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问答题事件3中,根据DL/T5129-201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堆石料碾压施工参数还有哪些?改正坝料压实质量检查工作的错误之处。

题目
问答题
事件3中,根据DL/T5129-201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堆石料碾压施工参数还有哪些?改正坝料压实质量检查工作的错误之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坝体反滤料压实检查项目中不包括( )。
A、干密度
B、含水率
C、含泥量
D、颗粒级配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水力发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的内容。反滤料的检查项目包括:(1)干密度;(2)颗粒级配;(3)含泥量。

第2题:

(2017年)【背景资料】
某大(2)型水库枢纽工程,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泄洪洞、电站等建筑物组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堆石坝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方案部分内容如下:
(1)堆石坝主堆石区堆石料最大粒径控制在350mm以下,根据碾压试验结果确定的有关碾压施工参数有:15t振动平碾,行车速率控制在3km/h以内,铺料厚度0.8m等。
(2)坝料压实质量检查采用干密度和碾压参数控制,其中干密度检测采用环刀法,坑深度为0.6m。
【问题】
堆石料碾压施工参数还有哪些?改正坝料压实质量检查工作的错误之处。


答案:
解析:
(1)堆石料碾压施工参数还有加水量、碾压遍数。
(2)坝料干密度的检测方法应该是挖坑灌(砂)水法或辅助其他成熟的方法,试坑深度应该是0.8m(碾压层厚)。

第3题: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 5129—2001),碾压式土石坝的防渗体与其岸坡结合带碾压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

A.0.5m

B.1.0m

C.1.5m

D.2.0m


正确答案:B

第4题: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13, 堆石料的压实控制指标采用( )。

A.干密度
B.含水率
C.压实度
D.孔隙率

答案:D
解析:
堆石料的压实控制指标采用孔隙率。故选择D。

第5题: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土石坝过渡料压实的检查项目包括()

A、干密度
B、含水率
C、颗粒级配
D、含泥量
E、砾石含量

答案:A,C
解析:
过滤料检查项目:①干密度;②颗粒级配。其中,取样(检测)次数1次/500~1000rr13,每层至少一次。

第6题: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 5129-2001),土石坝过滤料压实检查项目不包括( )。
A、含水率
B、干密度
C、颗粒级配
D、含泥量
E、砾石含量


答案:A,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水力发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的内容。过滤料检查项目:(1)干密度;(2)颗粒级配。参见教材P318。

第7题:

某大(2)型水库枢纽工程,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泄洪洞、电站等建筑物组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三,堆石坝施工前,堆石坝主堆石区堆石料最大粒径控制在350mm 以下,根据碾压试验结果确定的有关碾压施工参数有:15t 振动平碾,行车速率控制在3kmh 以内,铺料厚度0.8m。
问题:事件三中,堆石料碾压施工参数还有哪些?


答案:
解析:
还缺少的碾压施工参数是加水量和碾压遍数。

第8题:

根据《强制性条文》的有关规定,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中,堆石坝填筑开始前,应进行( ),优化相应的填筑压实参数。碾压试验的压实参数,主要为铺料厚度.碾压遍数.加水量等。

A.坝料透水性试验

B.坝料碾压试验

C.坝料强度试验

D.坝料的施工配合比


答案:B

第9题: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13),防渗体压实控制指标采用( )。

A. 干密度
B. 含水率
C. 相对密实度
D. 相对密度
E. 孔隙率

答案:A,B
解析: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13),防渗体压实控制指标采用干密度、含水率或压实度。反滤料、过渡料、垫层料及砂砾料的压实控制指标采用干密度或相对密度。
堆石料的压实控制指标采用孔隙率。

第10题:

背景资料
某水力发电枢纽工程,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总库容为 5 亿 m3,引水隧洞布置在右岸,在左岸设有开敞式溢洪道。坝址地区河床覆盖层厚度平均 30m,河床宽度不大。坝址两岸山坡陡峻,为坚硬的花岗岩。坝体剖面图如下图所示。

在建设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 1:在初步设计文件里,采用了分期围堰法导流方案,建设单位提出了异议。
事件 2:根据水文资料及相关规定,施工期上游围堰设计静水位 27.8m,波浪高度 1.5m,安全超高 0.7m。
事件 3:根据 DL/T5129-201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堆石坝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
了施工方案,部分内容如下:
(1)堆石坝主堆石区堆石料最大粒径控制在 350mm 以下。根据碾压试验结果确定的有关碾压施工参数有: 15t 振动平碾,行车速率控制在 3km/h 以内,铺料厚度 0.8m 等。
(2)现场堆石料采用挖坑灌水(砂)法测密实度,试坑直径不小于坝料最大粒径的 2~3 倍,最大不超过 2m,试坑深度为 0.6m。
事件 4:在混凝土面板施工过程中,面板出现裂缝。现场认定该裂缝属表面裂缝,按质
量缺陷处理。裂缝处理工作程序如下:
(1)承包人拟定处理方案并自行组织实施;
(2)裂缝处理完毕,经现场检查验收合格后,由承包人填写《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备案表由监理人签字确认;
(3)《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报项目法人备案。
问题:
1. 指出本题图中 A、 B、 C 所代表的坝体分区名称。
2. 事件 1 中,建设单位关于导流方案的异议是否妥当,如不妥,请指出正确的导流方案。
3. 事件 2 中,请计算上游围堰的堰顶高程的最小值,判断此围堰的级别。
4. 事件 3 中,根据 DL/T5129-201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堆石料碾压施工参数还有哪些?改正坝料压实质量检查工作的错误之处。
5. 改正事件 4 中裂缝处理工作程序上的不妥之处


答案:
解析:
1.A 代表垫层区; B 代表混凝土面板; C 代表主堆石区。
2.建设单位关于导流方案的异议正确。根据“坝址地区河床覆盖层厚度平均 30m,河床宽度不大”,本工程应采用隧洞导流。
3.上游围堰的最小堰顶高程=27.8m+1.5m+0.7m=30.0m;
该大坝总库容为 5 亿 m3,可判断大坝工程规模为大(2)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 2 级。根据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 4 级围堰的保护对象为“1、 2 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故本围堰的级别应为 4 级。
4.(1)碾压参数还有:加水量、碾压遍数和振动频率。
(2)现场堆石料采用挖坑灌水(砂)法测密实度,试坑深度为碾压层厚(或 0.8m)。
5.(1)承包人拟定处理方案报送监理单位审批;
(2)现场检查验收合格后,由监理单位填写《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设计、监理及施工等参建单位签字确认;
(3)《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