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主治医师

单选题我国南方某市2003年2月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并有逐日增多的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家庭和医院聚集发病现象。患者均突起发热,体温39℃~41℃,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伴有畏寒、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部分有干咳,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或呼吸困难。体检: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不升高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患者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为了控制这次流行,采取了一些措施,不

题目
单选题
我国南方某市2003年2月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并有逐日增多的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家庭和医院聚集发病现象。患者均突起发热,体温39℃~41℃,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伴有畏寒、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部分有干咳,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或呼吸困难。体检: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不升高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患者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为了控制这次流行,采取了一些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全城预防接种疫苗

B

与患者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C

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和护理患者

D

保持公共场所通风换气、空气流通

E

对患者的物品、住所及逗留过的公共场所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HBV不同亚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免疫后各亚型之间不能交叉保护

B.我国乙肝发病率在30~39岁有一高峰,因此,我国HBV感染者以成年为主

C.乙肝发病率有周期性起伏现象和明显的季节高峰

D.乙肝患者、HBsAg和HBeAg携带者均呈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现象

E.乙肝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


正确答案:D
试题难度:难
认知层次:记忆
解析:此题属于病毒性肝炎的内容,考查考生对乙型肝炎的认识。
HBV各亚型间有交叉免疫,但与其他肝炎病毒间无交叉免疫。HBV感染从新生儿开始即普遍存在,患者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30~40岁的成人,在乙肝低流行区儿童感染较少见,多形成20~29岁年龄组发病高峰。乙肝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HBV感染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在乙肝高流行区尤为明显。这种聚集性与母婴传播、长期密切接触传播有关,与遗传因素的关系不能排除。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因此,只有答案D为正确选项。

第2题:

关于高血压的发病情况,下列何种描述是错误的

A、城市高于农村

B、发病与饮食有关

C、我国南方高于北方

D、发病与遗传、环境有关

E、发病有随年龄增高的趋势


参考答案:C

第3题:

在医疗机构或科室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增多,并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的现象为()

A.医院感染聚集

B.医院感染暴发

C.医院感染假暴发

D.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正确答案:A

第4题:

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HBV不同亚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免疫后各亚型之间不能交叉保护
  • B、我国乙肝发病率在30~39岁有一高峰,因此,我国HBV感染者以成年为主
  • C、乙肝发病率有周期性起伏现象和明显的季节高峰
  • D、乙肝患者、HBsAg和HBeAg携带者均呈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现象
  • E、乙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正确答案:D

第5题:

某南方城郊5月底,突然出现一批急性瘫痪病人,病人呈家庭聚集性,家庭各成员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陆续发病,发病家庭相对散在;大量参与照看患者的邻居无一发病(与患者不共餐)。亟需开展的工作为()

  • A、开展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尽快找到病因
  • B、传染病
  • C、格林巴利综合征
  • D、中毒
  • E、脊髓灰质炎

正确答案:A

第6题:

南方某城郊5月底,突然出现一批急性瘫痪病人,病人呈家庭聚集性,家庭各成员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陆续发病,发病家庭相对散在;大量参与照看患者的邻居无一发病(与患者不共餐)亟需开展的工作为

A.开展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尽快找到病因

B.初步诊断

C.治疗

D.封存可疑食物

E.上报


正确答案:A

第7题:

我国南方某市7月遭受洪水袭击,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并有逐日增多的趋势,第7天累计达70余例,患者均突起发热,体温38℃~40℃,结膜充血,全身疲乏,下肢酸痛,严重者不能行走,部分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丝,少数患者出现黄疸。血象:WBC(7~15)×109/L,中性粒细胞稍高。尿蛋白微量至++。患者发热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 B、流行性感冒
  • C、钩端螺旋体病
  • D、沙门菌属感染
  • E、肾病综合征出血热

正确答案:C

第8题:

我国南方某市2003年2月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并有逐日增多的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家庭和医院聚集发病现象。患者均突起发热,体温39℃~41℃,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伴有畏寒、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部分有干咳,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或呼吸困难。体检: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不升高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患者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患者发热的原因最可能是A、流行性感冒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大叶性肺炎

E、肺结核

为了控制这次流行,采取了一些措施,不正确的是A、全城预防接种疫苗

B、与患者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C、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和护理患者

D、保持公共场所通风换气、空气流通

E、对患者的物品、住所及逗留过的公共场所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A

第9题:

我国南方某市7月遭受洪水袭击,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并有逐日增多的趋势,第7天累计达70余例,患者均突起发热,体温38℃~40℃,结膜充血,全身疲乏,下肢酸痛,严重者不能行走,部分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丝,少数患者出现黄疸。血象:WBC(7~15)×109/L,中性粒细胞稍高。尿蛋白微量至++。 为了迅速控制这次流行,最重要的措施是()

  • A、隔离患者
  • B、接触洪水者进行医学观察
  • C、全城预防接种
  • D、全市开展灭鼠运动
  • E、可疑疫水接触者口服多西环素进行预防

正确答案:E

第10题:

某南方城郊5月底,突然出现一批急性瘫痪病人,病人呈家庭聚集性,家庭各成员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陆续发病,发病家庭相对散在;大量参与照看患者的邻居无一发病(与患者不共餐)。此流行病学现场首先应排除的疾病为()

  • A、开展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尽快找到病因
  • B、传染病
  • C、格林巴利综合征
  • D、中毒
  • E、脊髓灰质炎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