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

单选题2017年10月5日,张某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一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张某,张某仔细检查后未发现此瑕疵。10月8日,张某穿着该衣服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衣服存在质量问题。张某当天就找商店退货,被拒绝。于是张某在10月30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A 张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B 诉讼时效期间自2017年10月5日开始计算C 诉讼时效自张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止D 诉讼时效自张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断

题目
单选题
2017年10月5日,张某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一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张某,张某仔细检查后未发现此瑕疵。10月8日,张某穿着该衣服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衣服存在质量问题。张某当天就找商店退货,被拒绝。于是张某在10月30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
A

张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B

诉讼时效期间自2017年10月5日开始计算

C

诉讼时效自张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止

D

诉讼时效自张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张某将手表借给李某使用,李某以市价卖给刘某,刘某不知道该手表非李某所有,张某发现后要求刘某返还原物,刘某( )。

A.有返还义务

B.将原价款从李某处要回,交给张某即可

C.没有返还义务

D.将手表交还李某


正确答案:C
「考点」善意取得
「解析」《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本例中刘某的行为构成善意取得,取得该手表的所有权,张某不能要求刘某返还。

第2题:

张某开一家小商店,某日,张某因急事需要离开,遂叫来店看望自己的好友王某代为看店。恰好赵某到商店购物,王某将店里挂着的一套西服卖给了赵某。不料,该西服是张某的弟弟准备结婚用的,张某赶紧找到赵某,要求退衣还款,赵某不同意,为此引发纠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的行为是无权代理,买卖行为无效

B.王某的行为是表见代理,买卖行为有效

C.西服买卖显失公平,赵某应该退衣还款

D.西服买卖乘人之危,赵某应该退衣还款


正确答案:B
本题涉及特定关系中表见代理的认定及法律后果问题。因特殊关系的存在,使他人相信无权代理人享有代理权的,构成表见代理。本题中,张某仅委托王某照看商店,并未授权王某出售西服,但王某以商店营业员的身份与赵某签订合同,赵某有理由相信王某有代理权。根据《合同法》第49条的规定,王某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其与赵某所签订合同为有效合同。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B。

第3题:

张某委托在商店工作的同学王某购皮包一只,准备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杨某。王某在上班时间购一皮包,得奖券若干。王某将皮包交给张某,张某又将皮包送给杨某。三日后商店开奖,王某所持奖券中有一张中了一台冰箱。于是,王某到商店兑奖,商店以上班时间购物违反商店员工守则为由,宣布中奖无效。几日后,张某到商店讨要冰箱,称皮包是其委托王某购买,但遭到商店拒绝,理由是,王某买皮包时并没有说明代买。又几日后,杨某向商店提出,奖券是购包所得,冰箱应当归他。为此,引发诉讼。

本案中王某在商店的购包行为属于( )。

A.有效行为

B.无效行为

C.可撤销行为

D.待生效行为


正确答案:A

第4题:

(二)
  张某在某商店看到一款名牌手表标价800元,觉得很划算,就买了一块。商店售出后发现,是营业员错将8000元标成800元。商店找到张某要求他补足货款或者退货,张某予以拒绝,并称已口头允诺要将手表送给李某。于是,商店便将张某起诉至法院。张某接到传票后,撤销了与李某间的赠与合同。开庭前,张某向法院提出,要求商店赔偿他的误工费、交通费共计2000元。

张某在开庭前向商店提出的赔偿请求,在性质属于( )
A.反驳 B.辩论 C.申诉 D.反诉


答案:D
解析:
D.反诉

第5题:

76~80 张某委托在商店工作的同学王某购皮包一只,准备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杨某。王某在上班时间购一皮包,得奖券若干。王某将皮包交给张某,张某又将皮包送给杨某。三日后商店开奖,王某所持奖券中有一张中了一台冰箱。于是,王某到商店兑奖,商店以上班时间购物违反商店员工守则为由,宣布中奖无效。几日后,张某到商店讨要冰箱,称皮包是其委托王某购买,但遭到商店拒绝,理由是,王某买皮包时并没有说明代买。又几日后,杨某向商店提出,奖券是购包所得,冰箱应当归他。为此,引发诉讼。请根据题目回答76-80题:第 76 题 本案中王某在商店的购包行为属于( )。

A.有效行为

B.无效行为

C.可撤销行为

D.待生效行为


正确答案:A

第6题:

赵某与张某发生口角后,张某声称要把赵某杀死,并前去商店购买匕首。赵某怕张某杀死自己,就在张从商店返回的路上,用猎枪打死了张某。赵某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


参考答案:错

第7题:

2007年6月20日,张某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一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张某,张某仔细检查后未发现此瑕疵。7月1日,张某穿着该衣服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衣服存在质量问题。于是张某8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

A.该商店的行为属于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行为

B.诉讼时效期间自2007年7月1日开始计算

C.如果超过了2027年8月1日,那么张某的权利不会得到人民法院的保护

D.张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规定。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适用于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本题中,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从7月1日开始计算,根据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张某的权利侵害之日为2007年6月20日,因此保护时效为2007年6月20日—2027年6月 20日。

第8题:

2009年4月30日,甲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一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甲,甲仔细检查后未发现。5月6日甲穿该服装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服装存在质量问题。甲找商店退货,被拒绝。于是甲于6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

A.甲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B.诉讼时效期间自2009年4月30日开始计算

C.诉讼时效自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止

D.诉讼时效自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断


正确答案:D
解析: 选项A,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适用于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选项B,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本题中,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从5月6日开始计算。选项C,甲于6月1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第9题:

2005年6月20日,张某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一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张某,张某仔细检查后但未发现此瑕疵。7月1日,张某穿着该衣服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衣服存在质量问题。于是张某8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

A.该商店的行为属于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行为

B.诉讼时效期间自2005年7月1日开始计算

C.如果超过了2025年7月1日,那么张某的权利不会得到人民法院的保护

D.张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规定。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适用于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本题中,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从7月1日开始计算,根据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张某的权利侵害之日为2005年6月20日,因此保护时效为2005年6月20日-2025年6月20日。

第10题:

(二)
  张某在某商店看到一款名牌手表标价800元,觉得很划算,就买了一块。商店售出后发现,是营业员错将8000元标成800元。商店找到张某要求他补足货款或者退货,张某予以拒绝,并称已口头允诺要将手表送给李某。于是,商店便将张某起诉至法院。张某接到传票后,撤销了与李某间的赠与合同。开庭前,张某向法院提出,要求商店赔偿他的误工费、交通费共计2000元。

本案中张某与商店的买卖行为应认定为( )
  A.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B.行为人对行为的内容有重大误解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D.一方以欺诈手段迫使另一方所为的行为


答案:B
解析:
B.行为人对行为的内容有重大误解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