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知识竞赛

问答题请说说太仓这个名称的来历,并介绍太仓的基本情况。

题目
问答题
请说说太仓这个名称的来历,并介绍太仓的基本情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说说太仓这个名称的来历,并介绍太仓的基本情况。


正确答案:太,就是“大”,太仓,顾名思义,皇帝的粮仓。民以食为天,有粮则安,无粮则乱。所以,历史上还有过“金太仓、银嘉定、铜松江”的说法。而从地图上看,长江,犹如一条巨龙太仓,恰似龙嘴里的一颗珍珠。太仓全*市区域面积82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648平方公里,辖7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常住人口约有60万人。

第2题:

太仓肉松是如何加工的?


正确答案: 太仓肉松色泽金黄,呈绒丝状,滋味鲜美,是我国知名的肉松品种。
工艺流程:原料肉的选择与整理→配料→煮制→炒压→炒松→搓松→跳松→拣松→包装
质量控制:
(1)原料肉与整理。传统肉松是由猪瘦肉加工而成。现在除猪肉外,牛肉、鸡肉、兔肉等均可用来加工肉松。
(2)配料。猪肉松配方:瘦肉100kg,黄酒4.00kg,糖3kg,酱油22kg,大茴香0.12kg,姜1kg。
(3)煮制。将香辛料用纱布包好后和肉一起入夹层锅,加与肉等量水,用蒸汽加热常压煮制。煮沸后撇去油沫。煮制的时间和加水量应根据肉质老嫩决定。肉不能煮的过烂,否则成品绒丝短碎。以筷子稍用力夹肉块时,肌肉纤维能分散为宜。煮肉时间约2~3h。
(4)炒压。肉块煮烂后,改用中火,加入酱油、酒,一边炒一边压碎肉块。然后加入白糖、味精,减小火力,收干肉汤,并用小火炒压肉丝至肌纤维松散时即可进行炒松。
(5)炒松。肉松中由于糖较多,容易塌底起焦,要注意掌握炒松时的火力。炒松有人工炒和机炒两种。颜色由灰棕色变为金黄色,具有特殊香味时即可结束炒松。
(6)擦松。为了使炒好的松更加蓬松,可利用滚筒式擦松机擦松,使肌纤维成绒丝松软状。
(7)跳松。利用机器跳动,使肉松从跳松机上面跳出,而肉粒则从下面落出,使肉松与肉粒分开。
(8)拣松。将肉松中焦块、肉块、粉粒等拣出,提高成品质量。
(9)包装贮藏。

第3题:

太仓有司法考试考点吗?


这个我不是很清楚,建议你咨询当地司法局。

第4题:

请说说张家港这个名称的来历,并介绍张家港的基本情况。


正确答案:张家港是长江下游泥沙冲积而成,原名沙洲,因有国际知名商港张家港,而后命名。张家港市位于黄金水道长江下游南岸,东靠上海,南接苏州,西连无锡,北与南通隔江相望,是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的一个新兴港口城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辖8镇1区,户籍人口86万。境内拥有张家港口岸和全国唯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及保税物流园区。

第5题:

水谷之海(太仓)


正确答案: 指胃。因胃是接受、容纳并腐熟饮食水谷的主要脏器,故称“太仓”、“五谷之腑”。

第6题:

请介绍一下太仓港口的情况。


正确答案:太仓作为长江入海口的第一座城市,拥有丰富的长江岸线资源,具有优良通航条件,是难得的天然良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进出口口岸。近年来,由于苏州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台资企业的大量聚集,太仓港成为苏州组合港的重要码头。按照规划,太仓港到二。一0年将建成近洋干线港、内贸枢纽港、江海中转港,并形成远洋干线港雏形。2008年“月4日海峡两岸达成《海峡两岸海运直航协议》,从此来往两岸的船只不再绕道第三地,可从事两岸间客货直接运输。而在大陆开放的63个港口中,太仓港已经成为大陆首批直航的四个港口之一。太仓还与日本下关等城市开通了旅游直航线路。

第7题:

属于道地药材名称的是()

  • A、太仓薄荷
  • B、鸡心槟榔
  • C、加工血竭
  • D、云苓
  • E、光东酥

正确答案:A,D,E

第8题:

被称为“太仓”的是( )


正确答案:C

第9题:

你能介绍一下太仓对外交流的历史吗?


正确答案:太仓东部沿海的浏家港,自元代漕运开通后,即被誉为“天下第一码头”。明代永乐三年(公元l405年7月ll日),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的船队在浏家港扬帆起航,开始了历时28年,途经30多个陌生国度、9万里波澜壮阔的七下西洋的行程。在世界海洋文明的历史上留下了经典篇章。郑和下西洋建立了一种和平的国际交往模式和文化交融模式。

第10题:

请介绍吴江的基本情况,并解释“似水的吴江”。


正确答案:在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杭州、北依苏州的吴头越尾,在长江三角洲的中心,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吴江。她古称松江,又称鲈乡,有着6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1000多年的建县史,总面积1176平方公里,下辖9个镇,人口78万。在吴江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大小小分布着数百个湖泊,连接这些湖泊的,是纵横交错的河道,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浩淼无垠的太湖以及汾湖、九里湖等各具特色的河荡湖泊为古老的吴江平添了几许魅力。因水成镇、因水成街、因水成市,也成了吴江城镇格局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