用后退法,应及时平料,并保持填筑面平整;每层铺料后宜测量检查铺料厚度,发现超厚层应及时处理。

第2题:

面板堆石坝体填筑时,对堆石区填筑科的质量、级配、压实标准等要求最高的( )。

A.垫层区
B.过渡区
C.主堆石区
D.下游堆石区

答案:A
解析:
事实上,垫层起直接支承面板并将面板所受水压力向下游堆石体均匀传递的作用,还可能要有一定的抗渗能力,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区;过渡区起垫层与堆石区之间过渡作用,重要性稍次,靠近中央及其上游部位的堆石区受水压力作用较大,离面板较近,也较重要,对该区石料特性与技术要求相应也较高;靠下游部位的堆石区(3C)只起保持坝的整体稳定和下游坝坡稳定的作用,对该区石料特性和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第3题:

垫层料、过渡料和主堆石料的填筑宜平起施工,均衡上升。坝料应按照先( )的顺序填筑, 并清除边坡界面的分离料。

A、主堆石料、后过渡料、再垫层料

B、主堆石料、后垫层料、再过渡料

C、垫层料、后主堆石料、再过渡料

D、垫层料、后过渡料、再主堆石料


参考答案:A

第4题:

土石坝填筑工程中,关于土石坝填筑作业的说法,正确的有()。


A.辅料宜垂直于坝轴线进行,超径块料应打碎

B.按设计厚度铺料整平是保证压实质量的关键

C.黏性土含水量较低,主要应在料场加水

D.石渣料压实前应充分加水

E.对于汽车上坝或光面压实机具压实的土层,应刨毛处理,以利层间结合

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土石坝填筑作业。 铺料宜平行坝轴线进行,铺土厚度要匀,超径不合格的料块应打碎,杂物应剔除,故选项A错误。
按设计厚度铺料整平是保证压实质量的关键,故选项B正确。
黏性土料含水量偏低,主要应在料场加水,故选项C正确。
石渣料和砂砾料压实前应充分加水,故选项D正确。
对于汽车上坝或光面压实机具压实的土层,应刨毛处理,以利层间结合,故选项E正确。

第5题:

当土石坝采用堆石作为填筑料时,宜作为填筑标准的设计控制指标的是( )

A.压实度
B.最优含水率
C.相对密度
D.孔隙率

答案:D
解析:
堆石填筑标准宜用孔隙率为实际控制指标,土质防渗体分区坝和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堆石料, 孔隙率宜为20%-28%,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堆石料的孔隙率宜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和土质防渗体分区坝的孔隙率之间选择。

第6题: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正确的有( )

A.过渡区堆石填筑时,堆与堆之间留0.5m间隙,以人工整平
B.主次堆石区填筑时,卸料的堆与堆之间留0.6m左右的间隙
C.严禁草皮、树根及含泥量大于10%的石料上坝
D.主次堆石区,在碾压前提早进行洒水,并由专人负责
E.先细后粗法,即上游的填筑顺序为堆石区→过渡层区→垫层区

答案:B,D
解析:
过渡区堆石填筑时,堆与堆之间留0.6 m间隙 ,用推土机推平,再辅以人工整平。 A选项错。 严禁草皮、树根及含泥量大于5% 的石料上坝。 C选项错。
主次堆石区填筑时,卸料的堆与堆之间留0.6m左右的间隙。B选项正确。
主次堆石区,在碾压前提早进行洒水,并由专人负责 。 D选项正确。
各区填筑顺序,主要有"先粗后细"法和"先细后粗"法两种 。
"先粗后细"法:上游区填筑顺序为堆石区→过渡层区→垫层区。
“先细后粗”法: 上游区填筑顺序为垫层区→过渡层区→堆石区 。
E选项错。

第7题: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时,按“先粗后细”法填筑的顺序为( )

A.上游区填筑顺序为垫层区→过渡层区→堆石区
B.上游区填筑顺序为垫层区→堆石区→过渡层区
C.上游区填筑顺序为堆石区→过渡层区→垫层区
D.上游区填筑顺序为堆石区→垫层区→过渡层区

答案:C
解析:
各区填筑顺序,主要有"先粗后细"法和"先细后粗"法两种 。 (1)"'先粗后细"法。上游区填筑顺序为堆石区→过渡层区→垫层区。铺料时应及时清理界面的粗粒径料,此法有利于保证质量,且不增加细料用量,宜优先采用。
(2)“先细后粗”法。上游区填筑顺序为垫层区→过渡层区→堆石区。按这种顺序安排施工,由于细料使用量比设计量增加许多,且界面粗粒料不易处理, 一般不常用 。

第8题:

根据《强制性条文》的有关规定,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中,堆石坝填筑开始前,应进行( ),优化相应的填筑压实参数。碾压试验的压实参数,主要为铺料厚度.碾压遍数.加水量等。

A.坝料透水性试验

B.坝料碾压试验

C.坝料强度试验

D.坝料的施工配合比


答案:B

第9题:

在面板堆石坝堆石体的填筑工艺中,后退法的主要优点是( )。

A.施工速度快
B.摊平工作量小
C.无物料分离现象
D.轮胎磨损轻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88 / 2019版教材P91
(1)坝体堆石料铺筑宜采用进占法(图1F415022-1),必要时可采用自卸汽车后退法(图1F415022-2)与进占法结合卸料(混合法,如图1F415022-3所示),应及时平料,并保持填筑面平整,每层铺料后宜测量检查铺料厚度,发现超厚应及时处理。后退法的优点是汽车可在压平的坝面上行驶,减轻轮胎磨损;缺点是推土机摊平工作量大,且影响施工进度。进占法卸料自卸汽车在未碾压的石料上行驶,轮胎磨损较严重,虽料物稍有分离,但对坝料质量无明显影响,并且显著减轻了推土机的摊平工作量,使堆石填筑速度加快。

第10题:

堆石坝填筑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是要对( )进行有效控制。


A.填筑工艺

B.填筑速度

C.过渡区厚度

D.压实参数

E.垫层料厚度

答案:A,D
解析:
堆石坝填筑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是要对填筑工艺和压实参数进行有效控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