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

问答题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2014年真题]电 影 院  电影院是为人民放映电影的场所。随着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乃至立体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乃至穹幕、环幕,电影院的结构、尺寸与应用的声学和光学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L·卢米埃尔在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了世界上最早的影片。1896年,法国里昂市一家大商店改建成为全世界上第一家电影院,放映无声影片。1808年,上海建成中国第一家电影院——虹口大戏院,可容纳观众2

题目
问答题
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2014年真题]电 影 院  电影院是为人民放映电影的场所。随着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乃至立体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乃至穹幕、环幕,电影院的结构、尺寸与应用的声学和光学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L·卢米埃尔在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了世界上最早的影片。1896年,法国里昂市一家大商店改建成为全世界上第一家电影院,放映无声影片。1808年,上海建成中国第一家电影院——虹口大戏院,可容纳观众250人。到20年代初期,已有不少国家建造了无声电影院。1926年有声电影在美国出现后,各国纷纷建造有声电影院。  普通电影院放映35mm国际标准影片。观众厅的有效长度(最后排座椅背至银幕表面的距离)通常约为银幕宽度的4~5倍左右。观众厅宽度是长度的0.5~0.7倍。银幕的画面高宽比为1:1.38。  1953年起,各国大量建造宽银幕电影院。宽银幕的画面高宽比为1:2.55或1:2.35。宽大的画面扩大了观众的视野。  20世纪50年代,立体影院也曾有较大发展。当时,各国多采用45°斜偏振光法摄制和放映立体电影,所以观众必须佩带与放映机偏振滤光镜角度一致的偏光眼镜,在适宜的位置观看才能获得立体感影像。1976年,以激光技术为基础的全息电影在苏联问世,观众不需借助偏光眼镜就能看到立体形象。  还有全景影院和环幕影院。  全景影院用三台特制放映机放映,光轴相互成48°角,将三条电影胶片同步联动地放映在宽阔的弧形银幕上,构成水平方向146°和垂直方向55°的总视野,故能产生强烈的四面出击的全景效果。  环慕电影院的观众厅为圆形。有不同放映法。其中一种是用11幅高2.4米、宽3.2米的银幕按圆形墙面组成内径为12米的360°环形银幕。11台16mm放映机分别装置在两幅银幕衔接处的后面,透过接缝处的放映孔,同时、同步、同相地分别放映在对面的银幕上。观众站在厅内观看。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今天人们可以在电视、手机上看电影,但是电影院仍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加拿大于1973年还应用电子技术建成了一系列一人管理的自动化小型电影院。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人民”应改为“观众”。
(2)“尺寸”应改为“大小”。
(3)“全世界上”应改为“世界上”或“全世界”。
(4)“1808”应改为“1908”或“存疑待查”。
(5)“20年代”应改为“20世纪20年代”。
(6)“约为……左右”应改为“约为……”。
(7)“0.5~0.7倍”应改为“50%~70%”。
(8)“佩带”应改为“佩戴”。
(9)“四面出击”应改为“身临其境”。
(10)“慕”应改为“幕”。
(11)“米”应改为“m”[或文中“mm”“cm”改为“毫米”“厘米”]。
(12)“随着……一席之地”移作末段。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编辑加工整理后稿件送审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呈报的编辑加工记录单主要内容是在审稿意见的基础上总结编辑加工整理的情况
  • B、责任编辑应明确给出稿件是否已经达到出版要求的结论
  • C、初级技术人员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后,稿件就可送复审、终审
  • D、复审者、终审者审查后退回的稿件,可以交作者再复核

正确答案:C

第2题:

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的内容不包括()。

  • A、消灭差错
  • B、润饰提高
  • C、规范统一
  • D、校对整理

正确答案:D

第3题:

下列关于编辑加工整理步骤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实施步骤要在抽读的基础上进行

B.计划步骤是拟订一个完整的编辑加工整理方案

C.准备步骤主要是检查稿件是否齐全

D.总结步骤是指整理编辑加工记录并撰写小结


答案:A

第4题:

