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员继续教育

多选题下列关于滑车及滑车组安全使用要求,哪些是正确的?()A使用前应查明标识的允许荷载B使用前检查滑车的部件有无裂缝和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C滑车组绳索穿好后,要快速地加力D绳索收紧后应检查各部分是否良好,有无卡绳现象E滑轮直径最小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倍

题目
多选题
下列关于滑车及滑车组安全使用要求,哪些是正确的?()
A

使用前应查明标识的允许荷载

B

使用前检查滑车的部件有无裂缝和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

C

滑车组绳索穿好后,要快速地加力

D

绳索收紧后应检查各部分是否良好,有无卡绳现象

E

滑轮直径最小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使用滑车组时,滑轮直径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A.28倍

B.25倍

C.20倍

D.16倍


答案:D

第2题:

下列对起重滑车的使用要求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滑车应按出厂铭牌和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不得超负荷使用
B.滑车组动、定(静)滑车的最小距离应小于滑轮轮径的5倍
C.当滑车的轮数超过5个时.跑绳应采用双抽头方式
D.滑车的起重能力应按使用的轮数与滑车全部轮数的比例进行折减

答案:B
解析:
滑车组动、定(静)滑车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滑轮轮径的5倍;跑绳进入滑轮的偏角不宜大于5°

第3题:

滑车及滑车组使用时,为了提高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滑轮直径最小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倍

A.5

B.8

C.12

D.16


正确答案:D

第4题:

使用前应检查滑轮的轮槽、轮轴、颊板、吊钩等部分有无裂缝或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润滑是否良好,同时滑轮槽宽应比钢丝绳直径大( )mm。

A.1~2
B.1~2.5
C.1~3
D.1~1.5

答案:B
解析:
使用前应检查滑轮的轮槽、轮轴、颊板、吊钩等部分有无裂缝或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润滑是否良好,同时滑轮槽宽应比钢丝绳直径大1~2.5mm。

第5题:

下列关于滑轮和滑轮组的基本性能表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前应检查滑轮的轮槽、轮轴、颊板、吊钩等部分有无裂缝或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润滑是否良好,同时滑轮槽宽应比钢丝绳直径大1~1.5mm
B.使用时,应按其标定的允许荷载度使用,严禁超载使用;若滑轮起重量不明,可先进行估算,并经过负载试验后,方允许用于吊装作业
C.滑轮使用前后都应刷洗干净,并擦油保养;轮轴经常加油润滑,严防锈蚀和磨损
D.对高处和起重量较大的吊装作业,不宜用吊钩形滑轮,应使用吊环,链环或吊梁型滑轮,以防脱钩事故的发生
E.滑轮组的定、动滑轮之间严防过分靠近,一般应保持1~1.5m的最小距离

答案:B,C,D
解析:
使用前应检查滑轮的轮槽、轮轴、颊板、吊钩等部分有无裂缝或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润滑是否良好,同时滑轮槽宽应比钢丝绳直径大1~2.5mm。滑轮组的定、动滑轮之间严防过分靠近,一般应保持1.5~2m的最小距离。

第6题:

滑车组绳索穿好后,要迅速加力。()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使用前应检查滑轮的轮槽、轮轴、颊板、吊钩等部分有无裂缝或损伤,滑动转动是否灵活,润滑是否良好,同时滑轮槽宽应比钢丝绳大( )mm。

A.1~2
B.1~2.5
C.1~3
D.1~1.5

答案:B
解析:
使用前应检查滑轮的轮槽、轮轴、颊板、吊钩等部分有无裂缝或损伤,滑动转动是否灵活,润滑是否良好,同时滑轮槽宽应比钢丝绳大1~2.5mm。

第8题:

滑车组的计算公式中的工作绳数n是表示()。

A、使用的钢丝绳根数

B、滑车组中定滑轮上的绳数

C、滑车组中动滑轮上的绳数

D、滑车组中定滑轮和动滑轮上的绳数之和。


参考答案:C

第9题:

使用前应检查滑轮的轮槽、轮轴、颊板、吊钩等部分有无裂缝或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润滑是否良好,同时滑轮槽宽应比钢丝绳直径大1~2.5mm。


答案:对
解析:
使用前应检查滑轮的轮槽、轮轴、颊板、吊钩等部分有无裂缝或损伤,滑轮转动是否灵活,润滑是否良好,同时滑轮槽宽应比钢丝绳直径大1~2.5mm。

第10题:

关于起重滑车的使用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

A.起重吊装中常用的是HQ系列起重滑车
B.滑车组动、定(静)滑车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6m
C.跑绳进入滑轮的偏角宜大于5°
D.当滑车的轮数超过5个时,跑绳应采用双抽头方式
E.若采用花穿的方式,应适当减少上、下滑轮之间的净距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轻小型起重设备的使用要求。(1)起重吊装中常用的是HQ系列起重滑车(通用滑车)。滑车应按出厂铭牌和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不得超负荷使用。多轮滑车仅使用其部分滑轮时,滑车的起重能力应按使用的轮数与滑车全部轮数的比例进行折减;(2)滑车组动、定(静)滑车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5m;跑绳进人滑轮的偏角不宜大于5°;(3)滑车组穿绕跑绳的方法有顺穿、花穿、双抽头穿法。当滑车的轮数超过5个时,跑绳应采用双抽头方式。若采用花穿的方式,应适当加大上、下滑轮之间的净距。

更多相关问题