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问答题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本题20分)期刊出版单位依据法律或经作者许可而享有的权利,包括期刊整体著作权、版式设计权、禁止“一稿多投”、转载和摘编权、文字性修改权、非专有出版权等受到法律保护。期刊出版单位应充分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范围,并予以保护。首先,期刊是一种演绎作品。期刊中各篇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著作权,但期刊的主编对每一期期刊整体上享有著作权。其次,期刊出版单位享有期刊的装帧版式设计权。该权利和表演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广播者权一样,是一种邻界权。它的保

题目
问答题
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本题20分)期刊出版单位依据法律或经作者许可而享有的权利,包括期刊整体著作权、版式设计权、禁止“一稿多投”、转载和摘编权、文字性修改权、非专有出版权等受到法律保护。期刊出版单位应充分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范围,并予以保护。首先,期刊是一种演绎作品。期刊中各篇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著作权,但期刊的主编对每一期期刊整体上享有著作权。其次,期刊出版单位享有期刊的装帧版式设计权。该权利和表演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广播者权一样,是一种邻界权。它的保护期为20年,从该装帧设计或者版式设计交付期刊出版单位之日起计算。第三,期刊出版单位拥有转载、摘编权。这是一种合理使用行为。也就是说,拥有10万册期印数的甲期刊发表的无论是一篇本单位记者采写的文章,还是某个作者的自投稿,乙期刊、丙网站均可以自由转载。按部门规章《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的规定,乙期刊必须在1个月内按每千字200元的标准向甲期刊支付稿酬,付酬方式是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比如转载的某篇文章有2 100字,乙期刊应该支付转载稿酬1 000元。第四,禁止“一稿多投”。这是指著作权人为在不同期刊上发表同一作品而将之投给一个以上期刊出版单位的行为。按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期刊投稿期限为45日。期刊出版单位和作者也可以自行约定投稿期限,但不能比法定期限更短。第五,期刊出版单位拥有文字性修改权。修改权是著作权中的一种财产权,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最后,期刊出版单位拥有非专有出版权。期刊一般不与作者签订书面的出版合同,以作者主动投稿(或接受约稿)的行为来表示将该作品的出版权、发行权、汇编权授予期刊出版单位。作者投稿时可以特意以书面形式表明授予期刊社专有出版权,否则是非专有出版权。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多选题
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下列关于编辑加工整理的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编辑在加工整理过程中对于作者与原稿的尊重,首先体现为尊重原稿所体现的作者的学术观点

B

对稿件的修改必须有充分的依据和理由,必须有绝对的把握

C

如果原稿中的表述方式虽与编辑或者人们使用习惯不同,却并不与规范性文件的明文规定相抵触,一般也要修改

D

对稿件的修改,要尽量按作者的风格去进行

E

图书编辑对稿件修改后,应将结果送作者审核,征得作者同意


正确答案: D,E
解析:

第2题:

多选题
关于编辑加工整理,说法正确的有(  )。[2017年真题]
A

编辑加工整理可以与审稿合并进行

B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注意改正稿件中的知识性差错

C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保证相邻两级标题的格式一致

D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核对引文

E

编辑加工整理时可以对稿件中的语句和个别段落的次序进行调整


正确答案: C,B
解析:
A项,审稿与编辑加工整理两个环节不可同时进行,因为两者的职责、要求、标准不同。
B项,出版前的稿件存在各种差错是难免的,编辑加工整理的首要任务就是消灭差错,尤其是消灭政治性的差错。对于稿件中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和文字、语法、修辞、逻辑、标点符号等方面的差错也要一一改正。尤其要注意消除常识性错误,如人名、地名、年代等方面的讹误。
C项,编辑加工整理时要求同一部稿件中的人名、地名、书名、事物名、相关的材料和数据、格式等前后一致
D项,编辑加工整理还包括核对引文、查对资料、校订译文、推敲标题、撰写和规范辅文等工作。
E项,编辑加工整理时可以对不合规范的语句及段落次序进行调整,这项工作属于对稿件进行润饰提高。

第3题:

下列关于编辑加工整理后稿件送审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呈报的编辑加工记录单主要内容是在审稿意见的基础上总结编辑加工整理的情况
  • B、责任编辑应明确给出稿件是否已经达到出版要求的结论
  • C、初级技术人员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后,稿件就可送复审、终审
  • D、复审者、终审者审查后退回的稿件,可以交作者再复核

正确答案:C

第4题:

多选题
关于稿件的加工整理,说法正确的有(    )。
A

编辑对书稿中的标点符号、数字、量和单位用法的修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B

当编辑的水平高于作者时,编辑可以改变作者的行文风格

C

期刊编辑对稿件的文字性修改,可以不经作者审核认可

D

图书编辑对稿件的内容修改都必须经作者许可

E

如果作者书面保证“文责自负”,编辑就可以对稿件不作修改


正确答案: C,D
解析:

第5题:

多选题
关于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说法正确的有(  )。[2017年真题]
A

