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管理

填空题i,j,k均为int型变量,则执行完for循环 for(i=0,j=10;i<=j;i++,j--) k=i+j; 后,k的值为()

题目
填空题
i,j,k均为int型变量,则执行完for循环 for(i=0,j=10;i<=j;i++,j--) k=i+j; 后,k的值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以下程序 main(){intx[]={1,3,5,7,2,4,6,0},i,j,k; for(i=0;i<3;i++) for(j=2;j>=i;j--) if(x[

有以下程序 main() { int x[]={1,3,5,7,2,4,6,0},i,j,k; for(i=0;i<3;i++) for(j=2;j>=i;j--) if(x[j+1]>x[j]){ k=x[j];x[j]=x[j+1];x[j+1]=k;} for(i=0;i<3;i++) for(j=4;j<7-i;j++) if(x[j]>x[j+1]){ k=x[j];x[j];x[j+1];x[j+1]=k;} for(i=0;i<8;i++)printf("%d",x[i]); printf("\n");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75310246

B.1234567

C.76310462

D.13570246


正确答案:A
解析:主函数中定义了一个整型数组x,并初始化。接着执行了一个二重 for循环,在该二重循环的作用是将数组的前4个元素按从大到小排序,接着用了一个二重循环(也是冒泡算法)将数组的后4个元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故最后依次输出数组各元素的值为75310246。

第2题:

有以下程序:main(){int x[]={1,3,5,7,2,4,6,0},i,j,k; for(i=0;i<3;i++) for (j=2;j>=i;j--)if (

有以下程序: main() { int x[]={1,3,5,7,2,4,6,0},i,j,k; for(i=0;i<3;i++) for (j=2;j>=i;j--) if (x[j+1)>x[j]){k=x[j];x[j];x[j+1);x[j+1]=k;} for (i=0;i<3;i++) for (j=4;j<7-i;j++) if (x[j]>x[j+1]){k=x [j];x[j]=x[j+1];x[j+1)=k;} for(i=0;i<8;i++)printf("%d",x[i]); printf("\n");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______。

A.75310246

B.1234567

C.76310462

D.13570246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中第一次执行for循环后,数组x中的前四个元素按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序,即x[0]=7、x[1]=5、x[2]=3、 x[3]=1、x[4]=2、x[5]=4、x[6]=6、x[7]=0;第二次执行for循环后,数组x中的后4个元素按由小到大的次序排序,即此时x[0]=7、x[1]=5、x[2]=3、x[3]=1、x[4]=0、x[5]=2、x[6]=4、x[7]=6。故正确答案为A。

第3题:

设i,j,k均为int型变量,则执行完下面的for语句后,k的值为【14】 。

for(i=0, j=10; i<=j; i++, j--)k=i+j;


正确答案:
10

第4题: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usingnamespacestd; intmain() { intnum[2][3],*p; intt,i,j,k=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um[2][3],*p; int t,i,j,k=10; p=num[0]; for(i=0;i<2;i++) { for(j=0;j<3;j++) { k++; *p=k; for(t=2;t<*p;t++) { if(!(*p%t)) { j--; *p--; break; } *p++; } } cout<<*(p-1)<<end1; return 0;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19

B.11

C.29

D.23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数组与指针的关系。程序首先初始化指针p,让其指向二维数组num的首元素,即num[0][0]。程序中,第1个for循环是为二维数组的每行元素赋值而设置的循环,第2个for循环是为二维数组的每列元素赋值而设定的,第3个for循环是为判断数组元素是否是素数而设置的。在第3个for循环中,如果*p的值能被小于它的数整除(即不是素数),则执行“j--;*p--;”,然后跳出第3个for循环。j--的含义是让其前面的赋值语句重新赋值,而*p--的含义是使指针指向前一个单元。语句“*p++;”将指针移到下一个单元,在下一次循环时,k加1,并k赋给*p,看*p是否为素数,这样一直到满足条件为止,即数组num[2][3]中的数都为素数。最后数组num中各元素的值分别为大于10的素数,即分别为:11,13;17,19,23,29。程序最后要求输出*p的值,由于此时指针已指向数组num的最后一个元素,即num[1][2]。所以输出的值是29。

第5题:

下列for循环执行的次数为( )。 for(int i=0,j=10;i=j=10;i++,j--)

A.0

B.11

C.10

D.无数次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for循环。for语句的循环条件部分为“i=j=10”,这是一个赋值表达式,永远为真,即for循环是死循环,将执行无数次。

第6题:

下列for循环的循环体执行次数为( )。 for (int i=O,j=10;i=j=10;i++,j--)

A.0

B.1

C.10

D.无限


正确答案:D

第7题:

设i,j,k均为int型变量,则执行完for(i=0,j=10;i<=j;i++,j-- k=i+j;语句后,k的值为【8】 。


正确答案:
10

第8题:

设int i=2,j=1,k=3,则表达式i&&(i+j)&k | i+j的值是( )。A.0 B.2 C.1 D.3


正确答案:C
i+j=3,运算符的优先级为数学运算符,位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因此,首先计算最右边的i+j=3,然后计算(i+j)&k|3=9, 最后计算i&&9=1

第9题:

有以下程序: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 ){ int n[3],i,j,k = 2; for(i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 { int n[3],i,j,k = 2; for(i = 0;i<k;i++) n[i] = O; for(i = O;i<k;i++) { for(j = O;j<k;j++) n[j] = n[i] + 1; } cout<<n [0 ] <<end1; return 0; } 上述程序运行后,输出结果是( )。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及其使用。根据程序逐步分析:程序首先给数组n的所有元素赋初值0,然后执行一个嵌套的循环结构。嵌套循环的执行过程如下:①i=0时,j分别取值0、1,使得n[0]、n[1]的值分别变1、2,内层循环结束。②i=1时,对外层循环进行判断,符合循环条件,执行内层循环,j分别取值0、1,使得n[0]、n[1]的值变为3、3,退出内层循环。③i=2时,判断外层循环,不再符合循环条件,退出外层循环,执行cout语句,输出n[0]的值为3。

第10题:

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3],i,j,k=2; for(i=

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iostream.h> void main( ) { int a[3],i,j,k=2; for(i=0;i<3;i++)a[i]=i; for(i=0;i<k;i++) for(j=0;j<k;j++) a[j]=a[i]; cout<<a[2];}

A.2

B.3

C.1

D.0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里有三个for循环,但要分清楚,第一个是单独的给三个元素赋值,赋完值后三个a[0]=0,a[1]=1,a[2]=2;后面的两个for是嵌套循环,对数组元素的赋值,但由于k=2,初值已定for里的条件是小于k,所以不管怎么处理都影响不到a[2],故答案为2。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