多选题
关于编辑加工整理,说法正确的有(  )。[2017年真题]
A

编辑加工整理可以与审稿合并进行

B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注意改正稿件中的知识性差错

C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保证相邻两级标题的格式一致

D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核对引文

E

编辑加工整理时可以对稿件中的语句和个别段落的次序进行调整


正确答案: C,B
解析:
A项,审稿与编辑加工整理两个环节不可同时进行,因为两者的职责、要求、标准不同。
B项,出版前的稿件存在各种差错是难免的,编辑加工整理的首要任务就是消灭差错,尤其是消灭政治性的差错。对于稿件中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和文字、语法、修辞、逻辑、标点符号等方面的差错也要一一改正。尤其要注意消除常识性错误,如人名、地名、年代等方面的讹误。
C项,编辑加工整理时要求同一部稿件中的人名、地名、书名、事物名、相关的材料和数据、格式等前后一致
D项,编辑加工整理还包括核对引文、查对资料、校订译文、推敲标题、撰写和规范辅文等工作。
E项,编辑加工整理时可以对不合规范的语句及段落次序进行调整,这项工作属于对稿件进行润饰提高。

第5题:

多选题
在完成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后,编辑还要进行(  )等稿件整理工作。[2018年真题]
A

统一格式

B

检点稿件

C

编排次序

D

复查稿件

E

调整结构


正确答案: C,E
解析:
在完成对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后,即可进入审定发稿阶段。与审稿一样,审定发稿同样必须严格实行三审制。在此阶段,责任编辑应该进行复查稿件、清稿誊抄、检点稿件编排次序等稿件整理工作,使稿件达到“齐、清、定”的发稿要求,然后随附各种必备的文件逐级报送具备复审、终审资格的人员审定。AE两项都属于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工作。

第6题:

关于编辑加工整理与审稿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编辑加工整理必须在稿件经过审稿已经决定采用,并且签订出版合同后开始
  • B、两者不可同时进行
  • C、编辑加工整理必须在审稿基础上进行
  • D、编辑加工整理与审稿的职责、要求相同

正确答案:D

第7题:

单选题
在编辑工作中决定稿件取舍的关键环节是(  )。[2019年真题]
A

选题策划

B

审稿

C

编辑加工整理

D

样书检查


正确答案: B
解析:
审稿是决定出版物质量、决定稿件命运的关键环节,它的主要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①决定稿件取舍,为文化传播把关。②提出修改意见,提高稿件质量。③发现创作人才,扩大作者队伍。

第8题:

下列关于编辑加工整理步骤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实施步骤要在抽读的基础上进行
  • B、计划步骤是拟定一个完整的编辑加工整理方案
  • C、准备步骤主要是检查稿件是否齐全
  • D、总结步骤是指整理编辑加工记录并撰写小结

正确答案:A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编辑加工整理后稿件送审的表述,错误的是(  )。[2008年真题]
A

呈报的编辑加工记录单主要内容是在审稿意见的基础上总结编辑加工整理的情况

B

责任编辑应明确给出稿件是否已经达到出版要求的结论

C

初级技术人员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后,稿件就可送复审、终审

D

复审者、终审者审查后退回的稿件,可以交作者再复核


正确答案: D
解析:
C项,助理编辑人员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后,应先将原稿交责任编辑审核认可。责任编辑经过审核,如果认为稿件已经达到出版要求,就可以逐级送请具备复审、终审资格的人员审定;如果认为还存在一些问题,就需要指导助理编辑人员作进一步的修改后再送复审、终审。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责任编辑对稿件的审稿与加工整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05年真题]
A

可以在审稿的同时兼作加工整理

B

加工整理必须在稿件经过三审已经决定采用后才能进行

C

收到稿件后,可以先审一部分,再加工整理一部分,然后提交复审和终审;接着再审另一部分和做加工整理

D

对一般作者的稿件应着重于审稿,而对名家作品则应着重于加工整理


正确答案: C
解析:
AC两项,审稿与编辑加工整理两个环节之所以不可同时进行,是因为两者的职责、要求、标准不同;D项,编辑加工整理必须在审稿的基础上进行,二者各有侧重,不能因为作者不同则区别对待。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