编辑加工整理包括对稿件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加工整理

B

稿件中需要进行技术加工整理的内容常散见于正文与辅文中

C

技术加工整理是编辑加工整理中的一个独立步骤

D

在编辑加工整理中编辑应核对引文是否与原文相符

E

编辑加工整理的重点是调整稿件的篇、章、节结构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ABC三项,编辑要对图书正文、辅文的原稿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加工整理,其中包括技术加工整理。在实际操作中,技术加工整理是与正文、辅文的加工整理同时进行的,并非编辑加工整理中的一个单独步骤。稿件中需要进行技术加工整理的内容常散见于正文与辅文中。D项,核对引文主要是检查引文的恰当性和准确性,即检查引文是否恰当和是否与原文相符,有无断章取义、歪曲原意或张冠李戴的情况。E项,编辑加工整理的重点是要从微观上具体检查原稿,对其加以匡正、修饰和润色,使其内容更完善,材料更准确,逻辑更严密,体例更严谨,语言文字更通达、规范。

第6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编辑加工整理后稿件送审的表述,错误的是(  )。[2008年真题]
A

呈报的编辑加工记录单主要内容是在审稿意见的基础上总结编辑加工整理的情况

B

责任编辑应明确给出稿件是否已经达到出版要求的结论

C

初级技术人员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后,稿件就可送复审、终审

D

复审者、终审者审查后退回的稿件,可以交作者再复核


正确答案: D
解析:
C项,助理编辑人员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后,应先将原稿交责任编辑审核认可。责任编辑经过审核,如果认为稿件已经达到出版要求,就可以逐级送请具备复审、终审资格的人员审定;如果认为还存在一些问题,就需要指导助理编辑人员作进一步的修改后再送复审、终审。

第7题:

单选题
关于编辑加工,说法错误的是(  )。[2018年真题]
A

编辑加工与审稿两者职责、要求、标准不同

B

编辑加工与审稿可同时进行

C

编辑加工过程中先要审核稿件

D

编辑加工与审稿都要注意理解作者原稿


正确答案: A
解析:
AB两项,审稿与编辑加工整理两个环节之所以不可同时进行,是因为两者的职责、要求、标准不同。将两者合一,往往会仅注意末节而疏忽大端,不易察觉稿件中存在的较重大的问题。C项,在加工整理的过程中,必须先对稿件进行审核,才能发现其中的缺漏或不足之处,然后再作出妥善的修改、规范统一、润饰等处理。D项,编辑在履行把关职责、提高稿件质量的过程中,要避免在未能完整、准确理解作者原稿的情况下就随意修改,造成错改等失误。

第8题:

关于编辑加工整理与审稿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编辑加工整理必须在稿件经过审稿已经决定采用,并且签订出版合同后开始
  • B、两者不可同时进行
  • C、编辑加工整理必须在审稿基础上进行
  • D、编辑加工整理与审稿的职责、要求相同

正确答案:D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编辑加工整理后稿件送审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呈报的编辑加工记录单主要内容是在审稿意见的基础上总结编辑加工整理的情况

B

责任编辑应明确给出稿件是否已经达到出版要求的结论

C

初级技术人员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后,稿件就可送复审、终审

D

复审者、终审者审查后退回的稿件,可以交作者再复核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编辑加工题:请阅读分析下列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凡须改正错误或弥补缺漏的地方,请直接在卷面上作出修改。[2004年真题]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编辑审稿时,应抽阅三分之一以上的内容,以决定是否可以接收出版。审阅各种图书稿件都应把握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时效性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出版;期刊编辑的审稿则应从期刊出发,以是否符合本期刊物的宗旨和性质做为取舍稿件的标准。审稿一般包括通读、比较、分析、综合、润饰提高等步骤;我国的审稿基本制度是三级责任制。这个制度要求责任编辑负责初审,编辑室主任负责复审,总编辑负责终审。根据稿件的具体情况,(如内容的专业性特别强,)必要时可以聘请外审人员负责复审或终审。

正确答案:
(1)“抽阅三分之一以上的内容”应改为“通读全稿”。
(2)“接收”应改为“接受”。
(3)“政治性”后的逗号应改顿号。
(4)“时效性”应改为“科学性”,缺少“独创性”。
(5)“要求”后的句号应改逗号或者“不能出版”后的分号应改句号。
(6)“则”应改为“还”。
(7)“本期刊物”应改为“本期刊”或“本刊物”“本刊”。
(8)“做为”应改为“作为”。
(9)“、润饰提高”应删。
(10)“步骤”后的分号应改句号。
(11)“三级责任制”应改为“三审制”或“三级审稿责任制度”或“三审责任制度”。
(12)“编辑室主任负责复审”应改为“具有正、副编审专业技术职务的编辑室主任一级人员负责复审”。
(13)“总编辑负责终审”应改为“具有正、副编审专业技术职务的社长、总编辑(副社长、副总编辑)负责终审”。
(14)“,(如内容的专业性特别强,)”括号前的逗号应删,括号内的逗号应移到括号外。
(15)“负责复审或终审”应改为“帮助审阅,提出意见供出版社决策者参考”。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